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苏州河畔“宠物总动员”:带着狗狗看宠物大展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2024-12-06 08:15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位于苏州河边,自开馆以来就向公众传递出了开放且包容的姿态,是一家宠物友好的展馆,允许观众携带宠物进入。

12月5日,在初冬暖阳下,一群携带宠物狗的观众走进了艺术中心,去参观一场名为“宠物总动员”的展览开幕式。这是该艺术中心的年度大展,呈现24位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展现他们各自视角下的宠物与人类的关系。这是一场温暖的展览,携宠观众在展厅里观看着艺术家镜头下的宠物,而他们自己的宠物也成为了其他观众的拍摄对象。

“只有爱过动物,我们灵魂的一部分才能得以苏醒。”这是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的名言,印在了展览“宠物总动员”的入口处。

自古以来,宠物与人类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人类首次驯化狗开始,宠物便逐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同伴。它们教会我们同理心,让我们学会表达爱与承担责任,更在孤独时给予我们温暖的陪伴。

展览现场,携带宠物的观众在展厅里互动

展览现场,携带宠物的观众在展厅里互动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展览“宠物总动员”通过24位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呈现他们各自视角下的宠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董事总经理克里斯蒂安·德维尔(Christian Devillers)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关于宠物主题的大型展览,并不是深奥难懂的,而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有趣展览。展览旨在借助艺术的视角,深化公众对宠物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角色的认知。它们或身披柔软的绒毛,或展现灵动之姿……它们时而化身为家庭守护者,以无言的温暖抚慰人心;时而成为个性与地位的象征,彰显着主人的独特风采;时而担起生活伴侣的角色,默默陪伴,共度无数平凡而珍贵的瞬间;更有时,它们作为艺术创作的灵感缪斯,激发无限创意与遐想。

展览现场,观众携带的宠物狗在展览作品前

展览现场,携带宠物的观众

宠物的肖像

展览开端处,观众可以见到摄影师卡里·比约恩的一组摄影,其《狗狗》系列围绕纽约市及其周边的动物时尚秀和锦标赛创作,展现美国当时的消费主义,以及浮夸的美国梦的表现形式。在这一组摄影作品的对面,是多莉·法比雪夫拍摄的《最佳表演》系列,捕捉的是威斯敏斯特犬舍俱乐部犬展里的优美与高雅。

©卡里·比约恩,未命名作品,来自《狗狗》系列,2016-2020年

©多莉·法比雪夫,《两位波美拉尼亚》来自《最佳表演》系列, 2012年

出生于杜塞尔多夫的拉尔夫·哈根特从事着人物和动物肖像的创作,他用与人物肖像拍摄同样严肃和优雅的方式来描绘动物,赋予他图像中的每个生物以尊严和个性。从2013年他的第一个狗肖像开始,此后他拍摄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动物,从小昆虫到大猩猩,从羊驼到企鹅,其广泛的动物肖像作品集展示了我们这个星球上许多天然物种的美丽。而在一面宽广的展墙上,挂满了动物摄影师杰拉德·格辛斯的《你看起来像你的猫吗?》与《你看起来像你的狗吗?》系列,通过人与宠物面貌的趣味对比,揭示了宠物与我们之间不可思议的纽带。

©拉尔夫·哈根特,《格里塔》, 2013年

©拉尔夫·哈根特,《闪击大师》,2015年

展览现场,杰拉德·格辛斯的《你看起来像你的猫吗?》系列与《你看起来像你的狗吗?》系列

2009年,巴黎狩猎与自然博物馆馆长就委托安托万·施内克为60只狗拍摄了一系列照片,这些狗的主人都是法国名人。博物馆里有一个以这些严肃的狗的照片为特色的肖像画廊,模仿了欧洲城堡里有时能找到的著名祖先的肖像。在摄影师的拍摄过程中,狗狗必须戴上黑色的围巾,这可能有助于它们在镜头前保持神圣的姿态。

©塞奇·索赫,《文森萨、巴黎与彼得,马萨诸塞州剑桥》,来自《动物》系列,1992年

©深濑昌久,《佐助》, 1978-1979年

除了一些严肃的肖像照外,也有艺术家将镜头对准了在家中的宠物。如塞奇·索赫在四只狗的陪伴下长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拍摄人物时,她就经常将伴侣动物也纳入画面。在她看来,“当人类与动物共处时,现场会变得更随性、自我会变少但现场会更乱。”日本摄影家深濑昌久于1977年收养了小猫,为它取名为“佐助”,他自己也“变身”为猫,用猫的视角跟拍佐助。对于深濑昌久来说,在自然的移动中随心所欲地与自己的猫一边玩耍一边记录,是最幸福的拍摄。他说,猫咪“佐助”也成了他自己的“自画像”。

宠物与人类

艺术家罗宾•施瓦茨的作品《艾米莉亚与动物》系列是她拍摄了女儿与动物的共同成长,是一场跨越了十九年的创作与纪录。罗宾说,“这个系列代表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它成为我与孩子之间的生命纽带。”索菲·加曼则以她细腻的画面,定格了狗狗洗澡时滑稽有趣又不失温馨的瞬间。温妮•奥的《耻辱圈》系列中,则将宠物狗在术后所佩戴的耻辱性项圈转化为美丽和庄严的象征,将项圈和其中的狗转变为艺术性的肖像。

©罗宾·施瓦茨,《托尔,艾米莉亚和雅各布》来自《艾米莉亚与动物》系列, 2006年

©温妮·奥,《卡尔文》来自《耻辱圈》系列, 2017年

日本艺术家芥川浩典的作品是他的宠物兔子“乌龙”。乌龙的照片出现于第一波照片博客浪潮。“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和兔子生活在一起。从1994年到2003年,我为我的宠物兔子乌龙创建了一个主页,虽然并非我的本意,它成为了全世界的热门话题,甚至被用作网络梗。”

©芥川浩典《乌龙》,1994-2023年

中国艺术家程然则以其奶牛猫马丁•戈雅的大幅摄影作为主内容,并结合了他与团队收养的20多只流浪猫伙伴的图像。他以人类学,档案学,图像学的形式去呈现宠物议题,不仅仅关于陪伴,也关于人与宠物的共同成长,以及正在发生的艺术现场。对程然来说,猫给他带来了抚慰与陪伴,也为他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灵感。“它们是很多艺术家的灵感缪斯,让艺术家找到创作的方式,并将这种方式分享给不同的人。”

展览现场,程然作品

展览现场,王翰林作品

宠物话题的背后

宠物作为很多人生活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独特的方式陪伴着我们度过许多重要时刻。除了对它们的日常纪录及艺术式的拍摄外,此次展览亦在充满趣味和温馨的基调下,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反思。

展览中不乏令人悲伤的作品,如英国艺术家马丁·阿斯伯恩拍摄的作品《猎狗安息之地》描绘的是西班牙农村的猎狗因老化,跑不动后被遗弃或被杀害的故事:大多数狗被留在路边或被政府的“杀戮站”接走,但有些狗因表现不佳而受到惩罚,被挂在树上或被活着扔进井里。该系列并没有直面痛苦,展示的是它们被遗弃的风景,亦或是几只被拯救的狗,但依旧传递出了悲伤的氛围。

©马丁·阿斯伯恩,《河流与灰狗》来自《猎狗安息之地》系列

展览现场,莉莎·斯特龙贝克的《代号》系列

在一个布满皮毛的展墙上,是莉莎·斯特龙贝克的《代号》系列,展示了人类的黑暗面:一些人在诉说自己有多爱动物时撒谎,他们只爱自己的宠物,却忽视了那些活着就是为了被做成皮草外套而遭受苦难的可怜动物。

艺术家阿克塞利·瓦尔穆宁则将镜头对准了宠物与克隆的话题。在韩国的实验室里,只需支付十万美元,你就可以克隆一个与你心爱的、或许年老且濒临死亡的宠物一模一样的新宠物。这是关于过于好奇的行为,以及对于人类扮演上帝的探讨。

展览现场,阿克塞利·瓦尔穆宁拍摄的宠物克隆话题

在展览现场,德维尔也向记者讲述了宠物现象背后的思考。“在西方,流行养宠物的年代大约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我来自法国,我认为现在法国的宠物数量比人还多,这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地方也是一样的。而中国的这一现象则出现得更晚,大约在十几年前。这与社会的变革和社会的富裕程度有关。而当代社会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孤独。随着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增大,人们不再愿意生孩子,而宠物则为人们的许多心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至少,宠物可以让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忘记其他事情,得到放松。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社会现象。”

©索菲·加曼,《米娅》来自《湿狗》系列,2014年

©索菲·加曼,《托帕兹》来自《比特犬花之力》系列, 2015年

©阿瑞卡·罗《未命名(东部箱龟)》来自《家养》系列,2015年

除了猫狗,以及兔子等人们普遍认为是可爱的宠物外,展出的作品中亦有艺术家拍摄的蛇、变色龙、蜘蛛等宠物。在德维尔看来,这些宠物也折射出了人们对于身份认知问题的探讨。“它决定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希望别人把你看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当然,最终爱都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关系。”

展览将展至3月9日。

    责任编辑:徐明徽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