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爷叔当网文作家,写属于自己的《繁花》
原创 王慧兰 阿姨的进行时
人生处处有惊喜,沈东生也没有想到,少年时期的文学梦,竟然在他74岁这一年实现了……
01 在弄堂里长大的少年
沈东生1950年出生,在上海天通庵路的一个弄堂长大。家里兄弟四人,他是老大。那个年代,吃饱穿暖已是奢求,也没什么娱乐可言。从家门口出去有一处枪篱笆,围着一个“神秘”的小院子,从摇曳的树枝间看进去,隐约可见里面的小楼屋顶,还有一个秋千。沈东生经常到那附近玩,坐在枪篱笆对面人家的台阶上,浮想联翩,有时候还会忘了时间。等到母亲来找的时候,他才意识过来。母亲一脸不解地问:“看什么呢?”他欣喜地说:“看枪篱笆。”母亲不解,骂他一句“昏头了”。这些记忆一直萦绕在沈东生的心头,成了他日后写小说的素材。
读书是沈东生的另外一个爱好,不管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有时候看着看着还会被感动到泪流满面。有一次,朋友借给他一本《基督山伯爵》,要求他第二天就要还。他回到家什么事情也不做,连夜看完这本大部头,如饥似渴。那时候,一本好书是无比珍贵的。
少年时期的沈东生
初中毕业后,沈东生原本要去插队,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没有达标,就被照顾留在上海。这当然是好事。十七八岁,他到纺织局的仓库当了一名搬运工。工作很辛苦,他每天要扛着200斤重的大袋子从码头到仓库,来来回回好多趟。无论严寒酷暑,衣服总是浸透了汗水。
因为会写文章,领导就安排沈东生出黑板报。他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可以“偷懒”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写作和绘画技能。他画的宣传画在整个纺织局都是数一数二的。
02 搬运工考上海戏剧学院
人生的机遇如同齿轮,一环扣一环。1977年,上海戏剧学院公开招生。有一位喜欢画画的同事把报纸上的招生启事拿给沈东生看,约他一起去考试。沈东生研究了一下,当年的“戏文”和“舞美”专业都挺适合他。考虑到年纪的原因,他选了“舞美”专业。这个专业考的就是绘画技能,沈东生没费什么劲,就考取了。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大家满怀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一个班级不到20个学生,老师有十几个,相当于一比一的师资。沈东生的同学中有很多知名的艺术家,画家黄阿忠,烟火大师蔡国强,都是他们舞美专业的。沈东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当化妆师。刚开始的
时候,家人朋友都不太理解,觉得沈东生的大学是白读了,化妆师不就是涂脂抹粉吗?其实不然。
剧组的化妆师需要根据导演的要求,进行角色的形象设计,要熟练掌握各种化妆技巧,不仅是基础妆容,还有特殊妆容,比如把人化老,化伤痕妆,化特效妆等。化妆师还要会自己制作假发、面具、假牙等道具,确保逼真的效果。拍古装剧的时候,要给演员戴假发套,化妆师就要自己织发套。这工作一点不简单,是考验技术的。沈东生跟着剧组跑东跑西,有时候一出门就是好几个月。结婚后的第三天,他就出远门了,把妻子一个人留在家里。
沈东生的妻子是他隔壁弄堂里的邻居,两人在读书时期就认识了,算是青梅竹马。上大学的时候,沈东生经常会约妻子到学校看内部电影,有几次晚上公交末班车结束得早,电影散场,他们就一路手牵手走回去。未来老丈人很欣赏他,觉得他为人正派,是个老实人
沈东生经常全国各地跑,一年就在上海呆两个月,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靠妻子来操办。儿子小的时候经常生病,她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很辛苦。有一次,沈东生忙完了工作,坐公交车回家。他从后门下车,刚站稳,就看到妻子抱着儿子从前门下来。大冬天,儿子裹得严严实实像只粽子,妻子手上还挂着一大堆袋子,很吃力的一副样子。他叫唤了一声,妻子转头看到他就哭了,泪流满面地抱怨说:“东生啊,你现在才想到回来,我真是要死给你看了。”
03 上影厂里的金牌化妆师
对家庭,沈东生有亏欠,但是在事业上,他是尽心尽力的,是非常敬业的。他参与过《鲁迅》《三毛从军记》等多部电影的创作,与姜文、陈道明、濮存昕、章子怡等知名演员有过合作,还曾获得过两次金鸡奖“最佳化妆奖”和一次中国影视“化妆金像奖”(中国影视化妆界最高荣誉赛事奖项)。
曾获得过金鸡奖“最佳化妆奖”
沈东生最得意的一个作品,就是把濮存昕改造成鲁迅的形象。因为濮存昕本人和鲁迅的形象差异很大,沈东生翻制了濮存昕头部的模型,然后给模型进行立体塑造。他花了3个月的时间,前后共设计了四套方案,同时还翻制了几十套“塑型零件”的模具,比如眉弓、颧骨、眼袋、胡须……每一次化妆都要用一套新的“零件”。沈东生每天一清早起床,先帮濮存昕“组装零件”,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个小时。拍完戏后,他又要制作一套新的“零件”,以备第二天使用。
沈东生在给濮存昕做造型
在电影《茉莉花开》中,章子怡一人分饰三个角色,原本是想让她三个阶段的形象完全不一样的,但导演担心如果观众认不出是章子怡,明星效应就没了。所以,导演的要求就是:既要一眼看出是章子怡,又要让她在不同年代有明显差异。为此,沈东生煞费苦心。一开始茉是个很清纯的姑娘,后来当了明星,打扮就成熟起来了,沈东生就给她朝唯美的方向塑造形象。莉生活在解放后,这一阶段的造型又要从写实角度出发,要贴近生活。这些形象设计其实都是沈东生来完成的。
导演和演员对沈东生的化妆技术高度赞扬,非常满意,他一直被各大剧组邀请,做着做着就到了70岁。
04 74岁成为一名网文作家
2020年,沈东生正式退休,他想好了,往后就要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老有所乐。
写作是他年轻时候就有的一个梦想。他喜欢读书,文字对他心灵的激荡,一直反反复复影响着他。30多岁的时候,他在《萌芽》杂志上发表过一个短篇小说,叫《李家阿婆》。小说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弄堂阿婆,老了以后盼望孩子能够回来看望她,后来在去世前终于了却心愿的故事。当时的《萌芽》编辑王小鹰还好奇地问他,怎么年纪轻轻就写一个老年人的故事呢?沈东生也回答不上来,他对身边人物的观察相当细腻,那种笔尖流露的情感表达异常准确。这可能和他长期大量的阅读有关,也可能是一种天赋。
在上影厂上班期间,总是为养家糊口而奔忙,沈东生没空写作。现在退休了,他觉得是时候把写作的爱好捡起来,继续下去。
那段时间,沈东生在网上写一点诗歌,还有回忆童年的文章,网友们的评价都不错。后来,他参加老同学聚会,有人说起天通庵路要拆迁了。沈东生听了有点感慨,就特意回去看一趟。
曾居住过的弄堂
走在老弄堂里,沈东生意外见到了当年的邻居,现在的他们已经老了,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突然,有一个人认出了他,喊他“东生”。沈东生愣住了,这一声呼唤穿越岁月的长河,把他一下子带到青少年的时期。
那天回来后,沈东生就决定要写写弄堂里的这些人,写写他们喜怒哀乐的人生故事。那阵子,王家卫的电视剧《繁花》正火,带火了“泡饭”,这一弄堂里再平常不过的美食。沈东生就借用这个细节来写,“吃泡饭”是上海人的特色,每家每户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排场。黄伯伯家,“五六个小赤佬围牢小台子坐停当,清汤寡水的籼米泡饭一人一碗盛好,腐乳对角切开一分四,一人一份吃光算数,大家不吃亏”。张老师家,“早饭台子上的小菜也没啥特别,腐乳、酱菜、萝卜头,最多再加只高邮咸蛋,还要切成五六片,一家门分分吃吃”。很快,一篇《上海人吃泡饭》的文章就写好了,沈东生把它发布在了网上。
没想到,有很多网友喜欢看,他们留言说“写得好,有王安忆的味道”“上海张恨水又回来了”,这些评论让沈东生很是受用,但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远没有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05 连载了40多万字的网络小说
一次,电影厂的老同事们聚会,大家说到沈东生的《上海人吃泡饭》,夸沈东生写得有滋味,鼓励他继续写下去。就这样,沈东生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更新。再后来,读者推荐他去番茄小说上连载。沈东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他倒不是要做什么时髦的网文作家,只是想有个固定的地方可以连载他的小说,这样读者也能持续性地阅读。
2023年年底,沈东生化名“用上海话写作的人”,投身其中,开始正儿八经地创作小说《上海人吃泡饭》。弄堂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沈东生,点点滴滴的回忆都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和动力。弄堂里小人物的生活不富裕,房子也不宽敞,但他们有爱,有对生活的向往。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并不起眼也不出众的小事,都值得记录下来。在上海弄堂里,他们这些人的生活是充满人情味的。
沈东生用上海话写弄堂故事
最初那篇讲“吃泡饭”的文章,衍生出枝枝蔓蔓的情节,张老师、林小姐、宝宝、李家婶婶、汪家好婆、黄伯伯等各色人物逐渐丰满起来。
用上海话写作是沈东生一开始就想好的,他觉得上海话的表达更有节奏感,更有画面感。他也希望为沪语的推广贡献一点力量。从读者的反馈来看,这样的写作也是受欢迎的。
之前,妻子为这个家付出了许多辛苦,沈东生退休后主动接过做饭的任务,照顾家里。写作对他来说是一个兴趣爱好,并没有占据太多的时间。每天早上,他醒来后就会在脑子里理一理各种情节,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记录一下。七点钟起床,他一边听唱片、听书,一边做家务。中午弄好午饭后,他就在卧室沙发上打个小盹儿,醒来后开始写小说。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手机写作的方法,大概两三个小时就能写上三四千字。到了傍晚,他就要忙着下厨了。因为和儿子媳妇一家住在一起,他的做饭任务还挺重的。
日子平淡而踏实,沈东生的节奏慢一点,他做不到日更,《上海人吃泡饭》以每三四天的速度更一趟,不紧不慢的。有读者催更,“你再不更新我就要弃了”,但沈东生依然“佛系”,按自己的节奏往前走。对他来说,写小说不为名不为利,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和满足。有幸在这把年纪被称为“网文作家”,有那么多人喜欢看他的小说,这算是圆了他一个少年时期的梦。
在番茄小说上连载的网文《上海人吃泡饭》
原标题:《上海爷叔当网文作家,写属于自己的《繁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