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降温天衣着厚重反应力降,急诊近期接连接诊交通意外伤害患者

2024-12-13 11: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时值冬日,人们衣着厚重,相对反应能力出现降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近期接诊了两起严重交通意外伤害的患者,专家提醒市民在安全行为上莫打“擦边球”,无论是行人、机动车驾驶员还是非机动车骑行者都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心存侥幸心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凭借“急救-创伤-ICU”一体化运作模式,优化了创伤救治流程,快速响应突发意外和交通事故等所致的严重创患者抢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创伤后遗症,提高了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严重车祸 年轻女性成功脱险

近日,新华医院接到120急救预报电话,称在医院附近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现场有3名伤者,其中一名较重伤者即将被120急救车转运至医院。大约10分钟后,这名年轻女性患者被送至医院急诊科。

这位受伤的年轻女孩小张仅仅20岁,入院时生命体征如下:血压110/60mmHg,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92%。小张表现出明显的躁动不安,前额部可见皮肤挫伤及皮下血肿,自述胸背部疼痛。急诊科急救团队迅速行动,立即为小张开通静脉通路,并开始快速补液。同时,紧急联系放射科安排急诊CT检查。

在全程医护人员的陪护下,小张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进行了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小张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液气胸,右侧气胸。返回复苏室后,小张的血压进一步下降至95/55mmHg,心率升至125次/分,提示可能存在出血性休克。根据小张病情的变化和CT结果,急救团队迅速制定了抢救方案:积极进行液体复苏,交叉配血,联系血库备血输血,并在血压稳定的前提下实施左侧胸腔闭式引流。

与此同时,新华医院启动了一键会诊系统,心胸外科、普外科、脑外科、骨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迅速赶到现场,共同参与小张的救治工作。经过急救团队的全力抢救和各相关科室的后续评估,小张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随后,小张被转入心胸外科,准备进行急诊手术治疗。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手术,小张的生命体征进一步稳定,目前仍在心胸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骑电瓶车摔伤 昏迷后康复

10月20日,患者贺先生在下班回家途中骑电瓶车经过人行道斑马线时,因下雨路滑不慎摔倒,导致左肩及头部着地,当即意识丧失。随后,120急救车迅速将其送往新华医院急诊科。在120运送途中,贺先生逐渐恢复意识,但仍伴有头晕、头痛、胀痛,尤其是左肩及颈部疼痛,且活动受限,同时出现近事遗忘,无法回忆受伤过程。

到达医院后,急诊医学科立即对贺先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贺先生存在以下伤情:脑挫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肋骨骨折、锁骨骨折、颞骨骨折、蝶骨骨折、肺挫伤等多处严重创伤。

鉴于贺先生的复杂伤情,急诊医学科迅速启动“多发伤”救治预案,将贺先生收入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医疗团队嘱咐贺先生卧床休息、保持制动,并给予抗感染、止血、护胃、止痛、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一系列精心治疗,贺先生的病情逐渐稳定,一般情况良好,于11月6日顺利出院,转至康复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创伤是我国患者第4大死亡原因,在我们生活中也较为常见。”据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于洋介绍,据透露,严重创伤及多发创伤病人病情复杂,治疗难度高,医疗风险高,往往涉及医院多个科室,因此在严重病患的救治中,快速有效地进行多学科联合救治非常关键。而作为医院就诊的第一站,急诊创伤中心在创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创伤后遗症,提高了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 者

急诊医学科 于洋、朱升琦

心胸外科 胡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