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共识到行动,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中国战塑的绿色密码》

2024-12-11 09: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2024年11月25日,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INC-5)开幕,来自全球178个成员国的1400余名谈判代表,以及来自政府间组织、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媒体的2300余名代表齐聚韩国釜山,为完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条约”而进行磋商和谈判。

面对全球塑料污染这一严峻挑战,各利益攸关方能否抓住这一重要契机,突破纷争达成一致,最终完成制定旨在终结塑料污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这将对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路径和走向起到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

值此之际,由浙江科技大学、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撰写,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4年11月正式出版的《中国战塑的绿色密码》一书,带给读者关于认识塑料知识、了解塑料问题、应对塑料污染的一系列系统思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全球已经产生的70亿吨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10%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微塑料的概念自2004年被首次后,让人们从微观层面认识到塑料问题的无孔不入。

面对如此严峻且危急的塑料污染形势,人类应该如何弥合分歧,积极应对?

循着《中国战塑的绿色密码》书中的脉络,我们可以了解塑料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

塑料的产生源于我们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源于寻找象牙的替代品,源于科学发明。塑料这种材料有诸多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可降解。在这个问题没有被解决之前,资本之手助推了“塑料热”,于是“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大地、高山、海洋……都有它的身影,还有“隐形”的微塑料。生物不可避免地与它有“百般纠葛”。当然,我们也不例外。科学家发现,微塑料具有肠道毒性、肺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等。

跟随着书中的起承转合,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战塑政策的嬗递之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提出“白色污染”的概念,于2007年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再到2020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升级版“限塑令”)等,在塑料污染治理问题上一直展现出责任与担当。但由于塑料生产量、使用量巨大,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塑料污染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突破的顽疾之一。

沿着阅读的阶梯拾阶而上,可以让您探赜科技在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家探索用生物的、化学的、经济社会的方法,或开发新型塑料材料,或寻求降解塑料的技术,或加强回收利用等,从而减少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如天然纤维素、淀粉等都可能是替代塑料的材料,“吃”塑料的黄粉虫、大阪堺菌,等等。

借着书籍的火光继续前行,可以让您在许多的战塑故事的启发和引领下打开一扇新的大门,看到另一个彼岸的五彩斑斓。比如民间组织与外卖平台的“绿色消费权益”之争,“人民战塑”如何点燃星星之火,“美丽公约”关于“擦亮天路“的艰难与收获,“蓝色循环”项目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等等。

附购买链接:当当: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814329.html

值此INC-5召开之际,《中国战塑的绿色密码》与读者见面,仿佛是冥冥之中的邂逅,又是应对塑料污染的中国共识与行动的有力呼应。希望这本小书能让您对塑料及其污染与治理有更多的了解,能有所行动,从身边小小的“减塑”“捡塑”开始。唯有解开每个人的绿色密码,才能走出环境污染的“公地悲剧”和治理行动的“囚徒困境”,走向更加美好的绿色未来。

终结塑料污染,为美好未来而战,你准备好了么?

整理/Cherry

审/Tammy

排版/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