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沪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协同:高频互动、错位发展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周燕玲
2024-12-10 12:1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中的上海、苏州协同和竞争关系存在一定争议。

透过对8家苏州或上海生物医药企业的调研,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描摹生物医药产业链,并发现在生物医药产业链六个不同环节上,沪苏(州)竞合关系各有不同。

沪苏(州)在前沿研发/早期研发、临床和注册、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咨询服务环节均为互补协作关系,而在研发(中后期)和生产制造环节,沪苏(州)两地的相对优势有所缩小,从而竞争意味渐浓。

双方可在产业、人才、区域协同政策上做出相应协调或改进。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沪苏(州)科技和产业协同的重点领域。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排头兵。生物医药产业在上海、苏州两地经济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放眼未来,上海、苏州有望合作建成跨地域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然而沪苏(州)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关系究竟如何,业内常常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沪苏(州)仍为“上海研发、苏州制造”的传统且固定的分工模式;有人认为苏州大有“赶超”上海之势,苏州研发已对上海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还有人就此认为,沪苏(州)之间竞争意味已大于合作。

究竟沪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或竞争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发现,企业的视角是重要的,因为区域布局、地区选择正是企业经营和战略的关键一步,特别是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是否具备“公司发展所需要的相关支持性产业或者资源”。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透过对8家苏州或上海生物医药企业的一对一访谈调研(2024年5-7月),及相关数据的挖掘和专业分析,拟描摹生物医药产业链。此8家生物医药企业在沪苏(州)均有经营业务或合作往来关系,其中2家总部在上海,6家总部在苏州。

上海产业规模更大,产业布局更完整,与苏州高频合作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苏州重点产业之一。2019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产值突破35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之一。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9337亿元,制造业总产值1860亿元。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计划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从总体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来衡量,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略大于苏州。以企查查平台为例,沪苏(州)药、械企业数量对比(表1)发现,上海均高于苏州。但2018年起,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开始反超上海,2022年达2188亿元,而上海同期为1850亿元[3]。

查询方法是:在企查查数据平台上分别以“药品”“医疗器械”“药品研发”“医疗器械研发”作为经营范围的查询关键词,搜索上海或苏州“存续/在业”的企业数量。查询时间为2024年7月10日。

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全面,涵盖了从基础研究、研发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全国占比最多的生物医药企业。苏州在高增长和技术融合创新方面表现突出,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发展路径。两地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推动了长三角地区整体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望共同打造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事实上,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上海与苏州相互联系合作数量频次明显高于嘉兴这一同样的近邻城市(参考表2)。两地总的合作数量频次分别占长三角其他城市比重的33%,上海市比重的10%。

《长三角近邻城市一体化的基础与策略》曾刚等,202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21

作为典型的现代高科技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有如下特点:资金密集、投资周期长(业内称生物医药业存在“双十”定律,即指“投资十年,十亿美元”),“风险大、效益高”,高度依赖健康且发展良好的金融投资环境;产业周期较长,须有较稳定的营商与政策环境,对产业发展做长期、耐心培育的预期;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技术壁垒高,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需求强烈;国际化水平和需求较高,产品一出现即是国际标准,行业对国际化人才和国际交流需求较高。

上述产业特点均对沪苏(州)在该产业领域的分工协作有重要影响。

生物医药产业链不同环节,沪苏(州)竞合关系不同

以药或医疗器械作为最终产出品,从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一般性模型如图1。可见,药或医疗器械(特别是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的形成,需要经历基础研究试验/早期研发、研发、临床和注册上市、生产制造、销售等五个环节,大量企业通过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上述若干环节。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按照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根据生物医药企业访谈调研情况,逐一分析沪苏(州)两地的分工与协作情形。

图1.生物医药产业链各环节上的沪苏(州)竞合关系(周燕玲制图)

(1)基础研究试验/早期研发

这一阶段包括疾病靶点的寻找和发现等医学研究、材料研究、新药物/产品的创新发现等,是对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度要求最高的环节,该环节的工作主要由企业或科研院校承担。绝大部分受访人表示,上海在该环节上的资源禀赋和要素集聚优于苏州。这主要是因为:上海富有国际前沿科技知识和经验的海归人才更多;直接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研发的高等院校更多;具潜力的博士等高学历后备专业人才更多。

因此,在这个环节上,当前企业在沪苏(州)两地分工协同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早期研发在内的研发职能放在上海分公司,苏州分公司偏重于生产制造;第二种,在苏州设立总部和研发机构的企业,在有更深入的基础研发需求后,寻求与上海等地的院校机构合作;第三种,在沪苏(州)两地均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往往将更偏前段、早期、新药/新品开发的早期研发职能放在上海,中后期研发职能置于苏州。

(2)研发

该环节与基础研究、早期研发略有所区分,更侧重于中后期、工程技术研发等,基本由企业承担。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调研发现,这是苏州约十年间改进最明显的一个产业环节,也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向产业附加值更高环节发展成功的例证之一。苏州引入上海等外地生物医药基础研究成果,进行了成功的技术开发,推动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升级、价值链获取能力提升,创造了外地科技成果与本地研发、转化相结合的苏州经验。多位受访者均提及,2013年至2019年期间苏州成功吸引上海研发企业落地苏州开展产业化,并实现总部搬迁、在苏州壮大企业研发能力。

上海一度对制造业定位不清、环保监管和土地使用限制严格,苏州抓住时机,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吸引生物医药初创企业。目前,苏州生物医药企业中承担研发职能的已有相当比例。参考表1数据,在总的企业数上海均高于苏州的情况下,苏州含研发的药、械企业数量已接近上海。

值得注意的是,药械研发无须全是高学历、高端精英人才。在吸引药械企业的“中端研发人员”方面,苏州较上海已显现出特殊优势。生活成本和房价较低、落户较容易、宜居等原因也吸引了青年人才留在苏州。这些人才是支撑苏州生物医药总部经济、研发机构的基础。

虽然苏州研发型生物医药企业已有相当数量,且不乏大型企业,但较多为近10年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小型企业。大型外资生物医药跨国企业如果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大部分还是选择在上海。头部民营生物医药企业也更多将研发中心布局在上海。

(3)临床与注册

临床试验、注册是药品和医疗器械进入患者市场前的必备流程(小部分医疗器械不用临床试验)。该流程本身对企业地域选择没有要求,沪、苏两地均可开展。但由于药械临床需要与医院合作开展,而上海医院资源丰富、行业影响力较大,因此苏州企业常常与上海等地医院、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临床,这成为两地资源互补、协作的点。

上海临床资源富集。截至2023年,上海仅三甲医院就有36家,其中17家医院独立设置临床研究中心,6家医院作为依托单位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根据《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2年)》,上海作为组长单位参加临床试验次数屈居北京之后,位列第二。相比之下,苏州市目前共有三级医院28家,其中三甲医院14家,均列全省第二

(4)生产制造

生产制造环节,特别是大规模生产,是苏州的优势。由于制造业、供应链人才多,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产业链完善,苏州的制造、产业化能力为外界普遍认可,并被企业认为颇具吸引力。

在土地资源这一产业空间载体方面,上海有较多约束。上海此前也正是由于土地、能耗、人口红线指标限制,以及当时的产业战略等原因,使部分期待产业化的生物医药初创研发企业,由于土地成本等原因离开。近年,上海明确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出“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让制造业留在郊区新城,有与苏州等地竞争优质制造项目之意。但产业承载能力、匹配程度是否能明显突破现有局面成疑。

(5)进入市场

中国药械的主要市场是医院,入院是生物医药企业主要的市场渠道。如前(3)所述,上海在医院资源上较苏州拥有显著优势,其专家医生在医疗界拥有较大话语权和影响力,是诸多药械企业在产品推广、销售期期待“攻克的桥头堡制高点”,也是上海、苏州可以加强协同的环节。

(6)咨询和技术服务

支撑药械整个产业链的咨询和技术服务或配套服务产业,包括金融服务、企业药物研发服务(如CRO、CMO、CDMO、CSO)、商业咨询服务等。

在这一领域,上海为资源高地,因其较发达、成熟的现代服务业环境而独具优势,甚至难以完全替代。例如,生物医药行业投资资金大、周期长,依赖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而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风险投资、创投等更活跃和发达。大型CRO、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也多以上海为重要基地。这些都是苏州生物医药企业在不同阶段需要借助、加持的资源。

此外,如同在前沿技术、基础研发领域,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连接全球资源的窗口,在高端现代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且显著的优势。涉及与国际贸易、出海拓展国际市场相关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布局上海。

可见,不同主体之间,相对优势和资源禀赋差距较大时,主要为互补和协作关系,差距较小时,为竞争关系。

市场企业往往熟知不同区域的资源状态,他们从其定位、未来发展和阶段性需要、策略出发,做出有关坐落区域、开展合作等选择。8家受访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环节选址、研发机构布局、金融、临床和市场工作的开展方式等实际经营选择,印证了上述产业链各环节的分析。

其中一家受访生物医药企业的经历和实践颇为典型。该企业创立于上海张江。2013年后,申请获得苏州创业领军人才项目,于苏州工业园区获得生产用地,并逐步将总部、大部分研发机构迁到苏州。现今,它仍保留部分研发人员和职能(特别是早期研发类)在上海,也在国外设有研发创新机构,作为对前沿技术产品信息的“触角”。作为高端人才,公司“所有高管”虽然拥有苏州高端人才的头衔,也常常在苏州工作,购/租有居所,但大多数的家庭仍选择上海作为定居地,从而频繁往返沪苏(州)两地。

展望和建议

① 差异化竞争,积极协同

基于上述分析,生物医药产业链上六个环节上,沪苏两地之间的竞合关系各有不同:

第一,由于上海在高端人才、医疗机构、科研院校、高端现代服务业、全球城市地位等历史沉淀和长期形成的优势,沪苏(州)之间在前沿研发/早期研发、临床和注册、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咨询服务环节均为互补协作关系。

第二,在研发(中后期)和生产制造环节,沪苏(州)两地的相对优势有所缩小,从而竞争意味渐浓。特别是在中后期研发环节,由于十数年的长期布局、耐心培育和恰当时机把握机会,苏州近十年取得了卓著的进步。

区别于上海的“综合性”和“前沿创新”,苏州可以专注发展细分子行业或行业的具体环节,进一步强链补链。上海的高技术产业政策强调全产业链发展。但客观上,上海更需要注重发挥在前沿研发、人才、金融方面的引领优势,而且由于空间、成本等限制因素,上海不可能在全产业链上面面俱到,部分技术、产业、人才向周边外溢是必然的。

一方面,苏州可主动嵌入到上海牵头的产业链中,整合和利用上海基础研究、临床、金融和市场等领域的优质资源,避免盲目往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应以务实、理性的姿态开展竞争,在维持先进制造环节的领先性同时,继续积累在中后期研发上的能力和影响力,发挥和增强生物医药集群的集聚效应。

② 人才政策应因地制宜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人才,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和留住合适的人才,并为其科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等对人才质量和密度要求较高,因其专业/产品要求动辄即是“全球标准,不存在中国或地方标准”。由于城市知名度高,全球化程度深,教育、文化、医疗各方面配套强,尖端产业集聚等长期积累的优势,上海被认为聚集了最顶尖优秀的人才。

但苏州也有自己特有的优势、机会或主动作为的空间。例如,在地理位置方面,苏州毗邻上海,被看作是同成本条件下最能利用上海资源的地区。在人工成本方面,苏州更具优势。但受访企业也对苏州人才政策提出了建议。有企业认为苏州的人才政策过于关注“高端人才”,对留住“第二梯队人才”重视不够;相关人才政策限制在苏年限,更鼓励新的人才来苏州,对已在苏州的创业人才及其项目支持不够。

因此,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建议苏州注意“第二梯队人才”的集聚。苏州应制定与上海区别的、错位竞争的人才战略。与其花重金与上海争夺顶尖人才,不如利用苏州的生活成本和环境优势,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高科技企业中的第二梯队人才,包括中坚力量、潜力青年骨干和未来的高管。相应地,人才评选标准可以适度放宽,年限要求可更灵活一些,从而扩大覆盖面。

③ 破除市场壁垒,支持统一大市场

区域协同一体化不仅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要求,更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长期来看,行政分割和短期利益所形成的限制性壁垒有逐步减弱的趋势。推动要素的自由流动,实为大势所趋。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当然也是打通市场壁垒的积极拥护者。例如,生物医药企业期待国内医疗监管、医保系统和医院等能够进一步实现“打通”,以实现区域或全国的统一与协同。这种整合将为企业的入院、挂网以及市场拓展提供更为便捷的条件。统一的监管和医保体系不仅能简化流程,还能提高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促进创新和技术转化。此外,协同的医疗体系将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快速响应患者需求,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④ 保持产业环境“温度”,持续支持生物医药产业

针对产业政策干预较深的高科技行业,政府要注意管理其产业发展环境的稳定性,应减缓政策环境、投融资市场在短期内的“骤热骤冷”对企业造成的冲击,避免政策完全撤出导致波峰波谷的落差过大。

作为极具潜力和先导性的高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周期长、门槛高、投入高,虽然整体是上升的,但真正发展也才二十年,仍处于发展初级。当前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处于周期性低谷,兼与集采和国谈实施、医疗反腐等政策变化、经济下行等叠加,其产业发展处境不佳。

但从长远看该行业富有前景,沪苏(州)在该领域的国内优势也非常明显,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将长期维持。2024年7月,上海发布《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持。9月,苏州发布《关于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筑峰强链”的若干措施》,体现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和协同发展的积极姿态。

(此文为澎湃研究所承接苏州发展改革决策咨询课题“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沪苏产业科技协同路径研究”的部分成果。)

    责任编辑:谢秋伊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