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中国经济有两个不同寻常之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底线思维 ,作者斯蒂格利茨
底线思维.
观察者网时评专栏
2024年12月2日至4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围绕特朗普上台这个关键事件,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仅代表作者观点。
【整理/观察者网 郑乐欢】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会议,我想就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前景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随着特朗普的上台,世界经济将会面临非常困难的一段时期,并走上一条非常颠簸的道路。我想花几分钟时间来具体描述一下这条所谓的“崎岖之路”。
对中国而言,二战后基于规则所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和秩序相当重要,这一规则体系同时也对全球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一美国主导创立的国际制度,如今却受到了挑战——被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时候打破和违背。尽管之后拜登上任,但他也没有降低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不仅如此,他提出的产业政策和绿色政策都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
即使是在特朗普再次当选之前,全球基于规则所构建的国际体系已经受到了破坏和挑战,现在更是如此。各个国家都开始筑起关税壁垒,这是对全球供应链的巨大威胁,必然会抑制全球的经济增长。
当然,还有其他的力量也在导致全球经济放缓,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联储很可能会缩紧利率。美国一开始提高利率,后来又降低利率,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通货膨胀在下降,而关税会进一步导致通货膨胀。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限制移民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因为这会引起工资上涨,最后就会演变成价格通胀。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提出了很多减税政策,但都没有资金支持,现在很多人都预计美国债务还会再增加7万亿美元。
以上这些都可能导致美联储再次提高利率,那么其他国家不想汇率贬值的话,就要跟着提高利率,如此一来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美国能度过风暴,是因为在赤字中大幅减税,但欧洲或者其他地方就不是这样了。
在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中,很多企业都在面临债务危机,对他们来说,提高利率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从短期来说,我对于全球经济结果的看法比较悲观。
最近几十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国就一直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但现在的增长速度已经趋缓。
我比较担心的是西方经济的长期停滞,再加上总需求的疲软就会导致更大的贫富差距和债务上升,使得政府治理成本不断增加。现在,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段痛苦的时期,甚至说是更糟糕的经济增长时期。
接下来我简要讲一下中国,很多人都在讨论中国现在的情况,我想聚焦一些中国一直在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制造业经济转向需求驱动的服务创新型经济和知识经济,这是中国的一个重大转变。很多其他国家也正在经历这种转型,并且也认识到了转型的困难。中国已经快速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制造业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这样的巨大成功的确值得恭贺。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也必须要展望和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今天我们进入了数字化、服务创新和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同时还面临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和人口结构的转型。除此之外,中国还面临着新的全球保护主义的挑战,这使得转型变得很紧迫。
接下来我想讲一下应对长期挑战的关键方式。首先很高兴看到中国政府能够利用强刺激来应对现在总需求的疲软。资金短缺是所有经济都在面临的问题,资金需要服务很多的目的,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关注需求侧,还要增加总需求,确保年轻人有充分的就业,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某种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甚至比提高经济增长率还重要。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需求侧,同时还要关注供给侧,也就是结构性转型,我们要增加总需求所花的资金,从而加速结构性转型。
中国经济有两个方面特别不同寻常。第一,在劳动力收入占比低的同时,中国的消费占比也非常小。虽然这两个方面在过去十年中都有所增加,但是按照国际标准来说,仍然是非常低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劳动力收入占比,其中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设定加薪标准,同时让私营部门和国企也跟上步伐。
另一方面,增加劳动力收入占比就意味着要减少企业储蓄。在早期的发展中,如果我们想要提高企业的储蓄水平,就必须要进行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但是现在中国已经不在这样的经济发展阶段里了。所以在企业内增加劳动力收入,减少企业的储蓄,对于整体的经济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第二,相对于我以前一直说的欧洲也好,印度也好,中国经济还有一个不寻常的方面就是它的高储蓄率。
目前,中国的储蓄率仍然非常高,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保障仍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在提供基本公共产品方面,比如说教育和卫生方面。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结构转型的时候,国家需要增加教育医疗的支出,加强社会保障。因为短期而言,以上这些总需求都会增加,需求上升才会推动经济长期保持强劲。
你可能会问,那么这些资金从哪里来?部分是通过减少基础设施投资省出来的,因为现在基础设施的边际回报已经变成负数了;还有就是通过增加政府的收入,也就是税收。税收形式的多样化实际上对经济是有好处的,比如说对环境的纠正性收税、房产税、资本利得税还有金融交易税等。这些税收既可以给政府带来大量收入,实现社会目标,比如推动贫富均等,同时又能够提供资金来推动经济的结构性转型。
我认为,结构转型需要做的一部分事情就是在财政模型上进行调整,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转变为与省政府分享收入,并且增加新的收入来源,比如说房地产税。
最后总结一下来讲,我们正处于革新的时代,福山曾经写了一本很有影响力的书,里面讲到柏林墙的倒塌与历史的终结。而今天,我们正在见证化石燃料经济的终结,我们见证了战后的时代,全球化的时代。在这个新的世界中,要取得成功,就需要认识到现在出现了巨大的变革,然后我们要根据变革来进行调整适应。要了解它背后的力量是什么?是什么使得经济体取得成功?又是什么使得经济体里的个人取得成功?好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几个发言人已经强调了——改革永不停歇。在今天上午大家都在强调一定要开放,然而开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市场开放,还有思想的开放。
我非常高兴可以参加这次会议,感谢邀请,谢谢!
来源|底线思维
原标题:《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中国经济有两个不同寻常之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