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子垚丨新手小白怎么做田野调研?
原创 走南闯北的社长 行业研习
本文的田野调研指的是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个新的调研点,比如村庄或者社区驻点一段时间进行参与式或者非参与式的调研。因为在研二之前都没有参加过这样的集中调研,所以对我来说真正进入田野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和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如果有更好的意见可以交流学习。
一、如何快速适应田野调研的节奏?
之前我本科和硕士的毕业论文都是做社会工作实务相关的内容,开展的调研也都是点状调研或者是线上访谈,做实务的时候也没有进入到调研对象生活的场景中去,没有过在调研点住一段时间进行集中调研的经历。所以我第一次去参加驻村调研的时候非常的迷茫,当时也没有能够快速地进入调研的状态中,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分析当时没能快速适应的原因有3个。
首先是对调研的目标不清晰。自己的调研目标其实是应该在出发之前就想好的事情,如果没有事先就明确自己此行的目标的话,那就很容易把这次调研变成一次公费旅游,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我们现在调研的机会看起来好像来得很容易,老师帮忙联系好了调研点,我们去了就开始访谈就好了,但是其实都是老师默默地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成长的机会。
其次是生理上还没有适应调研的状态。对于没有经历过大量调研的小白来说,突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待一段时间,多多少少都会有点不适应,如果是比较近的地方还好,但是如果是比较远的地方,可能就会有水土不服的症状出现。调研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比如说饭菜不合胃口、气候不好、住宿条件有限等等,都可能给调研带来一些场外因素的影响。
第三就是调研能力的不足。没有足够的调研经历铺垫的话,我们进入田野的时候就缺乏底气,一般来说新手调研都是有老师和师兄师姐带队的,刚开始可能会不知道自己在调研过程中应该承担什么角色、在访谈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只是木然地跟着大部队走,被动地听着访谈的内容,缺少主动性。
那么如何快速进入好的调研状态呢?主要是做好生理、思想上的准备以及必要的知识储备。
一是生理上的准备。平时就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不要让自己一到新的地方就水土不服病倒了。出发之前带好一些常备的药物、耳塞、眼罩等,避免自己因为生病或者休息不好打乱调研的节奏。如果调研的时候确实是不如平时休息得好,像我自己刚开始参加调研的时候每天都很焦虑,会很害怕自己表现得不好、访谈的时候发现不了问题、讨论的时候总结不出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晚上就会通宵失眠,后来我发现不止我一个人这样,调研经验比我丰富很多的师姐也会有睡不好的问题。有时候调研的信息比较多的时候,当天晚上讨论就会到比较晚,凌晨一两点或者两三点都有可能。所以调研的时候睡眠的时间肯定是会小于平时的作息时间的,这种时候我们也不能被影响心态或者就轻易放弃,没有休息好带来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欠佳都是暂时的,但是如果因为这个错过了成长和学习的机会,那才是更大的损失。当然不是说鼓励不要命地熬鹰,而是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再多坚持一下。
二是思想上的准备。在出发之前要仔细地理清这次调研的目标,对于新手来说,前期的田野调研就是学习怎么做研究的过程。比如说第一次参加集体调研,新手的目标就是了解调研的流程,学习调研的方法,在调研过程中通过观察带队老师和师兄师姐是怎么做访谈、展开讨论的,积累一些好用的访谈技巧,形成自己的工具包,下次调研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使用。如果是做专题调研的话,就可以事先想好自己要重点关注的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就可以围绕这个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
除了要梳理明确的目标外,心态上的调整也很重要。第一个就是期待的合理化。不要把调研变得过于功利化,通过调研得到论文产出当然是我们的目标,但是对于新手来说,过于关注能否有产出可能会让调研的过程变得非常焦虑,从而导致心态上的波动,论文能不能写出来不仅仅取决于调研的当下,调研结束后的分析总结、文献阅读和写作也很重要,不要在调研的时候就过于着急,当我们的经验足够丰满、饱和,写作的能力锻炼出来的时候,文章自然就会写出来的。
第二点就是要保持开放积极的心态。作为一个新手,我刚刚开始调研的时候心理上很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访谈的时候不敢开口提问,讨论的时候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害怕自己提出一些很幼稚的问题被大家群嘲,然后就选择沉默。但是闭口不言恰恰就让我错过了交流学习的机会,要明白能力是在不断做事的时候培养出来的,不要去关注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关注自己的个人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三是补充知识储备。在做调研之前应该先储备好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比如进入乡村前可以先阅读一些有关乡村研究的文献和著作,了解一下中国不同区域农村的特点和运行逻辑等,以及了解要去调研的地方的基本信息,还可以阅读一些有关田野调研的方法论书籍。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调研的时候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就会处理得更好,也会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二、如何参与讨论?
讨论是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每天调研结束后对当天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总结,和调研组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的重要方法,头脑风暴的过程也能够让我们对调研的现象和问题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但是对于调研经历有限的新手来说,刚开始参加讨论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没有想法,或者不知道怎么发言,如果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先发言的话,可能又会觉得他们讲的内容已经涵盖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自己不知道怎么准确表达的内容也已经被他们用很学术化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只能在一边默默感叹他们好厉害,我已经没什么要说的了。
讨论前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讨论的时候言之有物,就必须认真对待这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经验的梳理和判断。很多时候访谈对象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性,我们要学会辨别话语背后的真相,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体性。刚刚开始调研的时候,我只能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现象背后的机制,或者是坐在电脑前面看着大段的访谈记录却像个智障一样脑子一片空白。一方面是因为积累的经验不足,看不出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没有学会怎么去思考和总结。积累不足的问题不是一次调研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我们多调研,多阅读,这里主要讲我学到的思考和总结的方法。
首先是如何思考。调研一整天下来获得的信息是比较杂乱的,如果回来以后再从头到尾看一遍肯定是比较浪费时间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当天访谈的时候就进行思考,或者在吃饭的间隙就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值得关注的问题,这样在自己总结的时候就可以围绕重点问题有关的经验现象进行思考,提高效率,同时每天最好强迫自己想出3—5个问题来和大家讨论。
在思考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第一个角度是比较法,包括区域比较法和历史比较法。新手可能又会问了,我都没有调研过几次,拿什么来比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和调研点的现象进行比较,自己老家的村里、自己家住的社区、自己接触过的群体等,等到调研次数多了,就可以进行区域性的比较了。如果是对同一个地方进行长期的跟踪调研,那就可以进行时间序列上的纵向比较了。调研的时候也会涉及一些可以比较的问题,比如说国有企业党建和民营企业党建的区别等等,我们都可以抓住这些地方进行分析。
第二个角度就是多问为什么。对所有自己不理解的现象都可以问为什么,然后尝试去解释这个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有些问题是自己仔细思考一下就能够想通的常识性问题,那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以后去其他地方调研时用来解释其他问题的基础。而有些问题是在自己尝试解释过后发现可以深入挖掘的,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的,那就可以仔细地分析一下。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要害怕解释错,反正如果真的错了的话,其他人马上就会出来反驳你的,重要的是锻炼思维能力。在田野中保持好奇心是很重要的,进入调研的时候可能越无知越好,因为这样我们就会一直处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对一些细节的好奇心可能就能引发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可能就会丧失一些经验的敏感性。
第三个角度是寻找悖论。悖论可以理解成现实和理想存在差异的状况,或者是和常识相悖的问题,这些悖论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尝试去分析他,找到一个最能够解释这个悖论的答案,然后再经过讨论把逻辑变得更完善。第一种情况比如说,某项政策推行之后存在和预期的情况不符合的情况,以广东省实行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例,政策设计的本意是通过在道路两边种植绿化树木,改造乡村的人居环境,营造美丽乡村。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发现,村居为了应对上级政府的检查,短时间内快速种植了大量的树苗,结果树苗的成活率不超过10%,并且村民和村干部都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存在的必要,农村里一头牛一群鸡鸭走过去那就必然是脏兮兮的,弄得那么干净干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和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产生了冲突。这里就存在一个悖论,那么我们就可以去分析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差异性,政策落地的效果为什么和政策制定的目标相差甚远?第二种情况就是和常识相悖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觉得农村的五保户收入很低,应该日子都过得很苦,结果实地调研的时候又发现人家的幸福感水平挺高的,天天都乐呵呵的,这又是一个悖论。
自己的思考结束以后就需要在小组讨论上进行总结发言,要用符合逻辑的学术语言把问题表达出来。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说什么,就是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拿出来讨论,二是怎么说,即讨论的时候要怎么发言。
先说怎么判断哪些是值得拿出来讨论的问题。首先常识性的问题是不值得讨论的,如果有的常识你不知道,那是你该补课了。我刚开始参加调研的时候,在讨论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干脆尝试找一找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吧,费劲巴拉地想了半天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下行会导致劳资纠纷增加。在场的人都笑了,师兄面带三分讥笑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地说:“你们谁来给她解释一下?”其实自己仔细想一想就知道,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企业资金周转不来,没办法按时发放工资和货款,所以劳资纠纷就增加了呗。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讲出来之后别人是没办法和你形成讨论的,顶多只能讨论的时候拿来提一下问,人家还不一定晓得给你解答。真正需要讨论的是那些有价值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视角去解构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并且没有被完全研究透的问题。
接下来说说怎么发言的问题。这里归根结底就是要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清晰地把问题的现象和机制都解释清楚,不能说了一大堆之后还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还把自己给绕进去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白描再追问,按照“现象—原因—影响”的结构去表述:看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存在什么问题—问题有什么特征—机制分析—问题的影响—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在进行机制分析的时候可以从结构、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分别进行分析。这样的发言就会显得条理清晰,也方便大家展开讨论。
三、如何撰写调研报告?
调研结束以后就要马上投入写作中,及时把调研时的发现和总结转化成调研报告,因为拖延的时间越久,就会和经验产生距离感,很多细节就都忘记了。刚开始参加调研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调研报告要怎么写,动起笔来很痛苦。但是其实写下来发现调研报告并不难写,和写论文比起来真的很简单,简单地说就是把调研过程中有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全都记录下来,如果不是明确说要交给甲方之类的报告,那么调研报告就是自己的素材库,之后写论文的时候随时调出来翻看,作为自己的积累,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
调研报告的写作逻辑其实和讨论发言的逻辑是差不多的,是对讨论内容的完善和总结,把讨论时千丝万缕的信息按照合理的逻辑整合在一起。首先要对调研点的情况进行详细完整地介绍,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其次列出所有的问题意识,也就是在调研过程中被大家反复关注和论证的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现象—原因—影响”的逻辑进行叙述,除了把讨论的内容记录下来之外也可以记录自己的想法。最后总结方法论,充实自己的研究工具包,供下次调研的时候借鉴。虽然调研报告的字数一般没有要求,但是最好多写一点,用字数倒逼成长,20天的调研至少得写个不少于5万字的报告吧。这一点我自己做得也不好,以后要尽量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本期作者:陈子垚,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本期编辑:陈忠杰
•关于我们:我们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师、博士生,以及从事具体行业的业余研究者,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背景,有丰富的田野调研或行业经验,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绘制中国行业的图景。
原标题:《陈子垚丨新手小白怎么做田野调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