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孙康宜: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 纯粹大家
孙康宜
孙康宜作品系列
作者: [美] 孙康宜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2-07
文/韩晗
驰名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泰斗孙康宜老师今年八秩寿诞,这是一件令人何其喜悦的乐事。孙康宜老师是耶鲁大学荣休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暨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在学界德高望重,令人敬仰。学界能有这样的“女君子”(余秋雨先生语),这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事。借用金耀基先生的话,乃“有缘同斯世”也。
吾生也晚,2011年前后才与康宜老师相识。犹记得当时准备申请耶鲁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此事在当时还是新生事物),想拜康宜老师门下,遂贸然去信。依稀记得康宜老师告知我耶鲁大学似乎无此先例,遂将我的信转发给他的高足、美国卫斯理安大学的王敖兄,问他是否有可能?然王兄当时也刚入职,说也不知如何处理这类事宜,但我也因此认识了仗义执言的王敖兄。当时校方留给我们时间极短,联合培养博士之事最后虽未办成,但当时康宜老师的热情襄助,却使我非常感动,也藉此与她保持了多年的书信联系。
余英时书橱中摆放的《孙康宜文集》(左)
2018年,孙康宜伉俪与作者合影于台北(右)
2014年,我以合作研究博士后的身份,到美国北卡大学庙岭分校访学,曾自驾美国十六州访客会友,间隙赴两所学校讲学。记得抵达耶鲁时,已是初秋,纽黑文层林尽染,在山路上一眼望去极其辽远且舒心。出发之前我已经给康宜老师写了信,表示要登门拜访。几分钟后就收到回信,并告知在木桥镇的府上地址,我们立刻驱车前往,抵达时发现她已经站在门口等待我们到来。
康宜老师的别墅在郊区,是一栋独栋的美式别墅,周围没有什么邻居,亦无商场街道。我等栖身于水泥森林里的“亭子间”久矣,看到这样“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环境,着实心生羡慕,感慨确实是做学问的佳处。此别墅唯有康宜老师伉俪居住在此,这时我才第一次见到了康宜老师的先生张钦次教授。钦次教授睿智而又和蔼,乃是美国著名工程专家,系纽约地铁7号线延伸段的总工程师,早年他在台湾中原大学读本科时,曾设计校园内钟塔,并使用至今,成为中大校内的标志性建筑。
那日初次见面,现在回想起来极有趣味,也印证了我之前听闻钦次老师在外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总工程师,在家则是一位极其周到细致的“新好男人”这一传言非虚。当时正是周末,康宜老师提议请我们到外面用餐,钦次老师笑问:“你说去哪里吃?” 康宜老师说哪里都可以,钦次老师哈哈大笑,“这是周末,这么晚了,哪里会有营业的餐厅?”尽管十年过去了,但我仍记得康宜老师当时的表情,她无奈地双手一摊,“那你说怎么办?” 钦次老师徐徐站起身,打开身后的电冰箱,指着冰箱里的“库存”说:“我早准备好了,在家里吃。”
2015年,孙康宜(左)和作者在“潜学斋”
后来我和康宜老师的几位高足成为朋友之后才知道,康宜老师极少留学生在家中用餐,如我这样初次见面的“网友”,听起来更像天方夜谭。一位老兄多年后惊讶地对我说:“你胆子太大了,敢在孙老师家里吃饭!” 当然我们当时也受宠若惊,内子张萱赶紧主动帮厨,钦次老师向我们介绍家中厨房一些设备的用法,而康宜老师则带我参观她的书房“潜学斋”。
先前曾拜读过杨柏伟君编辑的《从北山楼到潜学斋》,这是康宜老师与施蛰存先生的通信集。“潜学斋”三字是康宜老师的父亲孙裕光老先生所写,老先生一生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颠沛流离,早年负笈留日,在北京教书时曾参与过地下抗日,到台湾后又因同情台共党人而成为白色恐怖下的受难者。历经多年牢狱之灾后,在改革开放之初首访故乡天津,为天津高等教育签下了第一个中美大学交流协议。
孙老师、张萱(右)在王德威水墨山水作品前
顺便说一句,家国情怀是康宜老师两代人一以贯之的家风,康宜老师的弟弟孙观圻伯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归国创业的科学家,而康宜老师本人也是较早回大陆讲学的华人学者。2018年我整理《孙康宜文集》时,做了一辈子水电工程师的岳父忽然问我:“这位孙康宜教授是不是天津人?”我说是,他说四十年前他读“电大”时,曾听过康宜老师开设的讲座,因此记得这个名字。我推算那应是1979年来南京大学访学时发生的事情,康宜老师对国内学界影响之早且广,可见一斑。
“潜学斋”其实就是康宜老师别墅的地下室,宽阔到吓人,与别墅建筑面积相当,据说是钦次老师的杰作。他曾设计过纽约7号地铁跨海隧道,如此恢宏工程都不在话下,给自己别墅挖一个地下室当然是“毛毛雨”。地下室里摆满了康宜老师的藏书以及她日常工作的书桌。黄进兴院士说孙老师是“五张书桌”的学者,我以为然,但她更是一位有一间大书房的学者——不但面积巨大,而且学问视野也极其开阔,在海内外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旁涉文学批评、散文等多样学术生产,可以说独树一帜。
我何其有幸,与康宜老师在“潜学斋”对谈长达五六个小时。既谈到对海外汉学的看法,也谈到我们相熟的国内外学者,同时还谈到了我们这次访美的心得,甚至还谈到了她童年时“走出白色恐怖”的艰辛与不易。当然这次谈话最具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康宜老师委托我编辑《孙康宜文集》。
孙康宜、蔡登山和作者在台湾秀威编辑部(自左至右)
之所以会形成一个这样令人振奋的成果,是因为吾当我提到我协助吾师张隆溪先生主编的《张隆溪文集》已经出版时,康宜老师不禁眼前一亮并脱口而出:“张隆溪是我的弟弟!”我当时吓了一跳,隆溪师是成都人,如何成了康宜老师的弟弟?况且之前从未听闻隆溪师提及他的姐姐是孙康宜老师。这时康宜老师才向我解释,隆溪师刚来美国时,曾得康宜老师伉俪关照,再加上他与钦次老师都姓张,而且还有缘相貌相似,还一度被误认为是钦次老师的弟弟。这时我表示,如果康宜老师有需要,我也愿意为她编撰文集。康宜老师大为欣喜,“那我们就说定了”。
那日在康宜老师府上晚餐时,我谈及自己幼年时罹患心肌炎,死里逃生的往事。钦次老师端起红酒杯,郑重其事地接过我的话:“说明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你去做。” 我自八岁康复起,从未听到如此激励我的话语,多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类的俗话,如此使人激昂之语,可谓是充满“正能量”,令我至今难以忘怀,也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2014年我自美归国后,开始着手《孙康宜文集》的编辑工作,我不是古典文学出身,因此这项工作之于我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经历了四年的磨砺之后,在2018年夏天,五卷本《孙康宜文集》得以问世,康宜老师嘱我撰写该书“导言”,该文全文刊发于张西平先生主编的《国际汉学》杂志上。文集得到了余英时、白先勇、余秋雨、王德威等海内外名家的一致推荐,封面“孙康宜文集”五字是康宜老师的高足凌超兄的墨宝。出版社拟在台北举办此书的新书发布会。我有幸应邀前往,并与康宜老师伉俪再度见面。
独行的缪斯:自传、性别研究及其他(简体特装版)
作者: [美] 孙康宜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2-09
那次康宜老师能回台北参加新书发布会,很关键一个原因是因为要接受“中央研究院”颁发新科院士名衔,并应母校东海大学之邀,接受客座教授聘任。活动开始前的中午,由东海大学王茂骏教授设宴,席间由文学院长江丕贤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我有幸叨陪末座,旁边是李奭学与范铭如两位教授。文集编辑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台湾文学的问题,我不敢做主,社长宋政坤先生就请他在政治大学的同学范铭如教授定夺。康宜老师伉俪均出席了这次午宴,其场面之大,师友交流之亲,令我极其难忘。
新书发布会成功到我预料之外,如张晓风、黄进兴、王德威等著名学者、作家皆前来道贺。余秋雨先生因有要务不能前来,嘱我代致贺词,便有本文开头“女君子”之说。齐邦媛先生与余英时先生均年事已高,也未能前来,但都寄来了贺信。犹记得余英时先生临终前,客厅的转角书橱里仍整齐地摆放着《孙康宜文集》。
作者在《孙康宜文集》发布会上介绍编撰情况(左)
王德威在《孙康宜文集》发布会上致辞(右)
发布会开始前,出版社命我做简短发言,在我之前是王德威老师的致辞。我记得王老师的致辞中有一句话令我非常感动且记忆犹新:“海峡两岸之间当然要交流,孙老师是一位大陆出身,台湾长大,美国教书的中国学者,而她的文集又是一位年轻的大陆学者编辑的,这奇妙的缘分证明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不能断绝。”
诚然,《孙康宜文集》决不是我一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学界诸位师友共同努力的结晶,除了前文所述之范铭如教授与凌超兄之外,如郑毓瑜、胡晓真、梅家玲、王瑷玲等教授,都为这套文集的出版付出了许多心血。耶鲁大学也专门拨款资助,这项工作见证了我和许多学者、编辑一同工作的友谊。记得当时活动开始前我们在出版社会面时,我恭请康宜老师为我签赠一套《孙康宜文集》,这时编辑郑伊庭老师正抱着五卷本精装文集朝我们走来,犹如助产士怀抱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大家都翘首以盼。我目睹着自己用了四年业余时间完成的这项学术工程,不觉几乎潸然泪下,而康宜老师则看着我,问我“你希望我写什么?”这个场面恍然又回到了当时我们在木桥镇康宜老师府上初次见面的场景。康宜老师和我都相顾无言,我心中唯有感恩,康宜老师思量片刻,在扉页上写下了一句话:“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我想这句话也是我想对康宜老师说的。
齐邦媛先生为《孙康宜文集》发来的贺词
谈及康宜老师对我的关怀,当然不能不谈2016年我出版的散文集《读钱记》,这本书在陆台两地出版前,我曾请孙老师写推荐语。盖因台湾版正是在《孙康宜文集》的出版方秀威出版,而简体中文版的责任编辑正是杨柏伟先生。康宜老师专门为拙著撰写了推荐语,印在书后。这本关于中国历史的小册子出版之后,得到了不少读者的肯定,这当然很大程度上是拜康宜老师的推荐所赐。
2018年之后,康宜老师开始用上了微信,这是令人赞叹的伟大发明,只要有微信,即使不见面,仿佛也觉得天天见面。我和她经常通过微信交流,曾经还进行过一次视频聊天,我还向她介绍背后我们小区的景观。人工智能时代,地球已经小到可以容纳于手中,想来的确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久之后,全球发生了世界性的变化,中美关系也一波三折。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孙康宜文集》简体中文版花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并保留了我撰写的导言,一下子又在士林之中形成了“孙康宜热”。回想那段时间,我经常看到关于文集的微信推文,对于当中精彩的文章,当然会第一时间转给孙老师。老友斯文骏兄是宁波藏书家,还专门为我准备了一套特装版的《孙康宜文集》。我记得武汉大学好几位学生,竟也都是这套文集的读者。从定价来看,文集价格当然不菲,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00后”年轻人愿意买来读,这当然是康宜老师的人格魅力所致。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特装版)
作者: [美] 孙康宜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2-09
2021年12月,适逢康宜老师荣休,当时因为疫情防控原因,未举办线下活动,而是举办了一场名为“潜学永年:庆祝孙康宜教授荣休学术研讨会”的线上会议,康宜老师的门生弟子、故交挚友尽数出席。在会议结束前,康宜老师命我讲了几句话,我唯有从命,当然讲的最多的还是感恩。
回想自我第一次不知天高地厚给康宜老师写信拜师,至今已有十余年,距初访“潜学斋”,也已整整十年。这十余年间,我虽非未成为她的门下弟子,但自称她的“私淑弟子”也许勉强可以。而且,也有幸与她的高足王瑷玲教授以及她门下与我同辈的王敖、凌超与盘随云诸兄也都成为了好友。如果要建构一个“人际关系云图”的话,中间最重要的位置,当之无愧地属于康宜老师。
2014年我离开美国时,曾为当时正逢七秩大寿的康宜老师撰写了一副对联:“德似芝兰常康乐,人如松柏有宜年。”我相信,在大家的心里,康宜老师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都完全符合“德似芝兰,人如松柏”这八个字。
千年家国何处是:从庾信到陈子龙(特装版)
作者: [美] 孙康宜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2-09
(本文原题为《德似芝兰,人如松柏:写于孙康宜院士八秩寿诞之际》,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布拉格之夜,原文发表于《书屋》杂志2024年第5期,作者:韩晗)
千年家国何处是:从庾信到陈子龙
作者: [美] 孙康宜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2-07
《千年家国何处是:从庾信到陈子龙》是一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著集。孙康宜先生对六朝诗的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成果在本书中得到充分展现。以“表现”“描写”为切入点,对六朝诗人如陶渊明、鲍照……逐一解读;以“面具”美学为切入点,对清代诗人陈子龙、柳如是逐一解读。他对六朝诗歌的分析精准到位,赏析兼具,比学术圆润,比散文严谨,属别具一格的古典文论著作。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
作者: [美] 孙康宜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2-07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是孙康宜先生汉学研究论集。收录专著《词与文类研究》及《“古典”与“现代”——美国汉学家如何看中国文学》《柳是对晚明词学中兴的贡献》《汉学研究与全球化》《阴性风格或女性意识》《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内容广涉孙先生的词学研究成果、对中西经典文学及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心得和洞见、边缘论题、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中国古典作家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从中可以窥见孙康宜先生海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研究成果。
独行的缪斯:自传、性别研究及其他
作者: [美] 孙康宜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2-07
《独行的缪斯:自传、性别研究及其他》是一本自传与性别研究及其他的合集。自传部分,主要收录有《张我军、张光直与我们家》《虎口余生记》等篇章,除了自述家世和幼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外,还详细追述了求学、治学经历。性别研究及其他部分,主要包括《中国文化里的“情”观》《道在何处》《在爱字交会》《何谓男女双性》等篇章。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了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的偏颇。
孙康宜,美国著名华裔汉学家。原籍天津,1944 年生于北京,两岁时随家人迁往台湾。1968 年移居美国,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为耶鲁大学Malcolm G. Chace' 56 东亚语言文学荣休讲座教授,曾获美国人文学科多种荣誉奖金,中英文著作多种。2015 年4 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
原标题:《孙康宜: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 纯粹大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