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竞逐机器人之城:产业集群打头阵,已形成三大梯队

澎湃新闻记者 秦盛
2024-12-10 07:41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今年,具身智能无疑是国内外科技界的绝对焦点。

在英伟达GTC大会上,黄仁勋展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及软硬件;OpenAI投资的机器人初创企业1X Technologies发布最新双足人形机器人原型,一度被网友质疑是真人扮演;Figure AI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并称其为“全世界最先进的AI硬件”;在特斯拉Robotaxi活动上,马斯克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一起登场,并在现场调酒、跳舞,与观众互动……

黄仁勋在GTC大会上与一众机器人亮相

国内同样热闹非凡,优必选、傅利叶、星动纪元等相继推出新型机器人产品,宇树科技的四足和人形机器人在海外备受关注,EXrobots的仿真人形机器人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吸足眼球……

近期,南京、重庆、杭州等多地接连公布机器人产业相关支持政策,抢抓机遇。

多地出台支持政策抢抓机遇

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个重点方向提出了2025年的具体目标;2023年11月,工信部再次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山东、安徽等省市都相继出台相关机器人产业政策,北京、上海、浙江、深圳、成都、山东均已成立机器人创新中心。

11月27日,南京发布《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应用场景高效挖掘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南京成为全国机器人产业创新示范应用标杆城市和产业集聚地。

12月2日,四川天府新区发布《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更是提出要支持建设产业服务平台、研发核心算法、行业大模型研发应用、研制核心智能硬件,对企业给予最高百万元的奖励,以促进上下游企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建圈强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12月4日,重庆发布《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要围绕“存算一体”芯片、高性能末端执行器、直线电驱动关节、新型传感器、机器人操作系统等研发方向推动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重点攻关具身大模型生态体系相关技术,并形成一批产业化成果,榜单支持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还提出鼓励重庆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和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有关区县以市场化方式共同出资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支持措施。

此前的10月,重庆刚刚发布了《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培育壮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开发,推广“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

12月5日,据媒体报道,杭州也已正式发布《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从15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举措,要以“最优本体+最强大脑”为重点,加快构建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设计、制造、应用的一体化创新体系和全产业链生态,赋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领先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形成技术创新和生态集聚的正向循环。

在上述政策中,无一例外都提到要构建和打造产业集群,形成技术生态。

对此,人形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MagicLab)联合创始人吴雨航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非常看好集群集聚方面的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长期来看会是规模比乘用车还要大的大规模高端制造业,所以我们认为它和现在的汽车产业链比较接近,区域性产业集群的价值非常大,由一个核心企业在本地带动整个产业链,围绕并进行配套”。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在活动上与观众互动

国内已形成三大梯队,行业从“炫技”进入研发深水区

根据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机器人》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682.6亿元,到2030年增长至1052.6亿元;服务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388.0亿元,到2030年将增长至1413.8亿元;特种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55.0亿元,到2030年增长至506.6亿元;而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将由资源拉动逐步转为市场驱动,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增长至166.3亿元,到2030年增长至861.0亿元。

上述报告提到,从产业规模、创新资源、企业集聚、生态活力、政策保障等维度综合分析,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为“领军梯队”,具体包含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等地区;第二梯队为“骨干梯队”具体包含安徽省、山东省、辽宁省、湖北省、福建省等地区;第三梯队是“潜力梯队”,具体包含黑龙江省、四川省、河南省、陕西省、天津市、重庆市、湖南省、河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

截至2023年,中国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数量近八万家,其中上市企业超百家、高新技术企业超四千家。

吴雨航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现在已经跨过了最早的“草莽”发展期,“现在行业已经进入了研发的深水区,过往可能对于企业来讲,大家是以‘炫技’为导向,但现在已经过渡到了要以落地为导向,行业开始‘挤水分’,开始出清公司,逐渐进入到一个竞争白热化的状态”。

当前阶段,企业更看重的是量产落地。

吴雨航表示,现阶段企业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未来两年实现千台级别的量产和销售,如果没有稳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那你依然是一个PPT公司,或者只是有少量样机的公司”,在未来两年的市场竞争中将会明显落后于行业头部玩家。

特斯拉也曾表示,量产才是真正挑战,要在制造上不断创新,在确保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傅利叶人形机器人GR-1交付量已超过100台,2025年全行业有望达1000台以上,但具体目标还仍很难预测。“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周剑也曾表示,预计明年会有1000-2000台的人形机器人订单。

MagicLab人形机器人MagicBot在工厂产线

吴雨航表示,如果能和本地产业进行协同,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数据采集、量产、产品打磨和落地,对于人形机器人公司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将产生巨大帮助……在足够低的成本的情况下,让人形机器人去实现更多功能,为商业、为工业、为家庭去创造真实的价值。

同时,在他看来,除了前述政策以外,还有两个“加分项”。

一是地方具备人形机器人的潜在终端客户,比如汽车产业等较强的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能够让人形机器人去落地、去尝试;二是人才供给充足,能够满足人形机器人产业尖端制造的需求,硬件结构、算法等方面的尖端人才对于企业而言更有吸引力。

机器人与人类“共生”的时代,或许已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是冬冬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