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是一场两岸青年的“双向奔赴”
“两岸青年手牵手、心连心,让我们看到了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希望,也让我们对两岸的未来充满信心。”
12月6日,前一天刚访台归来的大陆高校师生访问团在清华大学召开总结交流会。回味九天八夜的台湾之行,访问团团长、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邱勇院士用“难忘之旅、希望之旅”来形容,引发师生们的强烈共鸣。
11月27日至12月5日,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7所高校的40名师生组成的大陆高校师生访问团走进台湾,近距离感受宝岛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是对马英九先生4月率台湾青年学生前来大陆高校交流的回访。在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中,两岸青年相互激荡关于梦想与奋斗的思考,续写了一段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的青春佳话。
谈起此行的满满收获,访问团成员们激动难抑。感动、情谊、思考和希冀成为交流会现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我们与台湾同学的交流说不完、道不尽,每个人微信都加了很多新朋友。”会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生李广普、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王楚笛、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生陈云龙、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博士生王耀千、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徐一凡、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陈亦立和浙江大学教师王婷婷先后发言,大家热切期盼两岸青年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增进彼此了解与相互友谊,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邱勇总结讲话(李派 摄)
邱勇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行切身感受到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充分领略到宝岛台湾的独特魅力,有力促进了两岸青年交流和文化交流。两岸同胞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结,两岸青年在交流中展现出的自信、活泼、谦逊和友善,让彼此之间产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清华大学在此次访问中也与台湾多所高校就深化合作达成共识。未来,学校将进一步促进两岸教育深度合作,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搭建更多平台,推动两岸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引领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心走近了,海峡就是咫尺。刚刚过去的九天八夜,两岸年轻人跨越海峡,双向奔赴,美好的青春之约为“两岸一家亲”写下生动注脚。
11月27日,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出发前合影。(李派 摄)
如沐春风:在相识相知中唱响青春之歌
大陆师生抵台当日,台湾北部一扫连日阴雨,阳光明媚。他们刚下飞机就感受到台湾民众的热情,如沐春风。“欢迎来台湾”在每个参访交流场合不断响起,大陆师生热烈回应,如家人般熟络。
11月27日,访问团一行抵达台湾桃园机场。(新华社记者 陈君 摄)
年轻人之间契合之快可能只要一首歌时间。拿出手机和车上话筒,接驳各参访点的大巴成了两岸青年的“流动歌房”,大家迅速开启“两岸金曲联唱模式”。《我爱你中国》《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漂洋过海来看你》……深情的旋律串起年轻的心灵,欢歌笑语一路播撒在宝岛城乡山水间。
“音乐是最好的沟通桥梁。”清华大学学生李泽森用心爱的小提琴演奏经典曲目《梁祝》,致赠主办方和两岸师生。他说,两岸同学以乐交友,心贴得更近了。
在台中市洲际棒球场,大陆学生在台湾球员带领下学习挥棒击球,体验宝岛棒球文化。复旦大学学生宋思瑶第一次尝试这项深受台湾同胞喜爱的运动,希望未来以棒球交流认识更多台湾青年朋友。
球场上,两岸青年或模拟跑垒追逐嬉戏,或自由组合摆造型合影,在夕阳余晖中定格金色的青春记忆。
每场活动,总有台湾民众顶着艳阳提前等候,一站几小时。人群拥挤时,全程陪同的台湾同学总会举起手臂护住大陆同学,提醒“小心磕碰”,眼神交会处是默契与信任。
有台湾时事观察员指出,两岸关系的未来系于青年的互动与理解,创造共同的情感基础。访问团中的奥运金牌选手马龙和杨倩是体育界的典范,能通过体育交流带来鼓舞人心的故事。
在文化大学,马龙与台湾乒乓球好手蒋澎龙上演精彩“双龙会”。背后发球、对拉扣球、场外接球……默契表演让台下师生连声叫好,直呼“没看够”。
马龙接受采访时说,一下飞机就感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情和关心,“确实超乎我的想象”。他和很多台湾球员是好朋友,非常开心有机会来台参观、学习、交流,也欢迎台湾师生到访北京体育大学。
11月28日,访问团前往政治大学交流。
政治大学一名同学身着亮眼的“中国红”T恤等到了马龙的亲笔签名。他说,喜欢马龙是因为“他很有我们中国人的气概,球艺人品俱佳”,希望两岸青年更多交流。马龙来台掀起“乒乓旋风”,让台湾球迷期待今后有更多大陆优秀运动员来台交流。
血脉相连:在文化交流中促进心灵契合
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写:“布谷鸟啼,两岸是一样的咕咕;木棉花开,两岸是一样的艳艳”,两岸同胞浑然天成的亲情深植于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与文化。
大陆高校师生先后走访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馆、台北孔庙、淡水沪尾炮台等历史文化古迹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宝岛赓续不断、生生不息。“在林安泰古厝,我们看到抓周、收涎等中国传统仪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里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清华大学学生彭弋航说。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大陆师生参观了毛公鼎、定窑白瓷婴儿枕等珍贵文物。两岸青年在一件件“宝贝”前驻足凝思、轻声交流,感叹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怀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珍视与热爱。
11月30日,访问团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华社记者 陈君 摄)
“这些都是让我们非常自豪的文物。”北京大学学生曹艺博说,看到在书本中见过的翠玉白菜、《清明上河图》很激动。他认为,两岸故宫博物院各具特色,馆藏都弥足珍贵,“北京故宫的雪景也是一绝”,欢迎台湾青年多到大陆参观交流。
在淡水沪尾炮台,大陆师生远眺海面,追忆百余年前台湾同胞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抗击外敌的英勇事迹。讲解员介绍,沪尾一带曾是清末中法战争重要战场。战后为加强海防,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于1886年主导建造沪尾等新式炮台,其手书“北门锁钥”石碑仍深嵌要塞门额之上。
在台北孔庙,导览员告诉大陆师生,主建筑大成殿前的条石多来自闽南,是当年往来闽台商船的压舱石。巨石虽然无言,却深刻记录了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共同坚守与传承。
其乐融融:在交流合作中共创美好未来
12月3日,访问团在台湾大学交流,图为邱勇致辞。
在台期间,大陆师生前往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及台北中山女子高中交流,围绕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等深入交流,就拓展深化合作达成共识。
“大家在学业生活、兴趣爱好、未来发展等方面有很多共同话题,每次交流让人欲罢不能,只恨时间匆匆。”清华大学学生李广普说,每到一所学校,两岸同学都热烈讨论,互留联系方式。
台湾同学的热情阳光与宝岛校园的人文氛围,让北京大学学生方周诺亚印象深刻。一位全程陪同的台湾同学7月在北京参访时曾与她留下合影,让她感慨“有缘人总会相见”。“特别感谢接待我们的台湾朋友,使我感受到满满的热情和善意。”她说。
12月2日,访问团在长庚大学交流,图为邱勇(右)与长庚大学校长汤明哲(左)合影。
在长庚大学,主办方把台湾夜市的气球射击游戏改造为交流活动现场的射击表演和友谊赛,两岸学生在杨倩、马龙带领下进行比赛,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说:“台湾同学和大陆同学其乐融融,多开心,两岸交流不就应该是这样子吗?”
日月潭是大陆师生心心念念的宝岛景观。薄雾萦绕,远处层峦叠嶂,湖面波光粼粼……小学课文中的描述具象成眼前实景。浙江大学学生梅龙飞说,微风吹来湖水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满足了我们对日月潭所有的期待”。
此次大陆师生访台受到两岸同胞高度关注,众多媒体持续报道,“让两岸交流形成善意循环”的呼声产生强烈共鸣。台湾《中国时报》刊发题为《陆生团广受欢迎 别再阻碍交流》的社论认为,两岸更多交流,能带来更多认识,减少误会,也更能发挥各自优势与长处,创造更多进步与成长。
相聚或许短暂,但情谊绵长。诚如邱勇所言:两岸交流合作不能少、不能断、不能停,只有筑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根基,才能共创两岸更加美好的未来。访问团诚邀台湾师生和各界人士到大陆访问交流,热切期盼与台湾新老朋友再相聚。两岸情水乳交融,同胞爱刻骨铭心,两岸青年的友谊之花必将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12月1日,访问团游览日月潭。
原标题:《这是一场两岸青年的“双向奔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