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让城市更有韧性

2024-12-06 17:11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中办、国办近日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

所谓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通俗一点说,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生命体,它应该有强健的“体魄”,面对各类灾害和风险时,应该有强大的抵抗力、免疫力和自愈力。

事实上,韧性城市一词已多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先是被写进了“十四五”规划,随后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次《意见》则给出了建设时间表:到2027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一座城市的面子,如宽阔的马路、干净的街道、美丽的公园等;也是一座城市的里子,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人性化、便捷度等;更是一座城市的底子,这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这些基础设施能够发挥怎样的应急能力和安全保障。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的还在城市形成灾害,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一方面,这固然和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城市在早期建设过程中缺乏长远规划和应急思维有关。

因此,打造韧性城市,不仅要注重看得见的“面子”建设,也要注重不易被看见的“里子”建设,统筹利用好地上地下空间。如健全城区排涝通道、泵站、闸门、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水库等应急洪涝联排联调机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库等重点设施防灾避灾能力的提升。

打造韧性城市,也要尽快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更新老旧社区。这次《意见》特别提到,要建立健全数字赋能、多方参与的住区安全治理体系,强化对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住区消防车通道、安全疏散体系等隐患防治,提升城市住区韧性。

当前,一些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较低,部分居民风险意识也比较弱。面对各种灾害、危机,如何快速响应?这就需要借助新技术尤其是前沿的信息技术,推动城市管理从数字化迈进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不仅有强健的“体魄”,也有聪明的“大脑”,才能管理好城市的日常,指挥好风险的应急处置。

打造韧性城市,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说到底,居民是一座城市的主人,城市的韧性足不足,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城市有韧性,才能更好支撑产业升级、融合、创新,更好推动城市安全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李晶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