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家:尚无证据表明食用正确处理的猪肉会致人感染猪流感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是指那些通常感染猪群的流感病毒(以下简称为猪流感病毒)的毒株引起的流感。猪流感常暴发于美国的中西部、墨西哥、加拿大、欧洲等国家。猪流感病毒可在猪群中引起较严重疾病,虽致死率较低,但给全球畜牧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病猪的常见症状包括高热、精神萎靡、鼻子或眼睛有分泌物、打喷嚏、呼吸困难、不进食,病状或轻微或较重。猪流感病毒在猪群中全年流行,秋末或冬季最易发,这与人类季节性流感相似。
猪流感初次于1918年大暴发期间被认定为与人流感有关的疾病,当时猪和人同时发病。直至1930年,才首次被确认是引发猪疫的一种流感病毒。
最常见的猪流感病毒为H1N1亚型,也有其它亚型毒株在猪群中传播(如H1N2、H3N1、H3N2)。这些毒株,包括由人类、猪群、禽类及野鸟的病毒基因重组而演变出来的新型毒株,即“重组”病毒,成为引发猪流感的主因。例如,1999年在加拿大,一种H4N6毒株在禽类和猪只之间交叉重组而成,病毒暴发后被控制在一个农场内,未大规模传播。
最知名的猪流感暴发是1976年在新泽西州 Fort Dix 的士兵中发生的,士兵感染后身感疲倦和无力,第二天死亡,随后他的四位同伴士兵发生X线确诊的肺炎。该毒株是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变异株,称为A/NewJersey/1976(H1N1),该病毒在循环一个月后消失,没有散播出 Fort Dix 之外。
除猪流感病毒之外,猪群还可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据报道称,H3N2亚型猪病毒最初是由人类传给猪的。猪对禽、人和猪流感病毒都易感,有时猪可同时感染一种以上类型的病毒,从而可以充当这些病毒的基因混合器。
虽然猪流感病毒通常具有种属特异性并仅感染猪,但有时也会跨越物种界线并在人体中引起疾病。这种病毒的主要变化被称为抗原转变。大多数人群对抗原转变产生的新型毒株没有免疫力或免疫力较低。如果这种新变异病毒在人群中可以致病,且易发生人际传播,将会导致区域流行或大流行。
例如,2009年春季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造成了40多年来的首次大流行,该病毒就是一种融合了猪、禽和人的流感病毒,通过进一步适应及进化已经在人畜体内广泛存在并呈现季节性流行的趋势。
猪流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被感染和未被感染的猪只之间的直接接触。该病毒在猪群中普遍存在,在美国约50%的饲养猪只曾经接触这种病毒。而在其他国家的猪群中,该病毒的抗体也普遍存在。
在运送猪只时,这种紧密接触非常常见。另外,在密度大通风设施不完备的大型养殖场,猪生长于互相接近的环境中会增加传染的危险。病毒的直接传播很可能发生于猪群相互触碰鼻子或通过接触有病毒的鼻及口腔黏液。经由猪咳嗽或打喷嚏时的空中飞沫传播也是重要的感染方式,猪流感病毒较快在猪群中传播扩散,几天内即可感染全部猪群。家禽及养猪饲养人员,特别是频繁接触畜禽者,有更多被这种人畜共患流感病毒传染的危险。
在美国,有关部门已将家禽及养猪饲养人员的定期监控筛查作为提高公众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基础,为这些工作者进行免疫注射和新型毒株的检测。
对于猪流感的预防分为3个部分,即预防在猪群间散播、预防猪只传播给人类和预防在人类间散播。
预防流感散播于猪群的方法包括设备管理(应用消毒药和自然温度来控制自然环境中的病毒)、猪群管理(实施隔离管理)和注射疫苗;鼓励饲养人员和兽医在与病猪接触操作时戴口罩,使用疫苗于猪只来预防感染是限制猪传人的主要方法;预防在人类间散播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并做好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和照顾病患时,应戴口罩;直接接触感染者后,或处理感染者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消毒剂洗手以消毒。
由于猪流感很少导致猪只大范围死亡,一般不需特别大宗的治疗。目前也尚无证据表明食用正确处理和制备的猪肉或其他猪制品会导致人感染猪流感。兽医的精力应作重于预防病毒扩散到发现了病例的整个猪场或其他猪场。抗病毒的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或猪干扰素制剂,应该在发现早期或是隔离区域紧急注射以备起到预防的作用。
养猪及猪肉消费,一直是全球不可替代的行为,而我国又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养殖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我国生猪养殖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及时应对猪流感,准确预警及适当预防,为大众形成健康的公共卫生环境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因为“舌尖上的安全”始终是老百姓所关注的首要问题。
(原题为《“猪流感”的那些事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