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哈罗德·布鲁姆《记忆萦回》:一部回忆录,半部心灵史

2024-12-18 12: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才是最高层次批评的本质:

是对自我灵魂的记录。

它比历史更精彩,因为它只涉及自己。

它比哲学更可喜,因为它的主题具体而不抽象、真切而不含糊。

它是自传的唯一文明形式,

因为它处理的不是事件,而是个人生活的思想;

不是生活中行为或环境的有形事件,而是心灵的精神气氛和想象激情。”

文/刘平安

刊于2024年12月5日文学报

谈起布鲁姆,人们大概会想到广为流传的《影响的焦虑》《西方正典》,凭此二书他长时间引领了西学的研究动向,其著作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全球性影响。

布鲁姆亲撰《记忆萦回》英文版首发几个月后便与世长辞。这本书可谓是布鲁姆对自己毕生献身的文学事业的一次回顾与总结。中文版首发,我便怀着致敬之意买了回来。书很厚,内容庞杂,陆陆续续很久才读完,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不禁喟叹,布鲁姆思想之深刻,学识之广博,考据之缜密,治学之严谨,对文学之热爱,都见诸于其优美而宏大的叙事风格当中。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李小均/译,中信出版社

全书分为四部分,从东方文学讲到西方文学,从古希腊罗马集体创作讲到当今世界文坛各大作家创作,从传说讲到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对一部部经典作品的文本细读中,看清人的本质与真相,寻找人的多种生存可能,探索超越偏见、窄视、盲目的属于人的共同价值理念,试图重塑出灵魂与肉身合一的健全而完整的人。

清代袁枚《续诗品》有言“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谈论写诗作文需向古人借鉴定式,可和古人一模一样,又在什么地方体现自己的特点呢?其思想颇类《影响的焦虑》的核心观点,即后代作家面对前人有焦虑,于是后代作家巧妙地认为,前人并不是先前认为的那样,而是我解读的这样,自己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前代,于是我若古人,就成了古人若我,显示出与前人的不同。可以说,一部文学流变史就是后代作家不断误读前代作家的历史。

回忆录同样贯彻了这样的误读史写作。书中,他不断在不同作家中发现莎士比亚文学的变体。同时常常用好几位作家互相作解,互为注释。他用克里希纳的诗歌解释普鲁斯特的小说,用王尔德做普鲁斯特艺术思想的脚注,又用普鲁斯特注解弗洛伊德,同时在普鲁斯特的作品中寻找普鲁斯特对莎士比亚的另类诠释,西方经典在布鲁姆这里成为了一个互相对话沟通的网络,整本书透露出雍容典重、坐而论道的学者风范。

回忆录就表层来说是作家的误读、创新史,就其深层,毋宁说是一部人的发现、误读、再发现的历史,是一部人不断认识自己、错认自己、最终认识错认自己历史的历史。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和布鲁姆一样的文本互读法,因为回忆录的内容与他青年时期的《西方正典》遥相呼应。《西方正典》将莎士比亚确立为西方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对人性的发现已臻于全面,在莎翁这里,人的理性与情感,心灵与肉身,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紧随莎翁时代之后的十七、十八世纪西方文学偏重理性,过分强调客观冷静,压抑情感。十九世纪前期文学又矫枉过正,偏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演变成无病呻吟,中期现实主义文学主潮反超,又再次偏向理性。二十世纪文学将西方乃至世界文学拉入到人的非理性心灵世界当中。

在布鲁姆看来,莎翁后的西方文学流变有失偏颇,以至于他在晚年的回忆录也一再重申,回到莎士比亚,回到和谐的人本身,回到健康的心灵世界,因此在书中不厌其烦地强调书籍的力量、阅读的力量。或许这就是大道至简吧。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资料图

 

原标题:《哈罗德·布鲁姆《记忆萦回》:一部回忆录,半部心灵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