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把杰出女性称“先生”,到底是不是一种尊重?
原创 赛艇队长 循迹晓讲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近年来社会上经常会围绕“女性能不能叫先生”这一话题引发争论,有人说过去就管德高望重的妇女叫先生了,没什么问题,还有说现在的“先生”已经成为男性的专属代名词,如果把出类拔萃的女性叫“先生”,本质上是一种父权思维的体现,是对妇女的不尊重。
◇ 图为叶嘉莹逝世后的新闻中称其为“先生”
◇ 图为部分网友对叶女士冠以“先生”的争议
其实,说起来“先生”这个词可谓自古以来,古代女性也可以叫先生,千百年来这个词的含义也是经过多重演变,今天就来聊聊女性称先生的话题。
“先生”两字最早出现于《诗经》中,“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是描述周人祖先后稷出生的情况,后稷的母亲怀胎满十个月后,头胎孩子顺利生产。古代汉语最早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后来才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这里的“先生”不是一个词,指“先出生”的意思。
◇ 图为明代《孔子讲学》
因为这层含义,在后来的汉语言中先生就有了长辈的含义,《论语》记载孔子和弟子讨论怎么孝顺父母,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大概意思就是:(当子女晚辈的要尽到孝),对父母总是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了事情,儿女(晚辈)替父母(长辈)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长辈)来享用,这样不算是真正的孝。此后“先生”一词更多作为尊称出现,比如孟子和墨子论道时就以先生互相称呼。到后来先生的称呼出现泛化,文人墨客甚至可以自称先生,像陶渊明就自称“五柳先生”。
◇ 图为元代《画渊明归去来辞图》
既然是尊称,就意味着只要德高望重的人就都能被称为先生,其中也包括女性,中唐时期有位才女叫宋若昭,被皇帝招入宫中担任习艺馆内教,教授后妃和诸位皇子学习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历经唐宪宗、穆宗、敬宗三朝,皇帝都恭敬的称她为先生,其他后妃和诸王更要对她行拜师礼。
除了尊称外,唐宋时期道教进一步发展,道士做到一定层次也能得到“先生”封号,其中也包括道姑尤其是,宋朝皇家崇道,宗室和勋贵也都愿意跟着崇道。把得到朝廷赐的道号,看成是一种恩泽荣耀。
◇ 图为宋徽宗赵佶
北宋初年名臣曹利用的孙女曹道冲晚年就选择出家修道,后来宋徽宗晋封她为“道真仁静先生”。到南宋时期第一位权相秦桧病死,他的妻子王氏就被宋高宗授予了“冲真先生”的封号,由于秦桧在朝堂上一手遮天,底下官员早就苦秦久矣,现在好不容易把他熬死,还加封他的夫人,很显然这是要继续重用秦桧一党。于是部分反对秦桧的官员纷纷上书,请求皇帝撤销这份封赏,尤其是秘书郎王佐毫不客气地说:“妇人安得此名?”,那意思是这种封号是应该给道姑的,现在给一个寡妇算什么事?
◇ 图为宋高宗赵构
不过宋高宗有他自己的考量,此时秦桧虽然死了,但秦桧的党羽还在,秦桧的儿子秦熺也在,如果这时候贸然对秦桧一党进行清洗,保不齐会闹出什么乱子。于是宋高宗先是对秦桧的去世极尽哀荣,赐谥号“忠献”,再给他夫人“先生”的赐号,等于告诉秦桧一党坚持总路线不动摇,另一边皇上让秦熺致仕退休,秦家人彻底淡出政治舞台。很显然王佐没有看明白宋高宗的这一手好算盘,格局小了。
等到绍兴三十一年轮到秦桧的夫人王氏死了,朝廷局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原来秦桧一党已经被整顿的差不多了。王氏刚死的时候,朝廷准备改赠“希妙先生”,这一次又是引来朝堂上的热议,刚刚在采石之战大破金军的虞允文就说这么做不合礼法,理由大致和几年前王佐说的差不太多,不一样的是朝廷已经不再有那么多顾虑,再加上虞允文破敌有功,正是该重视嘉奖的时候,于是收回了王氏的赐号。
◇ 图为今人绘制《瓦子说书》
随着时间推移,先生这个词被进一步滥用,几乎是三教九流都能用“先生”做后缀,比如风水先生,说书先生等等,在晚清的上海一带出现了一群女说书人也叫女先生,她们讲的故事不见得多吸引人,主要是浓妆艳抹风情万种吸引顾客的打赏,要是榜一大哥愿意多花点银子就能和女先生同住一间房,到时候女先生给说点不让播的三俗荤段子,算是女先生给榜一大哥的专属福利了。在这群人的影响下“先生”几乎成了一句骂人话,再也不是什么尊称。
等到“先生”重新被赋予尊称含义也是在清末时期,随着洋人进入中国“Mr”一词被翻译成先生,使其再次成为敬语。同时在洋人的称呼中,无论首相、总统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叫先生,具有平等意味,由此也更受进步人士的青睐。
◇ 图为1911年11月,孙中山、胡汉民等人在上海沪宁车站乘专列前往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国家政体从“君国”向“民国”跃进,称谓革命也被纳入新政权关注的重心。“老爷”“大人”等显示出尊卑等级的称呼自然要被政府所抛弃,因此孙中山就任之初就立即颁布了一条临时大总统令,在法令中,孙中山要求革除前清官厅中的“大人”“老爷”等称谓,以“先生”和“君”两种称谓取而代之。
而当袁世凯当政之际,曾短暂恢复清代官场称谓,禁止互称“先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先生”和“共和”深度绑定,社会上甚至有“共和先生”和“专制老爷”的戏称。这是民初国人在“先生”概念上赋予了政治平等的时代含义。在新文化运动发起后,社会上出现了性别平等的政治风潮,不同性别在称谓层面的统一,被视作性别平等的关键标志,这样一来,人们将女性称“先生”赋予了男女平权和女性独立的时代含义。
◇ 图为1924年5月8日,为泰戈尔祝寿节目,林徽因扮演了泰戈尔的剧作《齐德拉》中的齐德拉公主。1925年9月20日,这张照片被上海《图画时报》出版,林徽因成为头版的封面女郎
于是我们就能看到民国一系列的杰出女性都曾被称为先生。与女先生差不多同时出现的还有女公子,这是民国时期对别人家女儿的尊称,比如林徽因1924年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申报》登出的一张画像,下面简介就写着“前司法总长林长民之女公子”。
可以说在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里,“先生”一词都是在表达敬意,不分男女,只是到今天先生逐渐变成了男性日常称呼,既然如此这个词语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敬意,也就没必要非得给女性用上这个称呼了。当然了,称呼杰出女性为“先生”的问题可以讨论,但是为了这个问题在互联网上搞性别对立,呼呼打拳的人,多少有点魔怔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