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建筑专家刘畅:对世界始终好奇的顽童

2024-12-10 14: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珈琳 人文清华讲坛

他用测绘解读古代工匠的智慧,用双手触摸历史的脉络;

他不断为古建筑“看病”,致力于守护文化的延续;

他倡导科学与文化结合,推动技术与古建保护深度融合;

他重视人才培养,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领悟建筑“屠龙术”;

他就是著名古建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所所长刘畅。

刘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营造法式》研究与注疏”等30余项课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应县木塔结构稳定性评估与保护研究项目”子课题“木塔榫卯节点、斗拱及铺作层连接界面耦合性能研究”。出版《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与天王殿精细测绘报告》等专著18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一款游戏,带火了中国古建筑,但是古代建筑的精髓究竟何在,你了解吗?

12月17日晚7点,人文清华讲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所所长刘畅带来千挑万选的四大名筑,带我们管中窥豹,了解中国古建筑及其中蕴涵的超凡智慧。

读懂名筑-读懂古建-读懂中国,从《营造千年——中国古建四大名筑》开始。

故宫边上长大的孩子

北京宣仁庙里有座钟鼓楼,楼顶高高的,没什么光,里面堆积了很多没人用的老东西。小刘畅看着墙上的几幅彩画,打了个冷颤,觉得阴森森的,今天又因为淘气被罚站了。

刘畅,北京长大,上的幼儿园就在故宫东华门外的宣仁庙里。占据着绝佳的地理优势,幼儿园的老师隔三差五就会带着孩子们逛故宫。对很多人来说,故宫可能是一个庄严而神秘的地方,但对小刘畅来说,它是一个可以摔跟头、打盹的地方,每回去都要在宫墙上蹭一身难洗的红回家。

但刘畅与建筑的缘分却并非起于故宫:“有两个诱惑,一是被我父亲引导,他觉得做一个建筑师可以独立思考;二是对建筑学的认知,觉得可以在别人准备考数学的时候,背着画夹子去写生,挺美。”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刚入学清华的时候,刘畅和各院系的新生搬着小凳子坐在主楼前的广场集中开会,一群建筑学高年级学生趁校长讲话,从主楼九楼垂下一个竖幅,写着“建筑学万岁”。刘畅觉得自己简直来到了天堂,“大家可以打破好多固有的拘谨定式,去迎接一个很漂亮的、你根本不知道的、不了解的未来”。但很快,刘畅就被打入“地狱”:“不管你是不是真正地对艺术有很高的驾驭能力,老师都会要求把你自己的想法变成一张图拿出来,那对我来说,不是很愉快的记忆。”

站在天堂和地狱中间,刘畅只有一个想法——我不想再创作新房子了。于是,刘畅走上了古建路:“唤醒对旧建筑价值的认识,是我唯一想干的。”

看见建筑背后的生命

“楼先生,我能去故宫工作吗?”

1992年,一个留着长发,桀骜不驯的毕业生,拨通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楼庆西教授的电话,他想去故宫工作,楼先生听后爽快地答应了,随即致电故宫博物院的领导,推荐了刘畅。一番评估后,故宫同意接收这个年轻的应届毕业生。就这样,刘畅成为了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的设计师。

入职故宫后,刘畅幸运地赶上了故宫有史以来最大的测绘项目。古建部被分成好几个组,负责测绘故宫里八千六百多间房子。在这些历经风雨洗礼的木结构上,刘畅发现过匠人弹的墨线,也见过测绘前辈们用白粉笔写的字。透过这些细枝末节,刘畅看见了建筑背后的生命,这些发现促使他在后来的研究生涯中对古代匠人群体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与情感。

在故宫,日子是缓慢且有趣的。紫禁城的护城河像一圈隐形结界,隔开了现代和古代。日复一日浸泡在故宫里的刘畅,常有跌入错位时空,站在历史里和前人与建筑对话的感觉:“96年或97年,一场大雪过后,我自己跑到太和门前面,整片雪地上只有我自己的脚印,我觉得好像一下子拥有了故宫一样,皇上可能也没有这样踩脚印。等着太和门开门,踩到太和殿前。感触特别深,有点要掉眼泪的感觉。这也和一直沉浸在古建筑和建筑史当中是有关系的。”

回忆起那段岁月,刘畅用了四个字来形容——相当开心。“白天爬房钻屋架,今天看到点这个,明天看到点那个,挺好玩;晚上回家画画图,假装努力地写写文字,要不然写点论文。我父母亲都还算精于此道,但我发现自己表达不行,语文也不好,写着写着也就当写笔记一样的。后来老了,有时候也翻一翻,嘲笑一下当时的自己。那会的心情是,没什么别的事,就很高兴。”

但刘畅的母亲生前始终希望他能接受更系统的学术训练,参加工作六年后,刘畅选择回到清华读研,深入研究建筑史。刘畅的博士研究聚焦清代宫廷装修设计,关注“术语规范”在古代建筑中的作用。他发现,这些看似枯燥的术语,不仅是技术语言,更是文化和工艺的承载,反映了设计理念的传承与发展。

刘畅常把建筑比作“观察历史的小窗口”。透过这些建筑,他能看到那个时代匠人的技艺、智慧和文化追求,以及隐藏其中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这些发现让他更加坚定地认为,古建筑的保护不仅是对物质形态的维护,更是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传承。

成为古建“医生”

虽然已经不再是故宫博物院的设计师,但刘畅和故宫的缘分并没有就此中断。千禧年的某一天,刘畅如常回到故宫,听到老师们说故宫要来“洋人”了,缺个专业翻译。刘畅心中一阵欣喜,觉得自己或许还能发挥作用,当即毛遂自荐。后来刘畅才知道,来的人是WMF(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的,要在故宫寻找保护项目。最终,他们选了刘畅原先测绘过的地方——乾隆花园倦勤斋作为保护项目合作的开始。

在刘畅看来,倦勤斋是一个极有研究和保护价值的地方:“故宫经历了那么多次历史大劫难,庆幸的是倦勤斋没有受到大破坏。我觉得倦勤斋是真正能够证明故宫宫殿室内装饰之精美的地方,也是故宫可以跟世界任何文化匹敌的最有代表性的证据。”

2003年,博士毕业的刘畅正式加入故宫-WMF乾隆花园研究性保护项目。“最开始我负责吸倦勤斋吊顶里的尘、清洗柱础,还有一些加固工作。后来慢慢具体到开始上手写报告,然后成为半个监工。”2010年,刘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版著作《乾隆遗珍:故宫博物院宁寿宫花园历史研究与文物保护规划》。这个保护项目前后持续了二十余年,随着自己的学生逐渐成长,刘畅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倦勤斋

在故宫建筑遗产保护历史上,乾隆花园研究性保护项目可以称为里程碑式的案例,它是故宫博物院全面系统接触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操的起点,集国内外优秀技术团队之合力,脱离了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重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历时二十余年,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建筑遗产系统保护的运行机制。

刘畅表示:“真正让我领略到建筑文物保护这个专业完整性的是乾隆花园保护项目。该项目引进了WMF、美国史密森机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美国温特图尔博物馆等单位最高水平的保护师和科学家,从这个项目中我看到了什么是建筑遗产保护,看到了中外保护行业的异同。”

说来意外,受学医的母亲影响,刘畅小时候的职业梦想其实是当医生:“我小时候就喜欢解剖,解剖小白鼠什么生物我都挺拿手,把它们心脏泡在生理盐水里。我就特别好奇世界上的一切物质是怎么运行的。”这种对世界本质的求知欲贯穿了他的一生,而这种兴趣,后来在古建研究中找到了新的承载。

浸淫乾隆花园研究性保护项目二十余年,刘畅对古建保护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将这个行当比作医学,建筑师是医生,而古建筑是患者,建筑师需要为古建筑诊断和开方子,修复它们的生命,而非简单的重建。

2023年,刘畅参与全国重点研发项目“应县木塔结构稳定性评估与保护研究”课题一“应县木塔本体信息采集、挖掘与数据模型建构”、领衔负责课题二“木塔榫卯节点、斗栱及铺作层连接界面耦合性能研究”。在刘畅眼中,应县木塔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身患各种骨科疾病,“我希望它躺下来,该换关节换关节,该怎么样怎么样,我想给它治病,但首先得盖病床、病房和医院。”

他认为,当前最急切的任务是设置一个健全的文物医疗体系,“不是培养开刀的大夫,不是只用新材料,像制药厂一样的培养,而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体系,整合所有技术力量来实现我们对整个文物界技术的一个检验。”

“这是行业的使命。”

自2010年起,刘畅负责故宫-WMF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咨询项目,开展面向故宫和文物保护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对科学流程的探索,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六期课程。同年,他负责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项目中的子课题——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与天王殿精细测绘,并负责指南针门户网站古代建筑发明创造网站专题脚本编制横向课题。他倡导建立开放的知识库,整合扫描数据、文献资料与工匠技艺,为未来研究提供平台。

之所以有以上举措,是因为刘畅始终认为保护不仅是“物”的保存,更是文化与技艺的传承与重生;建筑研究不仅是技术探讨,更是透过建筑看到时代的面貌。“只有知道我们是谁,才能谈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屠龙术与雕虫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有一门课叫《中国古典建筑法式制度》,这门课最早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开授,传到刘畅授课时已是第四代。刘畅形容课程是“屠龙术的基本功”,这种技能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通常“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但如果着眼于纯粹的学术兴趣和文物保护,它却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刘畅(前排左四)和他的学生们

刘畅根据自己在《中国古典建筑法式制度》的授课内容写了一本书,名为《雕虫故事》。他坦言:“写那本书的时候觉得,讲屠龙术无非是照本宣科,我能理解的深度仅仅是雕个虫子而已。我只会雕虫,不会屠龙。当时写得特别轻松愉快,我想读者一定是笑着读的,会体会到我的快乐。”

在刘畅身上,你能看到一个学者的专注、顽童的纯真,还有玻璃珠般的通透。

深秋的北京,刘畅用筷子向大家演示如何搭出一座编木拱桥,其中一步是用小刀在筷子上削出卡槽,增加摩擦力。

有人问,雕虫和屠龙的结合点在哪?

他说,拿个小刀能玩。

原标题:《古建筑专家刘畅:对世界始终好奇的顽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