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屈凌波: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同频共振
“高教前沿”系列高端访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屈凌波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就地方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河南高教强省建设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话题,分享了他的经验和思考。
中国教育在线: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定位和贡献也不同。在您看来,我们地方高校在教育强国建设和支撑地方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使命和目标?
屈凌波:非常感谢你提出这个问题,这也是对我们地方高校来说,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实践课题。地方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里占比是非常高的,按本科院校计算:全国共有本科院校 1308 所,其中地方高校占比约 91%;按普通高等学校计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 2868 所,中央部门直属管理 111 所,其余 2500 多所管理权限在地方,地方高校占比约 87%,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要建设高等教育的强国,地方高校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只有把地方高校的质量提升上去了,我们才能够建设好高等教育强国。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也是始终把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策略点,也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方高校应始终秉承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理念,从每一所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历史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做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每项工作,为我们的强国建设,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高校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人才培养,我们地方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屈凌波:地方高校最大的特征就是根植于地方,与地方的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当也是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对地方高校来讲,目标就是培养能“留得下、用得起、用得长”的高质量人才,能够真正为地方发展起到人才战略支撑作用。
中国教育在线:我国每个地区、省市经济发展、历史人文等这些要素和特色都是不一样的,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和地方的特色如何更好地结合?您有哪些建议?
屈凌波:正如你刚才讲的,地方高校都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域特色下诞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类高校,所以说,对地方高校来说,特色就是我们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一个主线。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地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科技的发展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应是多元化的支持。正如我刚才提到的,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做支撑,地方发展好了,国家自然就发展好了。
所以,地方高校的特色就是根植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传承,与我们高等教育的目标、人才培养、科学创造和社会服务紧密相关。地方高校通过特色建设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才能够立足于地方。我们地方高校有一个口号,“只有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作为了,地方人民政府才会更好地支持我们地方高校的发展”。所以地方高校的发展始终是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以名城建名校,以名校筑名城”,这是我们地方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一个重要的使命。
中国教育在线:特色发展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是“命脉”。
屈凌波:是的,尤为重要。
中国教育在线:除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也是高校重要的一项任务,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层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屈凌波:在科学创新和文化传承方面,地方高校更好地做到了产城融合和产教融合。我们地方高校的科学创新更多是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开展工作,可以说,如果要真正做好科教融合,地方高校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我们就根植于地方的发展之中,地方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重大需求,特别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出的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文化传承问题、社会发展问题,都是我们地方高校的课题。
我们的理念是产业、地方出题,地方高校组织起来解决这些课题,最终是要把我们的课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投放到发展之中,靠发展的贡献来检验我们课题的成效。所以,地方高校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和主力军。
中国教育在线:您在河南相关院校深耕多年,您觉得河南本地高校的发展水平如何?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河南已成为中国“高校数量第一省”,您怎么看“大而不强”这样一个说法?
屈凌波: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大省,正如你刚才所讲,目前来讲,全国各省高校数量最多的是我们河南省。其中专科院校占比较大:在河南的 174 所高校中,本科院校有 60 所,仅占全省普通高校的 34.5%,专科院校数量达到 114 所,占比近三分之二。河南是一个高教大省,但不是一个强省,这主要体现在我们的结构不平衡,高水平大学数量较少:目前河南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2 所 “双一流” 高校,其中郑州大学是省内唯一的 211 院校,无一所 985 大学,与河南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但值得一提的是,河南高校在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河南是一个粮食大省,实际上我们也是一个工业大省。河南农业体系的高校,在确保河南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上,有着重要贡献。像我曾经工作过的河南工业大学,它的前身就是郑州粮食学院,是50年代为了确保中原地区的粮食安全和粮食产后加工,建立的一所全国唯一以粮食储藏、粮食加工、粮食转化为主干学科的一所本科高校,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其粮食储藏、粮食加工仍然处于领先地位。这所特色非常鲜明的高校,也是确保我们河南粮食安全和粮食高效转化一个重要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支撑。“九五”期间,国家兴建国家粮食储备库的重大建设项目,全部采用该院提供的储粮工艺标准设计图纸,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也全部由该院制订。
我还在洛阳理工学院工作了几年。洛阳理工学院是我国原建材部部属院校之一,它在水泥、混凝土和玻璃陶瓷方面都非常有特色,它也是被西方列入安全审查名单的一所大学,坐落在洛阳,长期耕耘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建材领域,在全国建材行业建设,特别是河南省改革开放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无论是粮食经济的发展、建筑产业以及城市的发展,河南高校都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还在郑州大学干了40多年,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211高校,也是目前我们国家在校生最多的一所高校。它承载着河南近亿万人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期望,被列入国家“双一流”高校行列,在建校近70年的过程中,不仅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人才和国家各级各类领导人,也为我们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重大的支撑作用。
我们河南的高校不是强校,河南不是一个高教强省,但正是这些高校支撑了中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河南作为我国的粮仓,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成为整个社会发展支柱的地位。当然,河南也是一个高考大省,在全国各地就读的学生很多,河南人在全国高校里工作的人也很多,像河南南阳市也是出教育家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河南人在全国高校里担任校长和副校长的有300人左右,其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对我国高等教育做出贡献的人才。
所以,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一样,正在新的历史阶段下,正在新的发展过程中,在不断提升质量,持续支撑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国家输送相关的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可以说与我们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步调是一致的,都是在“由大向强”。
屈凌波:是的,中国的缩影看河南,河南的缩影看南阳。我们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同样,今天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河南高校也是一个缩影,一个典型。
中国教育在线:我们了解到您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也有不少探索,对于地方高校如何在产教融合上走出新路,您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可以分享?
屈凌波:产教融合,对我们国家来说,不是一个新课题,也不是一个新命题。只是在一个时期里,我们丢失了这个传统。以郑州为例,在上世纪50年代建立“纺织城”的时候,郑州建立了纺织研究院和纺织工学院(现中原工学院)。在建立超硬材料砂轮产业的时候,建立了河南省机器制造学校(现河南工业大学的一部分),聚焦于超硬材料制片的制造,比如砂轮、砂布、切削刀具等。正如我刚才讲的,河南作为一个粮食大省,当时建立了郑州粮食学院(现河南工业大学)。这就是为了和产业、人才、科技的发展融为一体。只是在某个时期,我们忽略了产教融合,去追逐一种虚无缥缈的理念。
到了今天,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教育、科技、人才高度一体化,给产教融合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对河南高校来讲,我们全是地方高校,就更需要与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同频共振。所以,产教融合才是我们要走的一条实践的道路。
我在郑州大学担任副校长时,主管科技工作,我们的选题就是来源于产业,来源于社会,组织学校的有生力量,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开展工作。产业“出题”,教授、科学家“答题”,最终结果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判题”。不是几个人开个会,把成果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和评判,而是要把创新成果放到产业体系,放到国家发展,放到人民群众的感受中,来检验我们的科研成果,来检阅我们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这样才能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我们河南近几年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具体的举措如建立产业学院、行业学院和产业紧密结合,成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联盟,从国家的需求和地方需求中寻找课题,建立我们的科研团队和创新团队,来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屈凌波在第62届高博会“高教前沿”栏目的访谈实录)
本栏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策划、出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