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末约吗,栖霞山枫叶红透了
金陵城畔,丹红绽放
那是栖霞山令人心醉的红妆
今天,一同走进
新金陵四十八景之“栖霞丹枫”
在枫叶的海洋中
寻觅那些被岁月雕琢的故事
感受栖霞山独有的
自然之美与历史韵味
栖霞山始于六朝,兴于明清,因“山中多草药可以摄生”,所以古称“摄山”,中峰如凤凰展翅,故名“凤翔”,东峰似苍龙戏水,俗称“龙山”,西峰若卧虎拜月,名曰“虎山”。三峰两涧,连绵起伏,风光优美,尤以枫叶著称天下。
自明代起,登栖霞山赏红叶已成为一种风尚,如今是我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清·陈作仪《金陵四十八景》之摄山。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栖霞山寓意“栖居于云霞山壑之间”,“栖”字有停留之意,而满山红叶层层叠叠,仿佛是漂浮的红霞随着山峦起伏而栖息停留,云蒸霞蔚,蔚为壮观。
“似酡似醉佳人色,如火如荼夕照天。”栖霞山树龄两百年以上的古枫树有4000余株,鸡爪槭、红枫、三角枫、黄连木等红叶树,共有15万株之多。近年来,还引进了珍贵的葡萄枫,是江苏孤本,“栖霞丹枫”之景着实是名不虚传!
从古至今
栖霞山吸引了不少文人名士前来
留下了不朽之作和说不尽的故事
01
说起宣传栖霞山贡献最大的帝王级“形象大使”,乾隆皇帝无疑独占鳌头。尽览天下名山的弘历,对栖霞山的第一印象是“所欣初遇”,可谓是一见钟情,赞其为“第一金陵明秀山”,并御封了“栖霞十景”。他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此山,踏遍栖霞山的林壑溪泉、亭台楼阁,共题诗约120篇,书写楹联、匾额50余幅,创下他放歌金陵的“高产纪录”。
清·爱新觉罗·弘历 《游栖霞山》。图源:南京市栖霞区委、区政府编《第一金陵明秀山》
踏入栖霞山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乾隆帝赐名“彩虹明镜”的湖。相传,乾隆南巡时,见此处湖水清澈如镜,一旁的九曲桥如彩虹般蜿蜒,龙颜大悦当即赐名,“彩虹明镜”的雅称就这么流传开了。静坐亭中,看丹枫染红秋山,湖光山色倒映水中,如梦如幻。
沿蜿蜒山道缓步而上,便来到了一片清幽之地,散落在脚下的柱础和刻有精致花纹的砖石,默默诉说着此地就是“乾隆行宫”之所在。
据《摄山志》记载:“栖霞行宫在中峰之左,与东峰相连。秀石磋峨,茂林蒙密。”
行宫建筑从整体上仿造皇帝的正宫布局,采用“前朝后寝”的建筑格局,有殿堂馆舍千余间,历时六年建造而成,是乾隆南巡行宫中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宏大的一座。
清·《南巡盛典》乾隆行宫图。图源:南京市栖霞区委、区政府编《第一金陵明秀山》
如今,春雨山房、太古堂、武夷一曲精庐等“栖霞十景”遗址,在漫山遍野的枫叶林中若隐若现,风过处,红叶铺成诗行,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清香。
行宫不远处的路边,有一块灰色山石也有着神奇的故事。传说,乾隆在这散步时,将御用宝剑青锋剑挂在岩壁上小憩,醒来后却发现宝剑已无踪影,但岩石上却留下了一道剑形黑影,乾隆转嗔为喜,遂赐名该石为“青锋剑”。
其实这是一个独特的地质景观,栖霞山还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这里的燧石结核较多、颜色偏黑,又恰巧形成了剑的形状,才引发了后人无限的遐想。这别具一格的奇石异景与片片红叶相互交织,散发出别样的自然韵味。
02
乾隆皇帝的足迹虽踏遍栖霞山,但他却不是最早来的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第一个从栖霞山走过的帝王当为秦始皇。
《史记》云:“始皇三十七年,东巡会稽,还过吴,从江乘(今栖霞山一带)渡。并海上,北至琅邪。”
遥想当年,矗立长江边的栖霞山迎来了“千古一帝”,今日的凤翔峰前就建有“始皇临江”之景。站在此处,凭栏远眺,滔滔江水与如火枫叶交相辉映,水天一色尽收眼底。
03
美景总少不了佳人,栖霞山的桃花涧也不例外,而李香君,就是这位佳人。
孔尚任名剧《桃花扇》的故事众人皆知,这里的桃花扇亭就取名于此,并建在了当年李香君出家的葆真庵遗址上。
“放目苍崖万丈,拂头红树千枝。”湖岸边的枫叶,红得热烈,似是剧中人物炙热的情感,又好像在等候一代佳人归来,也向游人传递着那“桃花扇底送南朝”的千古幽情。
04
若爬山累了,那陆羽茶庄便是歇脚品茶的绝佳去处。“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唐代大历年间,着手写《茶经》的陆羽听说金陵一带的茶品和泉水极好,便来到了栖霞山,汲取山中白乳泉的泉水采茶试茶,留下一段佳话。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登上陆羽茶庄,栖霞山的美景与金陵城的轮廓一览无余。此时,品一壶南京特产明前雨花茶,欣赏着漫山遍野灿若云霞的红枫,仿佛时光都变得温柔而悠长。
栖霞山的赏枫景点众多,还有霜红苑、红叶谷、枫林湖等令人陶醉之地。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的红枫竞相开放,有的深红似血,有的浅红如霞,漫步其中,脚下厚厚的落叶,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音符在耳边回荡。
栖霞胜境,丹枫如火
在登高赏枫中
品味历史的醇厚
感受人文的气息
领略南京城的风华与绚烂
内容来源 | 博物南京
原标题:《周末约吗,栖霞山枫叶红透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