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吕克·贝松是如何成为吕克·贝松的?

2024-12-17 13: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先声编辑部 文娱先声

作者 | 范志辉 编辑 | 先声编辑部

在电影艺术领域,吕克·贝松无疑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存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的作品便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对视觉与听觉的极致追求,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从早期的《地下铁》《碧海蓝天》到后来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再到近年来的《狗神》,吕克·贝松不断在电影创作中探索与创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12月10日上午,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吕克·贝松大师班在三亚凤凰岛举行,吕克·贝松在现场和观众深入探讨了电影制作的三大核心维度——剧本、导演与演员,没有废话,鞭辟入里。

在吕克·贝松的电影哲学中,电影制作并非简单的镜头拼接与故事叙述,而是对人类情感、社会现实与艺术美学的深度挖掘与再创造。他坚信,一个优秀的电影作品的起点应该是内容,“如果你没什么想要表达的话,那就闭嘴”。

同时,他也以自身的从业经历,分享了关于如何与演员合作、如何为片子找钱等各个维度的问题,也谈到了对于短视频、AI等热门话题的看法,干货满满。

01

剧本:不要愁钱,

好剧本不缺钱

在大师班中,吕克·贝松曾多次强调,剧本是电影的灵魂,是整个制作过程的基础与起点。

对于新人导演来说,最好不要一开始就拍科幻片这类高成本的电影,可以先拍几部纪录片,让别人对你有信心,才会给你大的预算。不过,现在电影技术的花费越来越少,像十年前的话特技花费非常的高昂,现在成本降低很多,很多在家里就可以用电脑做非常多的特效。

当然,吕克·贝松也提到,核心还是你讲故事的能力,这个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剧本非常好,你的想法非常好,你的演员很好,没有问题,你肯定能找到钱的。主要是好剧本短缺,剧本好的话,大家都抢着要,所以不要愁钱。如果没有人想拍电影的话,你可能就需要重写剧本了,是剧本写得不好。”

有意思的是,他还以自身经历调侃了电影公司对于名人的“晕轮效应”。 吕克·贝松说,自己和一个法国公司长期合作,因为他做的很成功,当他给这个公司一个不是那么好的剧本时,他们还是会说写得太好了,但换了一个名字送出去,他们却会说写得不好。“但实际上都是一个剧本,换了名字就不认了,这个简直是太糟糕了,一坨屎。”

他还提到了自己的写作经历,“我的第一个真正的工作是编剧,为什么呢?因为我15岁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是不停地写,不停地写。前面的几千页都写得太糟糕了,跟屎一样,我全部丢到垃圾堆,再重新开始。我写的《第五元素》写了四百页,我扔了不太好,又写了四百页,我又扔了,后面我写了两百页,这个我留下了。”

在现场,他还分享了《这个杀手不太冷》剧本创作背后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巴黎7月份非常热的,我在街头遇到了一个很大个的人朝我走来,穿了一个很大的外衣,好像是冬天12月份穿的大衣一样。他从我身边走过去,我就好奇,为什么穿这么厚的外衣,因为现在很热,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就跟着他进入一座大楼,那个人又不见了,突然从远处传来了砰砰的两声枪响,可能是那个人开的枪。

要不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大衣呢?可能大衣里面有枪,或者说他准备了一些东西,准备把杀死的人在浴室里面熔解,这是我得到了一个灵感。所以说,我们就是要放空,关注任何的细节。”

在吕克·贝松看来,剧本创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要求编剧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一个好的编剧应当能够洞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与主题。

02

导演:不想取悦谁,

拍电影就是表达自己

虽说电影是导演自我表达的方式,但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票房压力成了导演们不得不面对的压力,资方也可能会对制作、发行和宣传等方面施加影响,进一步失去主动权。

不过,在吕克·贝松看来,他这一路上都还算幸运。

“我被人宠坏了,因为我一直都不需要,没有想过我怎样要找这个机会,我要来取悦谁,拍电影就是我想表达我自己。我不是一个很好的歌者、舞者,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拍电影,对于我来说故事就是最重要的部分。”

他也以毕加索为例,电影创作者应该保持自己的初心。“毕加索不会考虑、关注观众怎么看待他的画,他就这么画。”所以,保持你的本心,比如你要讲一个童年的故事,没有其他人能享受跟你一样的童年,告诉我们你的童年什么样的,也许有的人对你的童年感兴趣。

在他看来,现在的问题在于,在过去的十五年当中,那些资本逐步地占据了主动,影响到了创作。“现在他们决定各种比例,我们要做这个做那个,慢慢地他们能够那些获得更多的权力,这是一个很糟糕的问题。”这也导致,今天现在很多的片子看起来都差不多,同样的作品模式,“我想这对于电影创作来说是不利的,我们要把这个权力拿回来。”

在被问到当今影坛是否需要一场革命时,吕克·贝松并不认同,而是强调更需要拿回创作权力。“

他说,观众会帮我们拿回权力,“他们也需要一些挑战,前几天我问一些小孩,想不想看卓别林那种黑白的默片电影,他说好,觉得太棒了,这个人真的是疯了吗?因为不是他们同一个时代的电影,给到他们一个很大的触动,后来爱上了卓别林电影。人们越来越习惯现在电影的节奏,他们没有什么这种新鲜感,我们就是要让他们给他们这样的一种冲击。”

同时,在吕克·贝松看来,一个优秀的导演不仅要有敏锐的艺术嗅觉,还要有卓越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控制预算的能力则是重中之重。

“当我开始拍第一部短片的时候,我没钱,完全没钱,一些道具基本上我们负担不起。我对这个电影的钱有一个概念,所以我不会随意地花钱。”他提到,自己参与制作的130多部电影仅有1次超出预算,属于是真正的预算管理大师了。

在吕克·贝松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导演艺术的精湛运用。例如,在《碧海蓝天》中,他通过美丽的画面与深情的音乐,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而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他又通过紧张刺激的剧情与真挚动人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了爱与绝望的交织。

细节是决定电影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可以传递情感、折射现实、记录时代,而只有注重细节才能在视觉与听觉的造梦中,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03

演员:建立信任很重要,

每个演员都是不同的

吕克·贝松认为,演员是电影的载体与诠释者,如何与演员建立信任、调动演员是是非常重要的。

他提到,“每个演员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来建立和他的友谊,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了解他的生活,对他有所了解。”有的演员,三天就可以快速进入状态,但有的就不行,产生这种不匹配的状态时,就必须相互了解,让他找到自己的节奏。

比如在拍摄《超体》时,他会给演员讲背景故事,“我给他讲30页的故事,在他出生之后,10页关于他的父亲,10页有他的母亲,如果你不喜欢某个情况的话,你就改变这个情节,没有问题。他什么都可以了解,也可以自行表演,让他有更多的一些自由度。”

在吕克·贝松看来,“最重要的是,让演员能够感觉到,不管他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去尝试,他不会受到伤害,让他建立对你的信任。”比如说《狗神》这个故事,有一部分非常难表演出来,所以说要给演员一些信心,带他进入这种状态。

拍摄过程中,他认为需要所有的注意力必须给到演员,“演员是脆弱的,他们是一个敏感的小动物,可能会失控,必须要照顾好这些演员。”

在演员指导方面,他也十分注重激发演员的潜能与创造力。他认为,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与特点,导演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发现并发挥这些优势,“没有不好的电影,也没有糟糕的演员,只有糟糕的导演。”

比如,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吕克·贝松通过精准的选角与细腻的指导,让小女孩马蒂尔达这个角色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形象之一。马蒂尔达的扮演者娜塔莉·波特曼凭借出色的演技与独特的形象气质,成功地将一个失去家人、孤独无助却又勇敢坚强小女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此外,在吕克·贝松的电影作品中,我们还能够看到许多其他优秀的演员展现出了他们的才华与魅力,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了观众。

04

产业:关于短视频与人工智能

在当下,短视频席卷了整个互联网,电影行业也受到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对此,吕克·贝松则乐观认为,“今天的观众可能关注力只有20秒钟,但是我22岁的时候,我的关注力也没有办法超过20秒。一会你就改变了,我要踢球,我不想踢球,我要换别的。所以年轻的时候,我想这是很自然的,当他们长大以后,情况会发生一点变化。”

同时,他还以自己听歌体验的变迁来比喻电影审美的变化。“当我是一个小孩的时候,没有办法去听古典音乐,我不理解,我想听摇滚的、节奏性比较强的;我35岁的时候,开始能够听古典音乐,因为我不再是从前的我了。

所以,他觉得现在这个情况不要太担心,观众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厌烦20秒钟的电影,“短视频每10秒钟就会发生一个笑点,小孩喜欢这个,让孩子保留他们的初心吧。”

作为电影人,只有不断的尝试,写出好的剧本,制作好的电影,这是最好的反抗。吕克·贝松提到,疫情期间每个人都在家里,当然在家里可以看好多的东西,但没有看到一些大师级的电影。“当然我们可以吃快餐,一些快餐也很好吃,这没问题,但我们的参考标准是米其林三星,而不是快餐。我们的标准要高一些,不要以快餐的标准来定义电影。”

而对于人工智能对于电影产业的冲击,吕克·贝松认为,AI是一个工具,我们要用工具来工作,但人类的创作性不可替代。“你知道我上个片子叫《狗神》,AI没有办法创造,但是如果续集的话,AI很快能写好这个剧本,但它不可能写这样《狗神》这样的剧本,不可能写《碧海蓝天》的剧本。因为AI基于现有的东西再创作的,是关于过去的。”

无论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电影。以光影、声音、故事,去记录这个世界的变迁,去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而在吕克·贝松的真诚分享中,我们也得以了解,吕克·贝松是如何成为吕克·贝松的。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

今日话题:你认为,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排版 | 宁斯琦

文娱先声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标题:《吕克·贝松是如何成为吕克·贝松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