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4,包不治百病
中产不再买包了。
作者|周立青
编辑|杨舟
电视剧《装腔启示录》中有一名场面——四位阔太相聚一起下午茶,展现了一场关于梵克雅宝四叶草手链、Dior马鞍包、Dior戴妃包、爱马仕之间的较量。
包,一直是很多女性热衷讨论的话题,从基础百搭的快时尚包到正式入坑的轻奢经典款再到进阶的高奢款,是众多爱包人难以抗拒的买包轨迹。对他们而言,包包早已超脱了配饰的范畴。
然而,从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买包十余年的郑可却表示最近很少在买包上花心思了。他突然发现买之前想好如何如何搭配的包,现在已经被束之高阁,连之前最喜欢的“小香”也被闲置,每天出门常背的包就那么几个,有时甚至拿着展会赠送的帆布袋就出门了。
郑可的经历并非个例,在当下的消费市场中,这种现象越发普遍。
包包作为女性时尚搭配的核心单品,市场热度曾一路飙升。各大品牌也看准商机,不断推陈出新,从款式设计到营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轻奢品牌以相对亲民的价格和时尚的设计,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入坑;高奢品牌则凭借精湛工艺、独特设计以及品牌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众多时尚爱好者的终极追求目标。
包包似乎是女性身份、地位与品位的象征,拥有一款热门大牌包就仿佛踏入了时尚精英的行列,“包治百病”的口号也被喊得响亮。
如今,形势却急转直下,“包治百病”不奏效了。
01 轻奢、高奢都不灵了
张旭目前研究生在读,据她回忆,刚读本科的时候,随处可见的品牌包包让她非常着迷,自己在淘宝上买来的几十块的包与室友的品牌老花包比起来显得廉价许多。当时的张旭非常想买一个Coach包包,但每月仅有两千元生活费的她,面对高昂的价格,只能望包兴叹。
“我当时疯狂攒钱,虽然没有到节衣缩食的地步,但除了必要开销,我绝对不会多花一分钱,我还去做各种兼职,家教、替课什么的都做过。”三个月之后,张旭如愿买到了人生中第一支Coach Swagger。“当时Swagger系列火到断货,我是找代购订的,等了将近两周多才到手,到手那一刻超级兴奋,觉得攒钱三个月也值了。”
“买了第一个Coach之后,我还买过MCM、Pinko,都是一些比较火的轻奢包品牌。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当时买包的欲望和激情了,除了偶尔会买些帆布包之外,我已经两三年没怎么在包上花心思了了。”现在,张旭日常出门就拎一个帆布包,“这个帆布包是当时去泰国逛商场的时候偶然遇到的,试背了一下觉得很舒服就买了。从那之后,无论日常上班、开会还是逛街我都背它,把所有要带的东西往包里一扔就出门了。”
张旭的经历并非个例,「市象」发现,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日常能看到的轻奢包比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帆布包或者没有Logo的纯色斜挎包,部分帆布包上甚至还印有一些宣传标语。
轻奢包的失宠也反映在数据上。11月12日,Coach母公司Tapestry集团公布截至2024年9月28日第一财季业绩。
数据显示,Tapestry季度净销售额为15.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一致;而净利润为1.8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大中华区净销售额为2.34亿美元,同比下降5%。
曾经的轻奢鼻祖品牌Michael Kors母公司Capri集团2025财年第二财季业绩也表现不佳。财报数据显示,集团营收同比下降16.4%至10.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跌73%至2400万美元。Michael Kors的营收同比下降15.9%至7.38亿美元,该品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上销售额更是大幅下滑43%。
不仅轻奢包失宠,高奢包过的也不算太好。
10月15日,奢侈品巨头LVMH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跌3%至190.79亿欧元,所有主要部门业绩都未达到分析师预期。这是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LVMH集团季度销售额首次出现下滑。
顶奢爱马仕也未能幸免。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按固定汇率计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3%至37.04亿欧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但相较于今年第二季度13.3%的增幅,以及去年同期15.6%的增幅,本季度的增速已显出疲态。
有十余年买包经历的郑可前前后后大概买了三四十个包,不过今年,郑可已经把躺在柜子里吃灰的包包们全部出掉了,只留下了五六个常用包,“其中有一个常背的LV还是五年前买的。”
“买多了之后感觉所有包都长一个样,况且现在出门基本什么都不用拿,一部手机搞定所有的年代,还是没必要拿一个‘累赘’了。”
02 从大牌包到奶茶袋
在20岁出头的年纪,热衷买包的唐心也像其他爱包人士一样钟情于印满logo或logo硕大的大牌包,好像只有那些logo才能彰显包包的价值。
回溯十年前,彼时的社交媒体上各种“炫富帖”泛滥成灾,看多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LV、Chanel、Burberry、Céline填满整个玻璃柜的帖子,唐心自然也按捺不住内心对于包包的憧憬,甚至觉得只要有了大牌包的加持,自己也能变得更加贵气。
“说白了就是虚荣”,唐心自嘲道。那时候的她把包包当作提升自信心的工具,觉得只有背着那些昂贵的包包,才能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心逐渐发现,那些包包并没有让她变得更加快乐,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
社交媒体上的风向也正在悄然改变。
曾经被无数人追捧的“炫富帖”逐渐失去了热度,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个性和品味的分享,极简生活、低物欲生活的帖子层出不穷,偶尔掺杂在推荐页面的一两条低调炫富的帖子点进去发现已经被喷得体无完肤。
唐心意识到,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而是整个年轻一代的集体觉醒。他们成长在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曾经被消费主义所裹挟,不停地追求着最新、最潮、最昂贵的商品。“我之前为了追赶潮流,不惜一切代价买那些很昂贵的包包,但到手之后那种短暂的满足感,很快就被更深的空虚感所取代。”
在消费压力与焦虑的双重夹击之下,年轻一代如唐心及其同龄人,逐渐被消费主义引发的疲惫感所淹没,直至触及阈值。他们开始转身拥抱一种更为简约的生活模式,竭力挣脱过度物质化的桎梏,寻找那些真正能够赋予内心满足感的事物。
这种转变在奶茶袋和环保袋的流行中得到了体现。
“上班通勤包包测评”“最适合上班人的包包出现了”“通勤包坏了,忍痛配货2杯购置”,这些帖子里热议的包包并非那些难以入手的大牌包,而是外卖奶茶保温袋或者其他餐饮品牌的打包袋,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奈雪的保温袋。唐心开玩笑说:“看到路边联名款的奶茶袋,我可能真的忍不住会捡。”
奶茶袋防水、环保、性价比高。随着品牌联名的频繁推出,好看的打包袋也成为了时尚单品。这些袋子有的免费,有的只需要一两块钱就能买到,不仅减轻了年轻人的负担,更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在感。大家不再需要为了追赶潮流或者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感到焦虑。奶茶袋已然成为年轻人对消费主义反思的标志。
今年已经四十岁的蔡琳把手头的包包几乎全都送到了楼下二奢店里,包括香奈儿四大金刚。“简约并不意味着牺牲品质,它是一种对生活的深思熟虑”,这句话是她这次决定的注脚。
作为一名在北京打拼多年的中产阶级,蔡琳见证了时尚潮流的起起落落,也经历了消费观念的深刻转变。过去,那些大牌包包是她职场晋升路上的“伙伴”,每一只都承载着不同的回忆,这些包包仿佛是一种身份与能力的暗示。
对于蔡琳这样的中年女性,岁月让她们对物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取舍。她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越发感受到那种消费主义下的疲惫与虚无,自己的消费观念正悄然向真正的“长期主义”转变。曾经让她趋之若鹜的大牌包包,如今成为了衣橱里的摆设,很少再有出场的机会。
在“蔡琳们”的消费决策中,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已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产品的实用性、舒适性以及材质的品质。
与此同时,蔡琳也发现,那些曾经需要包包来衬托的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少。她开始有意识地减少“无效社交”,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个人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包包的重要性也大幅降低。
蔡琳开始将目光投向那些小众设计师品牌。她发现,像Songmont、A.Cloud这样的品牌,虽然不像大牌那样广为人知,但它们的材质、设计和高性价比足以成为她的常用包。无论是日常通勤、周末休闲还是偶尔的朋友小聚,一个包就可以应对不同场合,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根据不同的社交场景精心挑选不同的大牌包包。
“我们公司还有个年轻小姑娘特别喜欢古良吉吉,虽然我这个年纪不会买这种风格的包,但那些包的设计确实非常特别而且很有质感,比那些靠logo堆砌的大牌包别致多了。”
在蔡琳的朋友圈里,这种变化也开始悄然发生。“大家现在很少讨论哪个品牌出了新款,爱马仕配比多少了,反而讨论哪个小众品牌的质量更可靠,哪个设计师的作品更百搭。大家的消费都变得更理性了。”
03 不买包的中产
“我一万多买的Fendi,结果今年不到一千就给回收了。”郑可发现,她的包包们在回收时价格都大打折扣,“去年我还准备出掉LV的ON THE GO,这个包包出的时候我就只背过一两次,两万多买的,回收价直接掉到了一万出头,我就自己留着了。”
二奢从业四年的蒋佳告诉「市象」:“这两年行情和市场都不是特别好,大家消费没有前几年那么高涨了,市场上更多的是回收包包的。”
大量闲置包流入二手市场,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包包回收价格持续走低。“过季款包包价格下跌很多,客户需求减少,卖不出去就只能降价,收包的时候为了保险自然只能压价格了。”
像郑可这样有过出包经历的消费者也开始意识到包包作为消耗品,其价值难以长期稳定维持,曾经被大力宣扬包包“保值”的神话彻底破灭,消费者购买新包的意愿也就进一步被削弱。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二奢店正不断涌现,二奢市场正从小众圈子走向大众视野。同时,直播带货的流行也为二手奢侈品的线上交易添了一把火。
在二奢市场除了能以更香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包包外,也摆脱了配货的烦恼。在消费者消费更理性,秉承“该省省,该花花”原则的当下,二奢店就是一个更优的选择,消费者可以直接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需要先买爱马仕的家具、香奈儿的珠宝。
蒋佳告诉「市象」:“目前国内二奢市场开发度还比较低,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空间巨大。”未来,想要购买包包的消费者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转向二奢市场。
谈及二奢市场,蔡琳坦言自己并不熟悉这一领域。“我准备拿卖掉包包的钱来做更有价值的投资。”随着对购买包包的兴趣减退,她也并不打算涉足二奢市场。
在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的当下,像蔡琳这样的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观。过去买包时的冲动与兴奋,如今看来不过是短暂且浮于表面的愉悦。蔡琳表示不想再被物质消费的漩涡所裹挟,而是渴望在生活中找到更为持久的满足感。
蔡琳首先想到的是理财规划,她开始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金融知识,研究各类投资产品,将目光投向了基金、股票以及一些新兴的稳健型理财产品上。蔡琳感慨,买包不如买黄金实在。
除了理财,蔡琳也开始重视健康投资。她报名参加了专业的瑜伽课程,每周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去瑜伽馆,还买了家庭健身器材,方便在不能去瑜伽馆的时候也能居家锻炼。
此外,一些曾经的包包爱好者在社交平台表示现在更愿意花钱在更具体验感的活动上,比如潜水、滑雪、骑马、徒步等,这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超越物质消费的更深层次的感受。
“我准备下周买两件Lululemon去健身,Scuba和Define都好难抢啊。”唐心无奈道。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题图来源:《装腔启示录》剧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