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化中国行 | 在国博读懂文化中国:当2026件古代文物化作一部“立体史书”

2024-12-09 16: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步入中国最高历史文化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幅巨型花岗岩浮雕“愚公移山”映入眼帘。画面人物顶天立地,手持钉耙,奋力挥向大地,或呐喊、或凝视,或蹲踞、或挺身,动作与表情各异,却都传递出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时光定格东方大国无畏挑战、勇于突破的奋进雄姿,更彰显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气势恢宏。

穿行于国博,就像在时光长河中漫步,在历史遗存中追寻文明的“源”,于馆藏文物中触摸文明的“流”。从早期文明的萌芽,到统一的王朝格局,再到文化自信的高光时刻,历史教科书上的彩色图片纷纷进入现实,国博带领观众全面感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延续。

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世界上唯一系统展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的展览,也是国家博物馆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展览。展览共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它们化作一部立体的历史书,凝结于跨越时空的文物之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时间仿佛凝固在一件件横跨千年的文物之中,这些承载着古代中国智慧的物品,见证了人类文明从蒙昧走向辉煌的历程。从馆藏文物的宏大维度去俯瞰历史,用历史的长镜头来端详今天,走进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更能深沉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跋涉与执着。在国博,就可以读懂一部中国古代史。

文明曙光:中华文化诞生的苍茫史诗

走进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一处处场景复原把时间拨回到数十万年前。

当我们凝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文物与复制品时,仿佛回到先民们在荒野中点燃生命的火焰的那一天。这一微弱的火光在茫茫原野中燃起,为中华文明的漫长征程奠定了基础。而山顶洞人的骨针、兽牙贝壳装饰品,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最早的审美尝试,昭示了中华文化对美与秩序的早期追求。

时间推移至新石器时代,社会结构逐渐复杂化,农业的兴起带来了物质生活的飞跃。一件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静静地立于展柜中,其表面绘有鹳鸟叼鱼、石斧交叉的精美图案。在原始社会如此罕见的绘画技艺,不仅展现了原始艺术的萌芽,更折射出当时人们自然崇拜与农耕信仰的精神世界。这件陶缸如一幅原始画卷,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古代先民精神世界的窗口。八千年前的稻谷遗存与母系氏族村落模型,则生动呈现了农耕文明的繁荣图景:从种植到储存,从工具到村落,农业催生了手工业的雏形,也孕育了文字、宗教和艺术的胚芽。

国之重器穿越数千载时光,其精微之处蕴含着解读中华文明的“密钥”。进入青铜时代,中华文明迈向了礼制与王权的辉煌阶段。青铜爵是二里头文化的杰作,它作为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为后来的青铜文明奠定了基础;商代的乳钉纹青铜方鼎,以其庄重威严的造型和精美绝伦的铸造技艺,成为王权象征的代表物;馆内最为震撼的是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四羊方尊,细看器表,几乎不见铸造工艺留下的痕迹,设计之缜密、制作之精心,可见一斑。复杂的分铸技艺、羊首造型与祭祀功能相结合,既是艺术的高峰,又体现了早期国家制度的严密构建,集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于一体。青铜瑰宝,方寸之间重千钧。

四羊方尊

 

这些文物不仅凝结了中华文明起步的艰辛与辉煌,更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密码——对自然的敬畏、对艺术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秩序的追求。每一件展品都在讲述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每一个纹饰都在传递远古先民的智慧。正是在这些文物的指引下,我们得以在国博读懂一部中华文明从荒野走向辉煌的史诗。

统一辉煌:王朝更替中的文化积淀

从秦汉大一统到明清的盛世图景,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一个时代的传奇,也在见证中华文化的沉淀与积累。

秦代的琅琊刻石静卧于展柜中,石上的小篆字迹清晰依旧,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和李斯随秦二世出巡时的盛况。这块刻石是秦朝“书同文、车同轨”的大一统格局的缩影,每一个字都凝聚了中华民族追求秩序与统一的精神诉求。

琅琊刻石

 

展厅另一侧,西汉杨家湾的彩绘陶兵马俑如同历史的守卫列阵,重现了汉军骑兵的威武与大汉帝国的辉煌。这些陶俑以其生动的姿态和鲜明的色彩,不仅展现了汉朝军队的严整军容,更彰显了汉朝时期军事力量的雄厚与国家的繁荣昌盛。它们如同时间的见证者,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强盛与荣耀。

彩绘陶兵马俑

 

如果说秦汉的文物是力量与秩序的象征,那么隋唐的文物则是开放与繁荣的化身。在唐代展厅,一尊三彩釉陶载乐骆驼格外引人注目。高大的骆驼载着五名身着西域服饰的乐人,他们吹奏乐器、面带喜色,仿佛重现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场欢庆。这件文物不仅展示了唐三彩的釉色之美,也生动讲述了文化交融的历史,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典型例证。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辽宋西夏金元时期,中华大地经历了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南北统一的进程。辽代的鎏金鹿纹银鸡冠壶带有唐代金银器的典雅风格,同时融入了契丹族的造型特色,不仅是手工业发展的代表作,也是一段多民族融合历史的见证。而西夏的绿釉鸱吻,则以其威猛的造型和完美的保存状态,述说着西夏皇陵建筑的辉煌,同时彰显了当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绿釉鸱吻

 

进入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郑和铸青铜钟造于郑和第七次远航下西洋前,钟声回荡出明代对外开放与海洋文明的雄浑与深邃。这口钟不仅象征着世代中国人开辟东西方友谊之路的信仰,也镌刻着明代对外交流的辉煌。

郑和铸青铜钟

 

清代的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是曾经圆明园海晏堂的陈设品,集精湛工艺与“河清海晏”之寓意于一体,承载着清代盛世文化的恢宏气象与艺术高峰。它不仅是物质文明的顶点,更是一个盛世的精神写照,折射出泱泱中华自信于世界的庄严力量。

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这些跨越千年的文物,让我们在国博展厅中感受到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深沉厚重。它们是时间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在统一与繁荣的主叙事中不断延续、不断创新的鲜活注脚。

文化中国行:藏礼于器,以器述史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览的观众人数已突破506万。由于展览全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来国博一趟,就等于走遍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如今,国家博物馆已构建起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与临时展览并行的立体化格局,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展示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从珍贵的古代艺术典藏到焕发时代光芒的当代文化创新,从丹青妙笔的意境之美到巧夺天工的匠心之作,国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通过新颖的艺术叙事、线上线下融合的展陈形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活动,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在共享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何以中国?何以文明?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文物是辉煌文化的实物象征,凝结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智慧与创造力、生命力、想象力,是民族精神的鲜明标志和国家的“金色名片”。

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是中国人的立国重器,象征着国家的威仪和权力,寄托着保家卫国的宏伟心愿。如果不了解这种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下的家国一体传统,就很难明白为什么从古至今,尽管历经多次社会变迁和外来影响,中华民族依然保持着文化的连续性和民族的凝聚力。

明仿宋针灸铜人精巧严谨、科学严密,蕴藏着中华医学“仁心仁术”的人文关怀与追求真知的探索精神。如果不了解这种中华文明突出创新性下的深厚文化底蕴,就无法想象古人如何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创造出无数堪比现代科技突破的发明。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中华儿女在各个领域积极推动创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仿宋针灸铜人

 

红山玉龙形态优美、线条流畅,凝聚着无数先哲之思想精髓,成为华夏民族的灵魂标识、文化符号与精神图腾。如果不了解这种中华文明突出统一性下的民族情怀,很难理解我们为什么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正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感,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历经千年而始终坚如磐石。

绿釉胡人骑驼陶俑还原出古丝绸之路上西域胡人乘骆驼的形象,无声记录了盛唐时期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历史。如果不了解这种中华文明突出包容性的开放胸怀,就无法深刻理解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绿釉胡人骑驼陶俑

 

《乾隆南巡图》描绘出古代社会农商百业共同发展、天下万民共赴繁荣的和谐图景,展示出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果不了解这种中华文明突出和平性中的和谐格局,就无法洞察融汇在奔涌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于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的和睦理念。

《乾隆南巡图》之驻跸姑苏(局部)

何以中国?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翻开国博厚重的“古代史书”,去汉唐风貌、明清韵味、大国风范中寻找答案吧!在国之重器中领悟匠心独运的智慧光芒,在丹青水墨中感知弦歌不绝的悠远旋律,在龟甲木牍中触碰思接千载的精神脉动。

何以文明?答案不仅在于中国人的历史有多悠久,文化有多厚重,更在于我们在每个历史节点上,都能够通过创新与变革,赋予古老文明新的生命力,为国家和民族塑造出承载千年历史重量的澎湃恢宏的文化气象。

作者:关禾

编辑:周斌 詹茜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