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曲建:前海“人财物数”全要素高效流通,推动深港合作步入3.0时代

2024-12-11 1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3年12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新一轮《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前海规划》),在擘画出“大前海”加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的同时,也赋予前海重要机遇与全新使命。

正值《前海规划》发布一周年,深圳商报特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前海分院院长曲建进行独家访谈,回顾前海合作区120.56平方公里范围内过去一年的变化以及落实国家战略的进展成果。

一、全面提升战略定位 深化拓宽深港合作

深圳商报:其实早在2010年,《前海规划》1.0版本就已问世,2023年在此前基础上,有哪些新提法值得关注?与2021年印发的《前海方案》又存在哪些关联?

曲建:我们首先注意到,2023年版《前海规划》指出前海的四大战略定位,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相较于2010年版本,除了加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还叠加了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要求,可见文件对前海定位的再次拔高。

一般来讲,我国针对区域重大发展平台或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功能区,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决策部署-总体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决策规划体系。2021年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

随着《前海方案》印发,前海合作区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需要新一轮《前海规划》来引领前海合作区开发建设,这其中提出了前海合作区2025年、2030年、2035年这种不同节点的阶段性的目标跟要求,面向2025年更是明确提出了深港合作、改革开放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大类任务指标,充分反映了前海改革开放创新“主责”、现代服务业“主业”、深港合作“主线”。

深圳商报:深港合作始终是前海开发建设的首要任务,“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被首次写为战略定位。过去一年,前海推进深港“一体化”取得哪些进展?

曲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深港合作先后经历了“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合作、本世纪初的传统服务业合作,到如今全要素合作,深港合作已步入3.0版本新阶段,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了质的飞跃。

本轮《前海规划》与时俱进,提出了“深港融合”概念,首次为前海赋予“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的新定位,并在规则机制衔接、基础设施联通、民生领域融通等多方面提出任务目标,这是国家以前海作为支点,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安排。

我们注意到今年8月,前海提出了打造梦工场“1510”发展新模式,积极吸引港人、港企、港校、港府等多个主体参与,人、财、物、数全要素跨境流动,促进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分销服务全产业链价值链合作,是深港合作3.0的绝佳样本。

深圳商报:《前海方案》印发后,前海合作区把宝安和南山部分区域纳入进来。您认为按照《前海规划》的相关要求,各方将如何完善区域管理体制机制,寻求发展最大公约数?

曲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话题。《前海规划》把前海管理局与所在的行政区宝安区、南山区在管理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我总结为五个字,即“统分优放协”。“统”主要涉及深圳市对前海党工委、前海管理局的重大决策与人事统筹安排;“分”主要涉及前海与市直部门、宝安区、南山区的权责清单划分;“优”主要涉及前海的专列统计、财政体制机制;“放”主要涉及广东省、深圳市对前海的授权事项清单;“协”主要涉及前海与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发展平台间、前海与宝安南山等市辖区间的协同联动机制。

当前,国家正研究及引导新一轮开发区、功能区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升级,前海合作区的探索创新也将为我国探索区域治理新模式发挥重要作用。

二、产业发展聚“新”向优 湾区协同前景广阔

深圳商报:今年我们注意到从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智算中心的投用,到低空经济产业服务系列配套,近年来前海为何总能抓到风口,承接这些面向未来的前沿产业?

曲建:可以说,新兴前沿产业落户前海发展是政企“双向奔赴”的成果。

一方面,前海管理局以及局属企业大力培养新质生产力,为各类产业落户发展提供所需要素支撑,例如设立前海科创集团,聚焦科创产业开展投资,并依托智算中心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配套。

另一方面,企业和项目选择落户前海,看中了营收、利润或品牌影响,正是因为前海有可期待的市场前景、高效便捷的要素流通、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才让优质企业在此集聚。

需要指出的是,前海的最大优势不是传统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而是制度创新。接下来,前海的制度创新应该衔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5*2体系(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数字经济、边境内规则、争端解决机制以及风险防控机制)先行先试,加快实现城市新中心建设。

深圳商报:今年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前海位于黄金内湾C位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物理上的“互联互通”为大湾区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利好?

曲建:深中通道一头是前海合作区,另一头是中山翠亨新区。在面积相当的这个情况下,两处的经济总量却存在一定差距。有人看到这个差距感受到的是压力,我却认为这个差距中充满机遇。因为产业要想蓬勃发展,它一定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这个产业集群将经历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10的研发设计,从10到100的产业化过程。如果把这整个产业链全部打通,所需要较大的空间规模,而且空间的结构也需要优化,所以实现这一愿景的所需空间也不仅是前海120.56平方公里,更需要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基于这一点,我相信前海的开发建设将会进一步利用好深中通道,彻底打通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互动。在此过程中,前海可能会扮演“大脑”的角色,而中山可以利用好自己在机械家电生产的优势领域,做好自己的“手脚”,通过大脑与手脚的联动,完成整个产业体系的搭建。

三、集聚生活化要素 汇聚更多“留量”

深圳商报:今年以来,我们切身感受到前海人气越来越旺,比方说到欢乐港湾看个音乐节演出,打卡“巨型奶龙”夕阳落日,回去的时候再逛逛商圈,到山姆采购一圈……这些都是事关居民生活、可感可知的城区发展。在您看来,这些生活化的要素对于片区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曲建:《前海规划》提出前海合作区构建“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空间结构,其中按照陆海统筹、协同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心一带”的空间结构,即打造继罗湖、福田、南山之后的深圳4.0版城市新中心,依托68公里的海岸线、600余平方公里的海域打造“全面向海”的绿色活力海岸带。

让人期待的是,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前海国际人才港设立的前海分院即将落成,分院所在的桂湾片区的写字楼里就有社康中心,咖啡店和便利店,我感到非常便利。

从整个前海来说,今年我明显感觉区内人气更旺了,每逢晚上或节假日,海边会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赶海”,这些变化都说明了《前海规划》提出的宜居城区、韧性城区、智慧城区、枢纽城区正在变为现实,相信前海将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和城市新中心,汇聚更多“留量”。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范宏韬,实景图片由前海管理局提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