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故宫昆曲萃集专场来啦!
12月12日,上海财经大学师生前往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开展行知美育实践课——故宫昆曲萃集专场,共同欣赏昆曲艺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校党委书记许涛和师生代表参与活动。
本次行知美育实践课是由我校美育专家委员会委员谷好好老师倾情组织,围绕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聚焦《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开展的聆赏导学活动。
在前往剧院的路上,师生们就昆曲文化和昆曲发展历程、艺术特点进行交流讨论。
上海昆剧团艺术创研部副主任、国家二级编剧俞霞婷为师生们进行课程导学,她从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唱腔韵味和细腻的表演风格等方面讲解昆曲的艺术形式特点。当谈及本次演出时,她重点介绍了这是上海昆剧团首次从宫廷文化中寻宝并再开掘,以此为基础编创的剧目,通过对多种非遗元素的整合,让文物、文字活起来,让故宫美学融入当下生活,重现中华民族历史深处与文明源头的魅力。
随后,许涛书记一行与市文旅局、市文联、市青志协、静安区委、虹口区委、上海昆剧团等领导嘉宾进行会面,深入交流讨论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实践活动的方式与内涵。
接着,师生们共同欣赏由故宫博物院联手上海昆剧团共同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华文明璀璨成果的杰出展示平台,与昆剧这一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瑰宝相结合,共同赋予了传统文化生活方式鲜活的生命力,使同学们在悠扬的古韵中深切体验到艺术之美的非凡魅力。
《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以重阳与中秋两大节令为主题,带领现场观众梦回畅音阁台,感受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重阳的节令戏《江州送酒》首次在昆曲舞台上呈现陶渊明形象,通过巧妙设置偶遇情节,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使陶渊明贯穿于整个戏剧进程,令剧情兼具戏剧性和喜剧性,使观众们沉浸其中。
中秋的节令戏《中秋奏凯》则是一出武戏,通过各个色彩缤纷、个性鲜明的角色点出忠孝两全之旨,在表演中刀枪弓箭等元素的运用和高难度的武戏呈现将现场的氛围推向高潮。
另一出中秋节令戏《长生殿·重圆》挖掘古曲,展开月殿华美的图卷,展现帝妃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剧中众天女的羽衣三叠,是昆曲历史上的大场面名曲,带来富有艺术性美感的观感与体验。
本次“行知”美育实践课以行走的课堂为基石,深度融合美育元素,引领上财学子在沉浸式的观演体验中培育美学素养与人文底蕴,提升艺术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参与感想
01
2022级金融学院本科生 崔翊尧
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宝贵机会,让我能够有幸参与本次昆曲鉴赏活动。这三折戏中,《江州送酒》的陶渊明形象诙谐,《中秋奏凯》是一出忠孝两全的武戏,《长生殿·重圆》则挖掘古曲,情感隽永。上海昆剧团不断创新的表达形式,拂去了传统文化身上的历史尘埃,使其再度焕新、再现魅力。本次美育活动让我感悟到,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进一步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之魂,赓续中华传统文化之脉。
02
2024级会计学院本科生 迟宇钧
观看《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章)》这样的昆曲演出,无疑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体验。昆曲以其独特的唱腔、精致的表演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上海昆剧团的演出,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审美,使得这部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活力。演出中,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宫廷之中,感受着那些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音乐与唱腔的和谐统一,更是让人沉醉,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整场演出不仅是视听的盛宴,更是心灵的触动,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03
2024级人文学院研究生 张逸恩
昆曲之美,美在词调。无论是唱词还是曲调都是一等一的。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见长,而这对表演艺术家在演唱技巧上要求极高,要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的抑扬顿挫和咬字吐音的讲究。而昆曲的曲调也不简单,经过改革,昆曲有弦索、箫管、鼓板三类乐器,奠定了后世昆曲乐队的基本组合。
原标题:《故宫昆曲萃集专场来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