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从别人的传记中学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 | 长江读书468期
韦青 长江商学院
2024年12月06日 16:48 北京
为什么要阅读人物传记?
查理·芒格曾说:传记是一种更易于使人们将思想创立者的生活与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方式。
读传记,就像是在旁观别人的人生。它真实呈现了成功背后的挫折与失败、荣耀之下的纠结与挣扎、人性深处的复杂与割裂。没有天马行空的奇诡构思,没有高潮甚至没有结局,但正是因为真实,所以具有力量。
人要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面对这个宽泛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名人传记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读别人的传记,悟自己的人生。
近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权威采访传记《黄仁勋:英伟达之芯》在中国出版。我们可以从黄仁勋亲述并亲荐的200位受访者口中窥见一个“过于”真实的黄仁勋和英伟达,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去借鉴他人的成功,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
如何从别人的传记中学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本期长江读书与你分享微软(中国)CTO韦青为该书撰写的推荐序,其中介绍了一套详细实用的阅读传记之方法,希望能带给你更多启发。
《黄仁勋:英伟达之芯》
作 者:斯蒂芬·威特
出版社:湛庐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年:2024年12月
据统计,非虚构类作品的阅读量相比于虚构类作品而言,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大概是人类觉得自己知识与思维能力的进化赶不上时代的变化,同时人类的观察、判断、决策与行动能力还未成熟到可以随心所欲地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如果一定想保住所谓的确定性,那么,当出现介绍他者成功经历的传记作品时,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纷至沓来。
拜数字化技术以及无所不在的通讯网络所赐,当今社会的信息流通极度发达。民众只要有获取信息的意愿,通常都能够随时方便地获得自以为需要的信息。全社会的信息环境,已从稀缺转变为了过剩,甚至极度过剩。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大家不仅需要获得信息,还需要将信息转化为能够为自己所用的知识并记住这些知识,最终还需要能够学以致用。
因此,在信息过剩的时代,获取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我们消化、吸收与利用所获得信息的能力,就变成了比拥有与获得信息更为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
如何读传记
多年前,一位长者曾经告诫我,尽管阅读传记是借鉴先行者成功经验的有效途径,对于一个习惯于整天追求标准答案的人而言,这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尤其是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当然,风险最大的就是阅读并尝试借鉴那些被大众奉为偶像的成功人士的传记。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阅读传记作品,当然也会去追赶时代的热潮。再加上从小受到的教育,所有的考试都是闭卷考试,每一道考题都必须给出标准正确答案后方能得分,长期以往,在思维习惯上已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一遇到问题,想都不想,急着寻找答案,总想快快地把问题解决了事,很少有意愿先问问自己何为真正的问题,以及所谓的问题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问题。那时初出茅庐,未经社会摔打,也很少有机会涉及彼时的教育大纲鲜有包括的逻辑思辨之学与“合法/合理/合情”论证的方法论。因此,当这位长者阐述这个观点时,当时的我并不十分以为然。
长者肯定看出了我的不解与疑惑,微笑着跟我说:“那些希望通过学习别人成功经验而成功的人们,大都是尚未体验过巨大成功滋味的人。”
“当然啦!”我更困惑了。
“别急,别人成功的经验固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在学习他者经验之前,需要先明确三项常识。”
接着,这位长者就详细地为我分析了如何从别人成功的经验与教训中吸取真正对自己有益的养分,以及如何判断一份传记的写作初心到底是一场为主人公歌功颂德的阿谀,还是经过作者为了读者利益着想,经过现场调查分析后尽量公允的历史总结与分析。
借着这个难得的受教机会,我后来将这些原则应用到日常的实践之中,发现的确有帮助,不仅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更重要地是避免了许多盲目与教条。这种因为少走弯路而节省的精力与时间,其作用丝毫不亚于将某件事做对,其实只会更为重要。
随着涉世愈深,越来越发现人生历程中增长智慧的重要性。要想获得圆满的人生与成就,理性思辨与人性关怀缺一不可,中华文明独特的正反辩证与执端取中的矛盾统一思想和“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元理(注意不是原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方法论,而无论是东方文明所倡导的六艺及其变体,还是西方文明一脉相传的博雅七艺,都是解决人类社会当下问题的思想宝库。
人生不只是要多做,更重要的是要做对;学习的方法,不只是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获取知识的目的,不只是更多的知识,而是适合自己的知识;应用知识的原则,不能是别人认为正确的方法,而是适合自己的方法。
因此,一个人读别人的传记,从介绍成功者的书籍中吸取知识与智慧的养分,并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坚韧、笃定的行动,先要学会明辨,判断这是否是一本为读者,而不是为主人公打造的“良心之作”;而判断是否是良心之作的标准除了有公认的定义外,还有个体的特殊需求。因此,掌握明辨的能力之前,先要养成慎思的习惯。
人类普遍不喜欢思考,从人类的生理结构而言,思考是一件极其消耗能量和缓慢的行为。在信息尚未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会复杂度未形成指数增长,过多的思考既没有可供思考的信息素材,也容易因为思考耗能过多而造成行动力减弱,从而加大被原始生存环境灭绝的概率。
作为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所定义的“系统二”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需要专门训练与养成的习惯。新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久的训练,要求“缓慢而坚定”地塑造新的思考方式,而这种“缓慢”的能力恰好又是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智人之上》中专门强调的,当机器越来越快时,人类需要越来越慢,这同样是在信息时代智人为了提高生存概率而选择的一种适应性策略。
这里额外说明一下,《智人之上》一书的英文原名“Nexus”,其本意是连接,我以为这个“连接”的原意更能体现当下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即大众所关注的机器智能问题,其发挥作用的基础恰恰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计算和数据,而是连接。经过连接的世界,其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早已远超人类大脑能够处理的数量与节奏。连接后的人类社会,就进入了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时代。
地球村中被连接人类的认知系统,被新媒体“按摩”(见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媒介即讯息》或被戏称为《媒介即按摩》),如果未经专门的认知培养与训练,极其容易陷入思维混乱,真假是非混淆和丧失人类初心与人生常识的精神疾病之中。
这可能也是在《黑客帝国》第一部一开始,尼奥尚未选择红蓝丸,当他从书架上取出那本让·鲍德里亚的《拟像与仿真》并从中取出光盘时,导演专门给出那一页的章节名“虚无主义”特写的良苦用心吧,更不用提之后赛佛对特工史密斯说出的那段有关不在乎牛排虚实只在乎吃牛排感受的著名台词。特工史密斯的特工二字英文原名是agent,翻译为特工尚值得商榷。在当下最流行的智能体概念热议中,智能体就是agent。那么读者们是否能从中发现一些被语言掩盖的端倪呢?
正因为“缓慢而坚定地思考”是一件违反人类习惯的行为,才需要“博学”与“审问”的反复切磋琢磨,以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而这种学问的过程,大概才是我们阅读别人的传记,向别人学习的入手功夫吧。具备了这种学以致用的方法,就可以理解下面谈到的三项常识。
三项常识
这三项常识非常简单,全都有关人类的认知特点:
● 幸存者偏差
● 系统效应
● 前提谬误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称之为常识,往往意味着很明显,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但难在明明知道而行之维艰,否则也没资格称之为常识了。这就像前辈们描述中庸之道时所言大道虽以“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1. 幸存者偏差:不仅要学习成功的经验,还要借鉴失败的教训,更要学会改错的本事
这是大众向成功者学习经验的最大拦路虎,也是是否取到真经的核心评估标准。基于人性本着为尊者讳的心理,一般在描述成功者的成就之时,都倾向于“隐恶而扬善”。这里的善恶并不是指道德意义上的善恶,而是成功过程中正确与错误的抉择与行动;再深究一步,这里所说的正确与错误也不是如同闭卷考试中得满分或得零分的正确与错误,而是如同开卷考试一样,是否能够从一大推所谓的正确答案中挑出与当前条件相匹配的方案,其目标不是完全的匹配,而是尽量选择偏差最小的方案。
成功者必须作为,只要作为的领域是在前人未经历的范围内,就只能够“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地探索前行。在这个过程中,失败是默认状态,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也因此爱迪生在总结他的成就时,屡次强调“我从未失败,只是不断证明此路不通”。只有从基本认知上就把失败当成创新过程中的常态,他才能够在坚持不懈地观察、假设、实验、探索、试错千百次后,终于在当时人类的科学认知与技术能力极限内,找到了工程实现方案的全局最优解。就算如此,后人们也知道,这种尽量遍历全局后的“最优解”,也无非是一种有待“证伪”的相对全局最优解。只不过本着“成本-质量-时间”三角的权衡,人类社会暂时接受了当时的方案而已。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看任何成功人士传记,就会特别关注一点,这本书有没有讲述成功人士犯错和失败的“糗事”,以及他或她应对错误与失败的态度与方法。我欣赏这本介绍英伟达与黄仁勋先生的书,主要就是因为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采访,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介绍了很多英伟达公司在成就当前事业的过程中,犯的错误,经历的坎坷,以及死里逃生仍然勇往直前的勇气。这种成功光环后面的背景资料,在我看来,才是读者真正需要认真体会和学习的榜样。
“你只能选择坚强,勇往直前”
“我们一无所获,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错误的”
“失败必须被公开”
“绝望才是成功之母,灵感不是”
“我们公司离破产只有三十天”
“不断迭代,迭代,再迭代,执行,执行,再执行”
这些都是本书中的原话,在科技领域,一家公司的领导人对于失败或者错误的观点和看法,决定了公司的未来。
出现了错误,是讳疾忌医,还是公开探讨?
从本书中的描述也可以看到,承认错误与失败需要勇气,而这违反人的天性。真正的强者承认犯错和失败的目的,他需要的不是证明自己伟大,是需要将团队的注意力和精力导向查出错误的原因和尽快纠正错误,也是书中阐述的“那种创业的冒险精神——就是勇于接受失败,并愿意承担后果的魄力”。以我的体会,这种思想素质才是成就技术行业辉煌的核心领导力。
这往往需要当事人一方面具有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和对细节的毫不妥协,但又需要有足够的包容心和同理心带领团队接受不完美的现实。这在书中“要说挑剔,无人能出黄仁勋之右”一节,和黄仁勋先生在严厉地责备失误员工的同时并不会轻易惩罚员工,而只是要求团队尽快纠偏的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在科技领域,一家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尽量避免犯重大的技术路线错误。但是矛盾在于,只要在创新,犯错出偏是必然;恰恰为了不犯重大的路线错误,一定要保留不断犯小错的余地。因此科技创新企业的文化在于一种被称为“三错法”的思维模型,即“认错-知错-改错”。“三错法”借鉴了科学方法论的理念,尤其是科学方法论中的“证伪”方法,默认所有的方案和结果都是有错的,或者称为有偏的;无论多么完美的方案与执行,其结果离目标和真相总有不同精度的误差。
就好比射击比赛居然可以有满分十环或者脱靶零环的结果,其唯一原因是靶标和弹头(或箭头)的相对精度冗余值设定得过大或过小。如果把一个获得十环的靶标直径缩小一千倍,原本的十环可能是零环;同样的,如果把一个获得零环的靶标直径放大一千倍,原本的零环可能是十环。这种思维模型从根本上定义的创新的原则,如同丹麦籍数学家皮亚特·海恩(Piet Hein)那首著名的有关智慧的小诗:
通往智慧之路?嗯,简而言之就是,
偏
再偏
不断出偏,但是下次
少偏一点
再少偏一点
更少偏一点
The road to wisdom? -- Well, it's plain
and simple to express:
Err
and err
and err again
but less
and less
and less.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开始体会出成功,尤其在瞬息万变、高度竞争的技术领域的成功,需要的不是所谓的聪明,尽管聪明十分重要。作为领军的当事人,更需要智慧,这也是三项常识中的下一项。
2. 系统效应:不仅关注构成木桶的长板,更要关注构成木桶的短板
关于这一项常识,从不同的维度也可以解读为冰山效应、相变效应或者复杂系统思想。我们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要理解复杂系统的特点,才不会被一个复杂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表面现象所误导,而忽略了同样重要、但是隐含在系统表现背后的构成元素、关系、连接、条件与变化。
一个复杂系统大多由多个元素构成,每个元素之间有关联、反应和反馈;各个元素之间的连接具有特定的结构;每个元素之内也可以有更加细微的元素、结构和功能;系统内的各个元素和系统本身都有各自的目的;而复杂系统也会和其他的复杂系统形成关联与结构,从而形成更加庞大复杂的系统;所有这些系统都在相关联的不断输入与输出之间发生动态的变化。
当一个系统的构成具备足够复杂度之后,通常会出现涌现效应,表现为:
● 一个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系统内个体功能之和。
● 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具有从量变到质变的特点。
● 系统的功能通常由其最脆弱的环节所约束,这也是通常说的水桶短板效应。
● 具备复杂适应性的系统能够基于其目的和反馈而动态改变其元素与结构。
● 基于高阶控制论,当人类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反馈环节时,系统的目的也会出现涌现效应。
系统是复杂的,人是复杂的,创新同样是复杂的,成功依旧是复杂的。当我们关注是否能够找到“一招鲜”的武功秘籍时,要充分理解世界的动态性和由此而带来的不确定性。与其在话语体系中强调在不确定中需找确定性,倒不如在话语体系中明确接受我们面对的就是不确定性,我们需要进化至能够与不确定性起舞,真相是我们人类才是那个最大的不确定性。
我认为这本书值得阅读的一个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英伟达和黄仁勋先生,而是作者斯蒂芬·威特。可以看出威特以他的专业性,尽量向读者们描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黄仁勋和英伟达,以及人工智能领域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在本书中,大家可以看到一名率直、理性、高度竞争性,同时又是集严厉、急躁、风趣、人性于一体的真实的人。
本书中有一段评价黄仁勋“从文学的角度不算博览群书”的花絮很有意思,他告诉威特他从未读过任何科幻作品,唯一喜欢的小家也只有保罗·科埃略。有关这名作者,其最出名的作品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书名英文原文的本意是炼金术士(The Alchemist)。读过这本小说的读者可能知道,保罗·科埃略本身就是一名历经坎坷而从不放弃的追梦人,无论在人生的历程中发生什么,他始终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无独有偶,当OpenAI公司前任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弗在2023年中为微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做技术报告时,当被问及有什么好的书籍可以推荐,他推荐的恰恰也是这本书。
“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
“害怕遭受痛苦比遭受痛苦本身还要糟糕。”
“世上每个人都有一份等待他去发掘的宝藏。”
以上这几句都是黄仁勋先生和伊利亚·苏茨克弗提到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书中的金句,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在他们事业或学术成就背后,都隐藏着哪些有待我们去挖掘的人生智慧。
自然之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凡事有阴必有阳,有正必有反。正反之间是一种矛盾统一的关系,也是一种动态转换的过程,这是宇宙的道理,也是中华文明对于大道的深刻洞察。当我们学习任何先进或者强大的思想与技术时,正因为其先进性与强大性,它也必然具有相应的负面效应。只有当我们能够观察与认识到先进与强大的全貌,理解了先进与强大背后的负面作用,才能真正把一种先进和强大的思想和技术运用自如。同样的,对于落后与弱小的人-事-物,我们也要有能力发现适合其成长与壮大的另外一面。
微软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曾经在2014年初次担当首席执行官职位时,向员工分享过他对于创新领先性的理解。纳德拉认为作为市场的先行者,在一个只认可创新而不太看重历史成就的高科技领域,不要轻言成功,更不要带上行业领袖(leader)的帽子,要始终把高科技领域的成功看成是暂时的现任者(incumbent)。这种对于创新领域成功的定义源自本书中所介绍的影响黄仁勋先生管理风格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其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选择现任者代替领导者,挑战者(challenger)代替追随者(follower)。
这种观念与《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作者詹姆斯·卡斯的理念相似,都是在告诫读者们,人类短暂的一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一样,都是一种永恒变化的无限游戏。
不要过于在意暂时的输赢,要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不追求做静态的领先者,要追求成为那个永远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弄潮儿。当认识到所谓的成功者,也无非是暂时的现任者,我们在认知层面就能够帮助自己认识到在技术领域,所有成功都是暂时的,是因为过去的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和坚韧不拔而造成了今日的成就。因此,当今天我们开始不去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那么明天我们就可能会被时代所抛弃。
发人深省的是,当我们在技术创新领域采用现任者和挑战者思维模型时,我们会发现,就算我们是后进者,只要我们认识到后进者并不是追随者,而是挑战者,当我们明白今天挑战者的地位是由昨天的认知高度和行动所造就,我们只要今天能够更加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更加灵活地适应时代的变化,今天的挑战者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现任者。这种思维模型能够铸就一个真正打不扁、锤不烂、胜不骄、败不馁、永无止境、永不妥协的技术创新实践者,或者如本书中描写的黄仁勋先生,如果自己不主动变革,就会有别人取代他,“我总是觉得不够完美,不管看到什么,我总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
这种现任者与挑战者的思维方式,遵循的是一种动态、灵活、充满活力的无限游戏规则;而过于追求所谓的行业领袖,一旦落后就千方百计地追随市场领袖的步伐,而不是主动思考,另辟适合自身特色的技术路线,这种思维方式是静态的、教条的、守旧的有限游戏规则。
技术领域的创新实践者们,经常引用的是一句冰球皇帝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名言:“我总是滑到冰球即将到达的下一个位置,而不是它现在的位置。”这也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那场划时代的 Macworld 2007上介绍完第一代iPhone之后,作为大会收尾的著名场面。当时他在现场的原话是:
“有一句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说的话我很喜欢:我总是滑到冰球即将到达的下一个位置,而不是它现在的位置。在苹果,我们一直努力做到这一点。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未来也一直会这样。”
(There’s an old Wayne Gretzky quote that I love. ‘I skate to where the puck is going to be, not where it has been.’ And we’ve always tried to do that at Apple. Since the very, very beginning. And we always will.)
黄仁勋先生曾经将这一轮AI的进步比喻为又一个“iPhone时刻”,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滑到的是大家正在看到的现在,还是要去体悟构成当下的原因,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能够滑向“冰球即将到达的下一个位置”?这就自然地引入下一项常识。
3. 前提谬误:所有判断都有一种支持该判断的前提条件约束
俗话说的好,“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师其意,不师其辞”,又或者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无论怎样,都是在强调学习先进固然重要,借鉴领先实属必需,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学到别人的思想精华,而不仅仅是在别人的思想之下产生的具体结果。任何先进的思想与方法一旦形成结果,就是冰球现在的位置。世界是变化的,时代是动态的,我们只有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其变化的特征,才能够真正号准时代的脉搏,占领技术变革的先机。
但可惜的是,在技术创新领域,我们经常听到是所谓的弯道超车,又或是稍有压力与阻挠,就开始埋怨市场的压力与阻力。殊不知,所有的创新都是逼出来的,所有的路径都是有前提的。基于人类的天性,但凡有别的选择,人类通常不愿意主动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只有出现了自己原先不想承受的压力和阻力,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是能够承受这种压力和阻力的,也才会有创新的动力和坚定的信心。
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伟大的文明,哪一家伟大的企业,不是在巨大压力下成长起来的。与其说担心压力和阻力,尤其是担心自己无法抗衡的压力和阻力,在创新领域,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被错误的思想牵了鼻子。要知道牛的脾气是最倔强的,也就是常说的牛脾气很大,但是只要给它的鼻子上拴一个小铜环,一个年幼的牧童都可以牵着它任意行走。
方向一旦选错,越努力,代价越大。在技术创新领域,思想上的约束,比任何约束都要致命。
而避免被牵思想鼻子的方法也简单,同样是中华文明传了两千年的常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习与借鉴先进思想与技术只是技术创新最基础的准备工作,关键是要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需要冷静理性地审问我们学习到的知识是否适合我们自身的条件;我们需要审慎的思考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通;在选择实施方案时,我们还需要仔细辨别各种不同方案之间的细微差别和不断变化的内部外部条件与环境,随时做到与时俱进,遵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的原则;我们更需要坚决抛弃本本主义,始终坚持在一线的实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灵活机动、不断完善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接近我们的目标。
但这也还只是刚刚迈出创新的第一步,我们还需要坚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绝不认可创新有一个静态的实现目标,当实现之后绝不认为就可以万事大吉;
相反,我们要主动利用智能机器帮助我们,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手段实时检测实施结果与目标的偏差,以及内部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实时变化,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真正做到创新事业子子孙孙,无穷尽矣。
通常而言,遵循常识的做法理解起来很容易,实施起来才困难。真正的阻力,全是人性的阻力,是思维范式的局限。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不只是知识,也不只是资源,更不只是机会,是我们的思想能不能适应极端动态变化的技术领域。我们愿不愿意接受常识,愿不愿意遵循科学的方法,愿不愿意秉持科学的精神来实现我们对于技术创新的追求,而不只是看到别人的成就就急着想抄到标准答案,把题目答对了事。在技术创新的领域,这种做法无疑是缘木求鱼,就算偶尔能够实现短期的成就,离真正引领时代的创新,在思想境界上就已经落了下风。
以上是我在阅读了本书之后,再结合我的导师多年前对我的教诲而产生的一些感想。我并不认识黄仁勋先生,如同诸位一样,我也是从大众媒体上了解到他所创立的这间优秀创新企业,也正因如此,我对于本书内容可以有一种中性的视角。当然作为英伟达显卡的多年用户,以及从诸多在英伟达公司任职的原同事们那里耳闻的各种花絮,我可以更多地从产品、技术与用户的角度理解英伟达公司的发展和变革。
客观地讲,截至到如今,英伟达的产品创新能力的确令人刮目相看,而且其宣传理念的能力也非同寻常,这些才是在全球化大潮中成长壮大的必要条件。其创始人和公司骨干的心路历程,也被本书作者成功地捕捉入书中的字里行间,我就不再赘述。
文中图片来自图虫创意,转载需获授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