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街巷|虹口区有一条充满故事的哈尔滨路
视野穿过哈尔滨路二号桥看陆家嘴三件套
引
子
哈尔滨路南起吴淞路,北至海伦路,这条路不是很长,仅仅只有400多米,但在我们这些原住民的眼里,这条路却充满了故事,也是我生长的地方。
哈尔滨路
01
红色故事
毗邻海伦路的哈尔滨路290号,有一幢改建于1907年的红色的老建筑——原嘉兴路巡捕房,墙上有一铭牌,上书:“原嘉兴路巡捕房,因逮捕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而名噪一时。”
1932年,当时年过半百的陈独秀居住在虹口岳州路永吉里11号,因遭人告密,遭捕后被押送到附近的嘉兴路巡捕房的看守所内,被当时《申报》称为“清共以来第一起巨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独秀被捕,中外人士奔走呼号,宋庆龄、蔡元培等联名致电当局;国际知名人士杜威、罗素和爱因斯坦等也致电蒋介石。迫于中外人士和社会舆论的压力,陈独秀于1937年8月23日获释。
20世纪30年代,正是白色恐怖肆虐的时期,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特科为了党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及时掌握敌特机关的动向,首先在公共租界巡捕房建立地下党组织,嘉兴路巡捕房就是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率先在上海警察系统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名贾斌,并逐步发展了一些党员。它像一把尖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是中国共产党打进敌营的一座红色堡垒,直至1949年上海解放。
哈尔滨路290号原嘉兴路巡捕房
02
海派元素
哈尔滨路上建有一片典型的被上海人称为“上海元素”的石库门群落。当时,有一批新闻、金融、书画、医生、教师和法律界人士在此定居,给哈尔滨路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就以笔者居住的瑞康里弄堂来说,家居该弄92号的赵超构先生喜欢在酷暑的晚上,坐在家后门的竹椅上,摇着蒲扇和邻居喝茶、抽烟聊天。
现在想来,他当年在《新民晚报》“未晚谈”栏目上有许多接地气的文章,说不定就是他和邻居“嘎汕湖”后,在亭子间书房里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
在我们左邻右舍的印象里,赵先生每天下班是从位于圆明园路的报社一路从哈尔滨路走到家里。
瑞康里 来自网络
居住在瑞康里139号的谢稚柳先生,是享誉海内外著名的古书画鉴定大家。
前几年,我采访他的大女儿复旦大学谢璎教授和邻居们,他们眼里的谢先生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唯一与众不同的是,他习惯夜深作画到天明,是弄堂里“熄灯最晚的人家”。
原来谢先生的画作是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一条普通的石库门弄堂,两位出类拔萃的名人,更给人以丰富的遐想和追思。
瑞康里示意图 来自网络
哈尔滨路瑞康里弄堂斜对面的哈尔滨路258号,是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先生的居处。
赵先生以装帧讲究闻名沪上。他当时结识鲁迅、郑伯奇等左翼作家,陆续主编“良友文学丛书”。1936年,组织鲁迅、茅盾、胡适、郑振铎等著名作家分别编选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由蔡元培作总序。煌煌十大卷,矗立了一座文学的丰碑。
03
上海元素
哈尔滨路的石库门群是阮仪三院士口中“虹口不多,上海也不多”的“上海元素”;是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称誉其为上海的“风水宝地”;站在上海音乐谷大楼上,俯瞰虹口港和沙泾港美丽的转身,形成一个令人叫绝的大S形,造就了两个奇特的半岛,自然构成的城市形态中独特的景观成为诗人笔下“都市里的周庄”。
从空中俯瞰哈尔滨路两侧的石库门建筑群 来自网络
最可喜的是;原先翻腾着污波浊浪的沙泾港等河流,现已旧貌换新颜,两岸垂柳夹着一河清波。
记得我工作后因为写过几首小诗刊登在当时的《解放日报》副刊上,我被吸收为市工人文化宫诗歌组的学员。记得那次点评者是诗评家复旦大学的吴欢章老师,他扬起一位学员写在稿纸上的小诗诘问:家门口的河水像明镜?苏州河的水都黑黝黝,你家门口的小河会是明镜吗?他还总结道,诗歌作者要观察生活,如实地反映生活,可不能想当然的罗曼蒂克啊。
现今哈尔滨路华丽转身,近百年2号桥头改造后的“老洋行1913”,延续了欧洲风尚与英伦格调,罗马数字的巨大自鸣钟嵌在黑色玻璃幕墙之上,修旧如旧的斑驳砖瓦墙与桥面浑然相连,总体白色的建筑群呈现清新的地中海风格,与黑色的栏杆一起构筑简约却变化无穷的构架。
老洋行1913
站在不远处建筑的一楼小庭院还能瞥见一座当年洋行的消防栓,此消防栓为当年工部局水龙公所装设,是典型的英式风格,此类型的消防栓后于民国时期在上海广泛使用。古铜色的栓体散发着历史的气息,也勾起我们的怀旧触感。
前行约100多米是百年之多的1号桥,放眼两旁亲水平台和粉墙黛瓦的石库门建筑群,常常会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金句,哈尔滨路的华丽蜕变, 润物细无声地向走近她的游客,讲述源自一百年前的英伦记忆。只想自作多情地问一句,一条400多米的哈尔滨路有两座桥,不知被称为魔都的大上海,有没有之二。
虹口港两侧的石库门建筑群
04
哈尔滨冷库
现在80后90后00后可能不一定知道当年著名谢晋导演的经典喜剧影片《大李小李和老李》,但他们的父母一定会津津乐道。这部拍摄于1962年的影片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感强的电影是我们的最爱。
因为电影的取景地就是2号桥下的“冷库”,而倍感亲切,纯真的年代的工厂生活,穿着冷库工人的白色工作服是由当时沪上刘侠声、文彬彬和范哈哈等一批知名滑稽戏演员加盟,当他们妙趣横生的形象和对白常常会给坐在电影院里我们引爆欢乐的笑声。
50多年过去了,但儿时记忆里大李五个“小老虎”(儿子)活泼调皮的形象,演员关宏达饰演的“大块头”和老李为躲避做工间操躲进冷库被冻得“簌簌抖”的桥段,大块头敲了敲挂在钩子上的一排排死猪“梆梆梆”,再敲了敲自己的身板“梆梆梆”的镜头总让人忍俊不禁而感叹喜剧的独特魅力。
1913老洋行曾经是远东最大的冷库
记得五年前,我率沪上老马路俱乐部会员讲游哈尔滨路,参加听讲的老美柯伟文在旁笑嘻嘻地看着我,听会员告诉我,他在上海经商几十年,的的刮刮的“上海通”。
性格使然的我,想寻寻他开心,便笑道,你这个老外,肯定像年轻人一样不知道。想不到他接口说,谢晋我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因为之前和他用洋泾浜英语交流过几句,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谢晋的?他笑了,扬起五个手指头回应:我看了5遍视频了!呵呵,这个老美被人誉为上海通,名不虚传。
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的话,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买鱼买肉都凭票,按家庭人口分什么大户中户小户,每人猪肉定量只有每旬(十天)125克(二两半),所以哈尔滨冷库旁的门市部,每个月都有一到二次出售牛羊杂碎,就成了该地居民的盛大节日。
也许按现在年轻人眼光来看,锅里煮的不就是一些稀松平常的牛羊杂碎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在当年肚里没有油水吃着豆腐渣喝着稀粥当美味佳肴的年代,在“大肥肉”(肥皂肉)当东坡肉的年代,尤其是处在长身体的孩子,那诱惑力是可想而知的!
也许有的年轻人会不屑一顾,这有啥稀奇的?!哦,年轻人,稀奇的,你问问你的父母就知道了!
05
嘉兴影剧院与哈尔滨大楼
位于哈尔滨路的嘉兴影剧院,它是上世纪30年代由著名的英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具有近代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建筑。现成为中国本土大型女子偶像团体 SNH48的专属剧场,命名为“星梦剧场”。每个星期五至周日,有不少来自国内各地粉丝前来捧场,包括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拥趸,成为哈尔滨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星梦剧场 来自网络
而始建于1929年的“哈尔滨大楼”,1942年以前,这一带是上海是公共租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原为美商开设的汇芳锯木公司,两层结构,小部分是三层,另外还有地下室。建筑体现出上世纪典型的美式建筑风格,其后此建筑在近一个世纪中几经变迁,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哈尔滨大楼 来自网络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大楼遭到日军炮火袭击,部分房屋受损,美国企业为避战火撤走,大楼从此无人管理。后成为无家可归者聚集地,最多时达到6千余人,形成了一个长达15年之久的“游民王国”。
自抗战时期至1949年前后,陆续入住难民、游民,并在空地广场搭栅栖居,形成市中心巨大游民社区。以籍贯分山东、安徽、苏北、本地各帮,严重冲击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三区治安。
解放后,政府对大楼进行了清理和修缮,并在此建立“新人习艺场”,设机修、制鞋、竹木、营建4个工场,专门为游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甚至成为了上海市新的城市坐标,成了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考察的场所,甚至还有许多外国人前来参观,如英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代表团先后考察过该场。
06
上海试验机厂与救火会
至1958年,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平衡机试验机制造企业-----上海试验机厂迁入哈尔滨大楼。
哈尔滨大楼
我中学同学的夫人曾供职于此厂,在左邻右舍中很是“吃香”。她告诉我,该厂为运载火箭设计制造的专用动平衡机,获得中共中央嘉奖;为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汽轮机转子设计制造的200吨高速动平衡机等多项成就,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类奖项。在后来近50年的时间,又先后更名上海申克试验机有限公司、上海辛克试验机厂。其产品在航天航空、高速列车、国防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远销海内外。
哈尔滨路有鳞次栉比百年历史的石库门建筑群,有被原住民口中的“救火会”,矗立的36米高的消防瞭望塔,是当时我国首座最负盛名的消防瞭望塔,位于哈尔滨路1号的五层建筑,曾是《前线日报》的社址,当年挠头的沙泾港和虹口港的污泥浊水,已被清波荡漾所替代。
哈尔滨路1号曾经的虹口救火会 来自网络
尾
声
今年老宅瑞康里城市更新,我又一次次走近哈尔滨路,看着蜿蜒的河道变绿变清,还经常有三二水鸟扑扇着洁白翅膀在水面嬉戏和飞翔,给400多米的哈尔滨路添加了几许灵动和色彩,我想用老年大学学过的“英格利希”送上一个原住民的祝福:I am proud of you !good luck !
城读特约撰稿人: 金洪远
作者介绍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出版两部散文集及多部文集的参与。有散文,大特写等被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中国等中央媒体刊用。
作品刊发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今晚报等媒体上,杂志主要刊用在中国老年杂志,光明日报新天地,档案春秋,上海滩等杂志。曾获95年——96年新民晚报优秀通讯员 优秀作者荣誉称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