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眼见不一定为真!公安红桥分局雷霆出击止付83万元!

2024-12-11 17: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民警同志,我被诈骗了,损失了90多万元...”

近日,西沽派出所接到一起电信诈骗警情

办案民警杨振和徐梓豪接警后

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了解情况

原来,报警人李先生

前一天中午收到了一条短信

对方自称是李先生单位领导

要求李先生加其社交软件详聊

加上好友后

对方便以有急事需要资金周转为由

要求李先生向其转账

还保证事后钱款一并返还

李先生起初并不相信

为了打消李先生的疑虑

对方主动打来视频电话

看到视频那头出现的确实是“领导”

李先生瞬间就放下了心中的戒备

分三笔向对方汇款了95万元

当天下午,李先生与朋友聊天时提起了这件事

愈发觉得自己被骗才选择报警

民警明白,当务之急就是要

守住李先生的“钱袋子”

及时将被骗资金进行止付

此时已经接近银行的下班时间

如果不及时协调

那么努力就会付之东流

于是杨振、徐梓豪火速联系相关银行

及时对三张银行卡进行止付操作

由于民警操作及时

李先生的钱款大部分得以追回

银行成功冻结了涉案资金83万元

相关钱款正在处理返还流程当中

得知这个好消息后

李先生激动地握住民警的双手

“你们为了我挽回了八十多万元的损失,太感谢你们了!”

警方提示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在AI时代,眼见不一定是真相。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诈骗,已成为一种新骗局。一张“肖像照片”、一段“貌似熟人的视频”都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诈骗的手段。不法分子首先会通过各种公开的渠道获取受害者“熟人”的个人肖像或视频资料,然后利用AI技术,对照片中的面容特征进行学习,从而模仿眨眼、摇头等动作,在与受害者打视频电话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以假乱真的效果。

警方提示,AI诈骗是隐私信息泄露与诈骗陷阱的结合,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照片、视频等,尤其涉及“朋友”“领导”等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务必通过多种渠道核实确认,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

防范“AI换脸”诈骗小tips

保护信息 杜绝泄露

多重核验 确认身份

谨慎转账 延时到账

拒绝诱惑 提高警惕

加强防范 及时报警

原标题:《眼见不一定为真!公安红桥分局雷霆出击止付83万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