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流浪地球》:理性之光、理性之美与理性之歌

许乐
2019-02-06 12:2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非常激动,真心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大卖特卖。尽管影片本身有着诸多瑕疵,但整个观影过程中大家都对影片营造的那样一种末日拯救的气氛肃然起敬。一部电影能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往小了说,这是中国电影的一股清流;往大了说,在2019年春节,被这部电影扫过的神州大地,或许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清澈、更加秩序、更加文明。

《流浪地球》海报

理性之光,及可行性障碍之群体智慧

小说《流浪地球》是刘慈欣2000年发表在《科幻世界》上的一个中篇。相比《三体》三部曲,《流浪地球》可以说是一个微缩版的《三体》。两部作品都充分展现了大刘那魔鬼般理性到疯狂的想象力。在《三体》里面,人类为了对抗黑暗森林法则,制定了面壁计划、阶梯计划、掩体计划等;而在《流浪地球》里面,人类为了对抗太阳衰老,建造行星发动机把整个地球搬离太阳系。

《流浪地球》剧照

好的硬科幻作品,其美感有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由此进行推理演绎。《流浪地球》相应的公设是太阳在一百年内衰老这一并不靠谱的假设。事实上,太阳的核聚变还可以维持五十亿年。推理演绎的出发点靠不靠谱,并不影响推理演绎本身的美感。“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是地球成立联合政府,并建造行星发动机。

以目前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来说,这两件事似乎都是不可能的。成立一个全球性的政府,这个脑洞并不是始自小说《流浪地球》,至少当年爱因斯坦就曾经构想并为之奋斗过。然而很遗憾,我们人类是一个个体智慧很高而群体智慧偏低的物种。

假设现在科学家真的已经百分百确定太阳会在一百年后烧光,地球上的各个国家能够放弃一切恩怨和一切壁垒融为一体吗?我个人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类比一下,我们现在已经百分百确定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但各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达成一致了吗?类似的例子多的是。

对比一下更能凸显出大刘小说的美感。在大刘的作品里,首先必须假定有更高一级的群体智慧的存在。而为了让这样一种群体智慧的理性之光得以绽放,就必须营造一个末日氛围。这是大刘小说的一贯伎俩。在我看来,真正让大刘小说迷人的,或者真正让大刘作为创作者为之着迷的,不是人类文明的末日,而是被文明末日倒逼出来的那份更高一级的集体理性。

理性之美,及可行性障碍之宏伟工程

“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是成立一个以延续人类文明为最高目标的联合政府,第二步是制定一个需要耗费一百代人的千年计划,建造行星发动机,先利用发动机进行制动,让地球逐渐停止自转,然后再利用发动机加速,把地球推离原来的轨道,离开太阳系奔向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距离太阳4.2光年)。

在这里大刘把他那魔鬼般的想象力先一点一点落实到计算层面。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小说《流浪地球》最具魅力的部分,也恰恰是电影《流浪地球》最缺失的部分。

一般认为,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是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1902),这部短到只有十多分钟的短片,居然改编自两位科幻小说鼻祖的三部代表作品,它们分别是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和H·G·威尔斯的《最先登上月球的人》。就小说来说,《最先登上月球的人》较软,假想某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重力物质,靠着它上了月球,遇到了打算进攻地球的月球人;而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则充分展现出硬科幻的魅力。倘若把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压缩掉,剩下的东西便如同一道严格计算的高中物理题。书中的科学家们严格按照牛顿力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了建造一门多重、炮管多长的大炮,可以把装了人的炮弹从地球打到月球上去。这便是硬科幻的魅力——当然用大炮发射人这事并不靠谱——而这些往往是电影不容易表现的。《从地球到月球》里面最具魅力的这部分内容在电影《月球旅行记》里面便没能表现出来。同样,小说《流浪地球》里面最具魅力的部分,建造行星发动机、给地球刹车让它停止自转等细节,在电影里面同样表现的不够。

《月球旅行记》海报

与此同时,这也是硬科幻的读者门槛。一般来说,想要读懂这类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包括中学物理知识,以及一些科普层面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倘若不知道量子力学里的概率云,估计没办法读懂大刘的《球状闪电》;倘若不知道相对论里的时间效应,估计没办法读懂《三体》里的很多情节。同样的,倘若不懂牛顿力学,估计没办法领略小说《流浪地球》的真正美感。在小说里面,大刘不仅想象了行星发动机这么个东西,而且严格计算了行星发动机的运行功率,以及它们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比如在“刹车时代”需要花多少年的时间让地球自转变慢直到停止,对于地球上的人来说生活会有哪些变化等。这些精妙的细节在电影里都没能充分展现出来。

即便是行星发动机计算设计都毫无问题,在现实世界里同样还有一个施工建造的问题。同样的,以目前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来说,我不相信我们有能力建造出这样的东西。蚂蚁或者蜜蜂这类有群体智慧的动物或许适合建造这样的宏伟工程。

图为《流浪地球》幕后制作特辑截图

现实世界里做不到的,大刘凭借小说做到了,《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凭借电影做到了。大刘以文字让我们领略到了理性之美;电影《流浪地球》以影像让我们领略到了理性之美。

理性之歌,还是感性关照?说说燃烧木星这一脑洞

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外星人入侵地球,从北极着陆,人类军队节节败退,迫不得已决定实行焦土抗战,后撤的同时,一个按钮按下把北半球所有城市全部摧毁。点火的军官悲壮的说,今夜,整个地球将在宇宙中燃烧。这个梦之所以让我着迷,是因为它展现出了一种理性的悲歌。

电影《流浪地球》真正让我开始喜欢的地方,是空间站里电脑莫斯告诉吴京的事实真相。原来,电脑早已推演出地球会被木星摧毁,之前的拯救计划完全无用,只有让空间站离开地球独自飞走,人类文明的延续才有一线希望。我猜,这个脑洞一定是大刘做编剧的时候新开的。就电影来说,在这个情节出现之前的叙事,其实都很不刘慈欣。

《流浪地球》剧照

就故事来说,电影似乎是小说的一个续篇。如前所述,小说的着眼点在于怎样建造行星发动机,以及怎样一步一步的让地球脱离轨道踏上寻找新太阳之路;而电影开场很快便进入了地球已经开始流浪之旅的篇章,之后花大段的篇幅讲述这群人拯救杭州发动机失败,然后准备去拯救赤道发动机。中间各种的煽情段落始终感觉不到原著的气质,而吴京斗空间站电脑莫斯的情节,怎么看都像是在模仿《2001太空漫游》。甚至在情节上,《2001太空漫游》里的电脑HAL也是在奔向木星的时候想要当逃兵。

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我才真正喜欢上这部电影。原来从一开始,这个重启地球发动机拯救地球的计划就是白费力气。联合政府果然是把延续人类文明当作了最高目标,这得有多理性又有多冷酷,才会制定出这样的计划——让地球上的所有人在徒劳中送命,让空间站离开地球继续人类文明的延续计划。

但是,作为一部电影,真的敢这么玩吗?对于人类文明的延续来说,当然是理性选择最重要,即便奏响的不是理性的凯歌而是理性的悲歌。但对于一部想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来说,制造情感共鸣以及大团圆的happy ending似乎都是最佳选择罢。于是有了电影后半小时的燃烧木星计划。

《流浪地球》剧照

坦白来说,这是一个完全不靠谱的作死计划。建造行星发动机,至少还可以进行反复论证和严格计算,所有东西都可以被量化。而燃烧木星计划,让木星的氢气和被木星吸过去的地球上的氧气发生反应,利用燃烧产生的冲击波把地球推开?这是一个完全不可控的做法,谁也不知道这样做了之后地球会怎么样。也许没用,也许地球被冲击波撞碎,也许地球没事地球上的人全被撞死……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里,比这更不靠谱的拯救地球计划多了去了。在《绝世天劫》(1998)里面是炸小行星,在《地心末日》(2004)里面是用核弹炸地心让它继续转起来……

这里我似乎看到两个刘慈欣在打架。

《流浪地球》剧照

片尾,不是联合政府放弃了空间站选择了希望,而是电影需要给观众制造一个希望,让燃烧木星这个已经被电脑计算过成功概率为零的计划成功,这样才能把观众的情感关照到位。在这一点上,电影《流浪地球》似乎有点像多年以前的《火星任务》(2000),既想要做到理性周密科学严谨,又想要照顾到观众的感性体验。而这两样东西往往是会发生冲突的,能把这两样东西都做到足够好,太难了……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