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弘扬柳青精神,作家与评论家共议如何推动新大众文艺的创作、研究
本周报纸封面 柳青 / 郭天容 绘
柳青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座高峰,也是一位人民作家。近日,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家及评论家们共同探讨柳青研究新格局,深入探讨新大众文艺在新时代背景下所呈现出的崭新趋势、发展路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对新大众文艺的理解与实践。
“说到陕西的作家,一个让人深切怀念并敬仰的名字,就是柳青。柳青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座高峰,也是一位人民作家。柳青热爱人民、书写人民,他一生孜孜追求之事,便是把自己的身心和笔墨真正扎根到广大的人民中间。”12月6日,在西安举行的“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弘扬柳青创作精神、促进新时代新大众文艺创作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的讲话高度概括了作家柳青的创作精神。
柳青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军、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舒平、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诗刊》主编李少君等出席研讨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家及评论家们针对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柳青研究新格局,深入探讨新大众文艺在新时代背景下所呈现出的崭新趋势、发展路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对新大众文艺的理解与实践。研讨会由中国作协指导,陕西省作协、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主持。
位于西安皇甫村的柳青文学纪念馆
评论家白烨表示,柳青在皇甫村的14年为写作者树立了典范,其做人与作文相得益彰,“他并非走马观花式采访,而是聚焦劳动者,其作品高度令诸多当代作家难以企及,且于生活现场创作,这是当下许多作家的短板。”
深圳大学教授吴予敏认为,柳青成功地将历史辩证法与艺术辩证法融会贯通于创作实践,“陕西艺术家普遍具备这一特质,即在宏大视野中蕴含历史辩证法,并借助艺术辩证法予以呈现。”
西北大学教授段建军提出,陕西当代文学传统由柳青开创,柳青清晰区分不同生活形态,自1952年扎根皇甫村后,坚信文艺工作者需深入旷野、融入群众,与群众构建情感、命运、审美共同体,方能创作出富有活力与时代气息的作品。柳青作为文学陕军的巨匠,创作了《创业史》《在旷野里》等经典作品,留下弥足珍贵的创作经验与精神财富。
评论家仵埂认为,作家创作既要揭示客观生活,也要展现自我认知判断,这对作家而言是严峻考验,“从《在旷野里》到《创业史》,柳青的创作呈现自我逐渐隐退、客观性增强的趋势,且其表达契合时代需求。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全身心融入农民群体进行创作,旨在服务社会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他与人民群众构建命运共同体和审美共同体,他是文学精神的标杆。”
电影《柳青》(2021)剧照
在进入研讨环节之前,贾平凹在主持词中回顾了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亲身经历,讲述新时代十年文学创作的感想心得。他表示,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的十年来,陕西相当多的作家都从诸多的方面提高自己,“只有全身心地到生活中去,才能深切地理解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时代,才能以最大的真诚以文学记录中国。”
他介绍,今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对陕西省作协《延河》杂志刊发的《新传媒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一文作出重要批示,鼓励文艺界关注、研究“新大众文艺”现象,并积极推动、引导其不断提升和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新时代文艺繁荣的一道亮丽风景。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也指出,作协工作要做好“人民阅卷”,做好文学各形式转化,坚持经典性追求,不断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勉励大家把握新传媒时代大众文艺发展趋势与规律,加强研究、积极推动,让文学陕军品牌更加响亮,基础更加雄厚。“中央领导和省委领导的批示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肯定,更是期望和鞭策,对‘新大众文艺’现象的关注、研究、推动、引导任重道远。”贾平凹说。
李敬泽表示,近年来,文学界涌现出一批来自社会基层各行各业的写作者,他们以自身生活素材进行创作,其生动的故事、质朴的风格、诚恳的姿态,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共情,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文学的巨大活力和多元样貌。而在文学之外也有越来越多人在自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用照片和影像等方式记录生活,拓展艺术创作,甚至借助人工智能科技创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形态,发明出全新的艺术语言,包括网络文学、类型文学、微短剧、剧本和电子游戏等,文艺泛文本的互动融合双向生产,都在不断制造新大众文艺的新形态、新样本。
在他看来,我们研究“新大众文艺”,一定要研究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什么状况;一定要研究新的大众是什么状况;一定要研究新的大众文化权利和大众的文化需求是怎么实现的;也一定要研究新的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给这种大众文化实现带来巨大的新的可能;也一定要研究,在这种新的可能之下,文艺,包括我们认为牢不可破、天经地义的、原有的那些经典的文艺秩序、文艺体裁,在巨大创新和发展的空间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这不仅仅是创作的巨大空间,文化的巨大空间,也是我们认识上、理论上一个新的巨大空间。”
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单红因事缺席,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河》总编辑阎安代表单红宣读大会致辞称,“新大众文艺”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开放的关联力,召唤一种宏阔的文学视域,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从创作、生产、评论、传播都需要建立新的体系和格局。本次会议正是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挖掘、阐释新大众文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深刻独特价值,推动新文学的多元传播、研究以及跨界、跨形态转化的创新实践,“我们期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到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中。”
会议现场
李敬泽、单舒平、李少君、贾平凹、王欢、王军共同为“新大众文艺研究中心”揭牌 / 主办方供图
阎安在致辞中表示,“新大众文艺”概念由陕西省作协主办的《延河》杂志率先提出,该杂志从今年5月开始,推出“新大众文艺”“新大众文艺论坛”等栏目,以期更系统地观察、梳理、探索新时代文艺的新路径,贡献新成果。此后,“新大众文艺”刊发《新传媒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一文引发广泛关注。这篇文章对“新大众文艺”的定义是,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兴起,人民大众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各种文艺创作与活动之中,人民大众真正成为文艺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欣赏者,这就是“新大众文艺”。
白烨表示,如今网络文学发展迅猛,类型化丰富,涵盖虚构与写实多领域,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当代文学重要构成,改写了文学史。他强调,“现在网络文学的发展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今年‘五个一’工程评选开始关注网络文艺作品,因为它确实影响越来越大。”此外,网络文学作者多有非专业化现象,且有大量民间写作者涌现,这些素人作家通过写作实现了自己的文学理想,表达了普通人的力量和声音。
李少君对上述文章赞誉有加,认为它兼具感性与现象概括性,有望成为重要的理论尝试。他举例说:“脱口秀也应该算文学,他就是在讲故事,讲非常个人化的故事。”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脱胎于说书故事一般,传统文学之外的书信、日记、广告词等领域,亦有着别样的文学韵味。《文艺报》副总编辑、评论家刘頲认为,文艺的大众化不等于通俗化,“文艺大众化它是一种生产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大众化,其中也包含着经典化的内容,通过大众化的手段进行传播。”
中山大学教授张均深感当下文学样态与主流阅读喜好已发生巨大变化,担心传统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存在巨大差距,“我们在大学教书,经常怀疑我们一直讲沈从文、陈忠实这样讲下去,会不会有一天会失业,因为学生喜欢看的和我们讲的存在巨大的裂缝,他们看的我们不推荐,我们推荐的他们都不看。”他认为,目前传统文学创作力有所衰退,“50后”“60后”作家创作力渐弱,思想与现实脱节,“70后”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又偏于日常而缺深度,素人写作由此兴起,同时传统文学研究方法难以适应网络文学等新现象,网络文学定位也存在争议。
针对新大众文艺的发展,各界人士也提出诸多思考。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强调,网络文艺作品评价需秉持服务与建设性原则,实现定量与定性结合,细化评价体系分区分类,借助数据与专家团队力量完善评价体系。新媒体写作者陈锵提出,新媒体语境下新大众文艺创作主体转变为普通人,传播载体变革,评价模式也发生变化,且其与主流文艺并非对立,使命是凝聚无名创作者,丰富文艺表达。纪录片导演李青探讨新大众文艺的来源,认为广告创意人员应纳入队伍,新大众文艺强调功能性且共创性是主要生成模式。
文化学者肖云儒表示,新大众文艺呈现出“大开门”态势,形成了由历史生活主体、服务阅读主体、检测批评主体、传播主体和创作主体构成的五环主体体系,尤其是明确大众为创作主体,意义重大。他认为,作家与批评家在新大众文艺格局下任务加重,“他们面临着从创作数量到创作高度的任务转变,因大众作者群体崛起成为强劲对手,促使其在新大众文艺格局下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与任务变革。”《延河》副总编、作家弋舟表示,新技术冲击带来文艺处境的深刻变革,如今大众水平在提升,未来人工智能等更汹涌的挑战还会到来,当下的研讨或许是对后续严峻挑战的预言,促使大家深入思考文艺处境。
以《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评论家李桂玲的观察,“新大众文艺”以其海量的作品、多元的形态、难以归类的驳杂、流动的构成主体、瞬息万变的接受主体,本身就具有了难以言说与概括的特质。如果一定要对其进行观察与研究,只能是取其某个侧面,取其某个阶段,取其某类形态进行分批、分类的研究。以其小观其大,以其散观其聚,才有可能在“新大众文艺”这个新时代环境中生成的面目模糊的“庞然大物”面前保持冷静,不致迷失。
微短剧海报
展望新大众文艺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阚平以微短剧为例展开充满希望的画卷,“微短剧作为新大众文艺的代表形态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如单集时长较短、情节相对完整、节奏快、反转多等,满足了大众对连续剧情的需求,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连载小说。”她表示,要在大众认知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坚持正能量引领大流量,多元化创作,打破同质化,借助热点转化题材,更能让微短剧在智能媒体时代、海外市场拓展以及AI赋能的背景下,凝聚创新力量,为大众开启美好生活之门,成为文化发展的强劲引擎。
阎安总结此次研讨会指出,这是众人长期思考的集中爆发,学理观点多元,虽有学科局限但展现思想活力。新传媒时代新大众文艺兴起是文化生产消费领域的变革,大众表达能力升级觉醒,新大众文艺对传统文艺范式冲击巨大,《延河》将开办新大众专刊,通过作品展示与论坛持续阐释、跟踪、理解新大众文艺,为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与话语体系建构努力。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新大众文艺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新大众文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配图:主办方、历史资料
原标题:《弘扬柳青精神,作家与评论家共议如何推动新大众文艺的创作、研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