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波涛之下,云端之上,纪录片《亚洲》打造属于亚洲的自然史诗

2024-12-21 11: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纪录片《亚洲》(Asia)

BBC Earth博思星球全新纪录片《亚洲》(Asia)于近期播出。该系列首次将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最深的海洋、最高的丛林和最大的洞穴的亚洲作为BBC自然类纪录片的焦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片中浓缩了多样的地貌,罕见的生态奇观,以及神秘的物种行为,本身就具有新颖性、多元性。同时,由“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爵士担纲解说,98岁高龄的他深情解读生物界的生死掠夺、情感纠葛,颇有身临其境的意趣。

文 / 赵 莹

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曾于2019年推出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探索七大洲的生命密码,展现生物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故事。在豆瓣上,该片的评分高达9.7分,它以壮观的影像和恢弘的配乐,从地域视角展现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在拍摄过程中,制作团队发现了亚洲地区丰富的故事体量,并潜心挖掘野生动物的生存历程,历时四年,拍摄出包罗万象的亚洲世界。于是,纪录片《亚洲》问世,共分为《波涛之下》《云端之上》《冰冻世界》《丛林秘境》《拥挤大陆》《腹地荒漠》《拯救亚洲》七集。片中浓缩了多样的地貌,罕见的生态奇观,以及神秘的物种行为,本身就具有新颖性、多元性。同时,由“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爵士担纲解说,98岁高龄的他深情解读生物界的生死掠夺、情感纠葛,颇有身临其境的意趣。

用《亚洲》总制片人罗杰·韦伯的话说,亚洲“带有某种神秘主义和浪漫色彩”。因此,跟随镜头,总能由衷地欣赏当地奇异的自然景观,从广袤的大沙漠到郁葱的热带雨林,从极地荒野到幽深海洋,亚洲的全貌一览无余。复杂的环境更易孕育稀有物种,摄制组用前沿的航拍技术、8K高清摄影和微距拍摄等方式,捕捉难得一见的生物奇观。比如在雷区生活的波斯豹,逆流产卵的紫蛙、主动求偶的雌性红毛猩猩等。这些生物与自然相适应,形成微妙的平衡。不过,即便它们适应力极佳,也依然面临各种挑战:恶劣的气候使棕熊一家饱受饥饿困扰,它们需要努力找到食物,才能安稳度过严冬;就算找到吃食,还得提防同类以及天敌的争夺,雨燕就是如此。好不容易找到的巢穴,很快遭来同伴的觊觎,一旦争斗过程中不慎落水,便极易葬身鱼腹;此外,动物还得防御人类的侵扰,毕竟当下的栖息地已岌岌可危。摄制组将这些气候变化、残酷竞争具像化,让观众了解自然规则的同时,也与生命、与世界对话,产生心灵的同频共振。

▲ 在青藏高原的雌性藏狐

在斗智斗勇中,动物们建立了种群的生存智慧,不仅庇荫自己,还维护族群发展。为了有效捕食猎物,动物间采用团队合作的策略,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半环扁尾海蛇和蓝鳍鲹是默契的拍档,前者利用体型优势深入搜索,后者负责围追堵截,这样灵活的鱼类就无所遁形;北长尾山雀和鹿的关系更加微妙,算是“生死之交”。尤其冬季来临,食物紧缺,鹿在不得已时会啃食枝条树皮,分泌的树液在低温下冻结,为这些脆弱的鸟儿提供珍贵的营养品。纪录片通过“无干预”地客观拍摄,辅以深情的旁白讲述,让生物行为变得“人性十足”。特别是经过镜头剪切,该片抓取了富有故事味的场景,用镜头语言展示生命的悲欣。片中的生物体态不一,却极具戏剧张力,它们可以为爱情奋不顾身,与同伴搏斗;可以为幼崽一再涉险,勇于与强者夺食;也能因繁衍后代,一路惊险逃杀,虽死无悔。这样拟人化的处理,动物摇身一变,跻身“主角”行列,主动引领观众走入他者的世界。在调动感官联想之余,塑造出情感化的生命形象,让素材交织成可看、可玩的小剧场。

《亚洲》另辟蹊径之处,还在于它对主题的温情呈现。一般而言,自然纪录片关注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造成的危机,披露它们无处安居的艰难处境。本片则倾向非常规情境下的新故事,旨在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这样的叙事非常具有冲击性,如以色列西海岸的核电厂,持续排放高温废水,温暖的海水竟让灰真鲨腹中的幼崽发育更好,成了它们的“育儿所”。再如位于俄罗斯远东的丘列尼岛,在猎人走后成为北海狗的度假胜地,每年夏天都有十万余只北海狗来此聚居,密密麻麻,盛况空前,丝毫不输节假日的旅行热潮。还有战火纷飞的库尔德斯坦,处处分布地雷,人类都无法轻易踏足。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远离了纷争,竟让濒危的波斯豹得以喘息,孕育出可贵的后代。

《亚洲》还将视角投向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地带——繁华都市,此时,动物与人正以无比绝伦的方式比邻而居。熙熙攘攘的公路上,大象有时会拦住去路,上公交车觅食;霓虹灯外的城镇,老虎夜游时,会将农户的家畜拖回家,住户们也从不计较;人行横道斑马线上,人与鹿一起通过人行道,彼此亲密无间。立足人类活动空间,那些人与动物交心的宝贵瞬间,构成美美与共的审美范式。它总能带来难得一见的互动奇观,氤氲着诗意与柔情,凝结成生命共同体的情怀,表达出万物和谐共生的哲学智慧。

▲ 喜马拉雅山道拉吉里峰

准确说来,纪录片的新意,绝不仅限于未知的生物景观。即便是熟悉的动物。也能挖掘新料、笑料。就像熊猫宝宝学爬树、丹顶鹤幼鸟练舞蹈,那笨拙的动作,可爱的眼神,总能俘获观众芳心。不过,最激动人心的地方,非幕后花絮莫属。摄制组回回能拍摄到“真情流露”的画面,得益于主创团队的通力协作。野外向导提供精准的路线,便于寻找生物行踪;科学家进行专业指导,提高拍摄效率;摄影师深度参与,捕捉精彩瞬间。为拍摄奔涌在不同岛屿的洋流,他们冒险潜入水中,在漩涡中央苦苦支撑,终于拍下洋流的真面目。参与青藏高原藏狐与藏羚羊的摄制时,他们坚守在极寒地区,多次在同一地方收集素材,甚至与藏狐建立起一种特有的信任。因此,正是这种艺术匠心,技术创新和生命涵养,造就了这样一部集自然与人文并重的高分大片,它让人们在认识物种及其生存逻辑之余,学会敬畏,学会思考,实现心与物的对话,从而共建交融共感的现代法则。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纪录片资料

原标题:《波涛之下,云端之上,BBC纪录片首次打造属于亚洲的自然史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