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让“妈妈岗”超越“打零工”的意义
原创 陈方 光明日报
文 | 陈方
“妈妈岗”又火了。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青岛市首批“妈妈岗”用人目录,引发了舆论关注。据报道,青岛市积极推行“妈妈岗”创新做法,广泛征集、发布上班灵活、工作弹性、有质量有温度的适合“宝妈”等群体的就业岗位。
相关用人目录截图
“妈妈岗”并非新词,此前,广东、河北、黑龙江等地均进行了相关探索。此次青岛发布用人目录,意味着“妈妈岗”用人工作又迎新推进。“妈妈岗”既考虑到“宝妈”们照顾孩子的客观实际,又能满足这个群体兼顾工作与社会同轨的诉求,舆论不乏叫好之声。
青岛此轮发布的“妈妈岗”共有190个岗位需求,来自7个用人单位,涉及餐饮、家政、保安服务等领域,多为钟点工和小时工。梳理这些目录,很多人难免会生出疑问:“妈妈岗”是不是就是“打零工”呢?
因为身份“特殊”、工作形式灵活,目前“妈妈岗”更多存在于劳动密集型岗位,如收银员、客服、配送员、销售员等。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这些岗位并不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且以小时工或者钟点工的形式出现,所以“妈妈岗”会给人一种“打零工”的感受。如何让“妈妈岗”超越“打零工”的价值,我们更应关注“妈妈岗”给从业者带来的功能价值和情绪价值。
深圳市2024年“南粤春暖”暨“春风行动”公益招聘会龙岗专场(南方+记者 朱洪波摄)
有人说,“每一个妈妈实现就业,就是给她背后的家庭带去了一份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撑。家庭多一份收入,社会就多一分和谐稳定,经济也会多一分活力。”这便是“妈妈岗”的功能价值。工作就要有收入,有了收入妈妈们就会多一份自信,家庭就会多一份保障。但鉴于目前社会上给妈妈们提供的“妈妈岗”工种单一,且较少覆盖专业技术强和管理层面的工作,更谈不上晋升渠道,所以收入并不高。这也是好多人感觉“妈妈岗”就是“打零工”的认知基础之一。
有些全职妈妈可能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她们只是在照顾孩子之余想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提升自信。这些妈妈们想以工作为纽带,强化自身与社会的联系,寻找社会归属感。这是“妈妈岗”给从业者带来的情绪价值。社会对“妈妈岗”有足够的尊重,“妈妈岗”的情绪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
在讨论“妈妈岗”的时候,我们会把从业者聚焦在全职妈妈们身上,这也是有失偏颇的。“妈妈岗”确实为全职妈妈们搭建了一个嫁接社会的桥梁,但一些本身就有工作的“宝妈们”,她们也是需要“妈妈岗”的。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吴海鹰建议,设置灵活工作和弹性就业的“妈妈岗”。她指出了两个方向:一是鼓励用人单位在车间、生产线上、管理岗位等设立“妈妈岗”;二是在社区公益项目中设立“妈妈岗”,为全职妈妈更好地兼顾工作与家庭提供服务。
简单说,“妈妈岗”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固定的针对企业,临时的针对社会。现实是,一些企业不愿设置“妈妈岗”,是出于担心管理混乱且用人成本可能增加等现实考量。如何打消企业的顾虑,并非无计可施。比如,2022年7月,广东中山市印发《关于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新模式的若干措施》,提出对符合条件申报“妈妈岗”的用人单位,实行每月300元/人的社会保险补贴和100元/人的岗位补贴;对符合条件申报“妈妈岗”灵活就业人员,实行每月300元/人的社会保险补贴。另外在扣减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也有优惠。由此可见,如果政府能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减轻企业负担,更多优质的超越了“打零工”意义的“妈妈岗”才会涌现。
发布“妈妈岗”用人目录,这并不是终点。真切看到“妈妈岗”能给“宝妈”们带来的功能价值和情绪价值,让其超越“打零工”的意义,“妈妈岗”才可能走得更长远,更受妈妈们欢迎。
原标题:《让“妈妈岗”超越“打零工”的意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