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手牵木偶:孩子们都在学的岭南非遗

2024-12-11 17: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准备好迎接史上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了吗?春节申遗成功,当农历蛇年的钟声敲响,我们不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还将庆祝一项被全世界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包括粤剧、醒狮、赛龙舟、潮汕英歌舞、广东木偶戏等众多非遗项目。

其中,广东木偶戏又称“岭南木偶戏”,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以其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而独树一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木偶剧目有《芙蓉仙子》《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张羽煮海》等。

《岭南偶遇》插图

广东木偶戏有杖头木偶、布头木偶、提线木偶3大类,是孩子们也可以学习的非遗技艺。作家王溱的长篇童话《岭南偶遇》选择以岭南杖头木偶戏为题材,编织了一个关于勤奋、梦想和传承的故事。故事讲述了生于广州西关的小主人公星仔练习木偶戏的有趣经历,呈现了一场继承非遗文化、保护粤语的趣味“保卫战”。

《岭南偶遇》详细描绘了木偶戏的表演技巧、训练过程、演出盛况,星仔和伙伴们穿梭于西关大屋、珠江新城、中山纪念堂、广州塔、越秀山等广州地标,在冒险中探寻广府文化的前世今生。童话中还有十只有趣的粤语神兽:化骨龙、为食猫、咪走鸡、鬼马、憨鸠鸠、眼鲸鲸、蛇王、史狒、黐离鳝、唔记DUCK。当地道的粤语表达化身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神兽,广府人的口语日常也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小读者用粤语朗诵书中的童谣

童话以一次偶然的变故开始。一觉醒来变成一个木偶?木偶戏学徒星仔彻底蒙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往日里被他举在手上的木偶哪吒,反而变成有血有肉的人。为了尽快换回来,星仔和哪吒在一只神秘橘猫的指引下踏上了卖艺求生之路,途中结识了精通岭南文化的胖木偶花枝和粤语神兽化骨龙、咪走鸡、鬼马、为食猫……故事在层层悬念中跌宕起伏,带领小读者们在书中游览广州的大街小巷,探美食、游西关,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岭南偶遇》节选

“演别人太难啦,你就该演你自己。”花枝说。

“演自己?”星仔不理解,“演自己要怎么演?”

花枝掩嘴笑,叫星仔和哪吒听着:

我个名,叫阿星。

人仔细粒但好精伶。

我对眼,望住日出日落,

我对脚,踏过石砖天井。

雨打芭蕉笃笃笃,

雷电劈过轰轰声。

阿婶阿婆急收衫,

阿叔举葵扇到头顶。

我数着雨滴淡淡定,

水浸街都冇有使惊。

折翻只船仔来搭乘,

搭到天际数星星,

数——星——星!

星仔惊讶极了,这、这不是自己经常在脑子里想的事吗?花枝怎知道自己的心思?又不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

《岭南偶遇》插图

“直觉!哈哈哈哈……”花枝大笑起来,“凭直觉哇!女人的直觉好灵㗎!尤其是肥女人,直觉都要肥点!”花枝的笑都是猝不及防的,突然间就花枝乱颤、前俯后仰。

星仔见花枝笑,忍不住也想笑,心想要是阿妈也像花枝这样大笑,应该不难看。阿妈才不会像花枝这样毫无顾忌地把“胖”字挂嘴边,这个字对阿妈来说是禁忌。记得有一回阿妈带星仔外出,星仔说阿妈太肥走不快,阿妈嘴上不说什么,脸却阴了一路。

对于花枝编的这段新词,哪吒并不满意,他觉得半点不像是舞台上的说词,倒像是街头小儿念的歌谣。花枝认真解释说“数白榄”本就是街头巷尾自娱自乐的说词,后来才登上舞台。又说“数白榄”在戏曲里头叫作“说白”,是正规名堂,也有正规的要求,比如“数白榄”要押韵兼有趣,还要本色表演,才能领会当中的妙处……花枝还说,光是读这么一小段太短了,她还要多给星仔编几段。

哪吒被突然冒出来的这么多专业的名词给吓住了,就是霍师傅也没说过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词哇!花枝果真不简单!

《岭南偶遇》插图

“那我还要涂白鼻子吗?”星仔在意的是这个。

“还是涂吧!演出就要有演出的样子!”哪吒抢着说。

花枝表示赞同。她给星仔和哪吒简单介绍了几个戏曲的行当,说每个行当都有独特的服饰和妆容,又说:“鼻子上的这一点是丑角的标识,你一点上,大家就一眼看明白你演的是丑角啦。”

“我个样好丑怪咩?为何一定要我演丑角?” 星仔心怀芥蒂。

花枝又“咔咔咔”大笑起来,边笑边解释,语气竟不自觉变得文绉绉:

“非也非也!丑角的丑,非相貌丑啵。‘丑’讲的是滑稽风趣的人物,忠奸正邪、富贵贫贱、男女老少、高矮肥瘦,都可以是丑角㗎。在戏曲表演中,丑角好重要㗎!”

《岭南偶遇》插图

花枝说得头头是道,两只木屐也忍不住要帮腔:

“冇错喇!你有冇听过‘无丑不成戏’?”

“粤剧《时迁盗甲》《借靴》,或是潮剧《柴房会》,白鼻哥可都是主角哇!”

“是啰,就连家喻户晓的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等,也都是人人喜欢的丑生哇!”

《岭南偶遇》

岭南少年成长的奇妙之旅

中华非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勤奋与汗水的故事,天哪,偷懒不练功的木偶戏学徒星仔有一天竟然变成一个木偶。

这是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如果再也没有人表演木偶戏了,那个处处让你惊叹的“偶的世界”就会消失。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诗”不一定在远方,可能就在我们脚下,在我们每日生活着的地方。

这是一个守护岭南文化风貌的故事,来吧,跟化骨龙、鬼马、咪走鸡、为食猫一起。

作者简介

王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同一片海》《第一缕光》,小说集《触摸尘埃》《超乎想象》,专著《网络时代的粤剧传播》等。曾获师陀小说奖优秀作品奖、全国大鹏生态文学奖小说佳作奖、“珠江情”征文大赛二等奖、《百花园》年度优秀作品奖等三十余个奖项。与练行村、黎子昂合作的儿童剧《一天零一夜》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优秀剧目奖、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艺术类)等奖项。

End

原标题:《小手牵木偶:孩子们都在学的岭南非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