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阿姨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24-12-03 17: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孙法官?你来啦,快请进!”初冬的午后,王阿姨惊喜的声音响彻走廊。她一边在围裙上擦着手,一边在打开的房门边打着招呼。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华明中心法庭庭长孙兆敏在王阿姨的招呼声中走进了屋。

孙兆敏接过王阿姨递来的一杯热水,向她说明了来意:“您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已经快到期了,我这次是来回访一下,您是否需要申请延长?”王阿姨怔愣了一下,“都这么久了?不用啦法官!真是多亏了你,我儿子从那以后再也没敢找我要钱了。”

11月底的天津,天气已经变冷,但王阿姨的屋里暖融融的,已经修好的电视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黄梅戏。这片温馨的场景与一年前孙兆敏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

哭泣的母亲与心底的伤疤

王阿姨是东丽区法院受理的一起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案件当事人,已经60多岁了,丈夫早在20多年前去世。多年来,她独自一人拉扯儿子长大,但是儿子却曾是她心底最深的一块伤疤。

孙兆敏和王阿姨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东丽区法院的接待室里。“我儿子不成器,这些年来只要找我,就是要钱,如果不顺着他还会对我这个母亲动手……”她面容憔悴,眼睛红肿,边说边抹眼泪。

作为一名法官,也是一名母亲,孙兆敏的心被王阿姨的处境牵动着,她为王阿姨感到心疼与焦急。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需要具备明确的条件——证明遭受家庭暴力的证据。“王阿姨这么大岁数了,如何举证是最关键的问题。”孙兆敏思索了一番,她首先联系了东丽区妇联和王阿姨所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情况、获取证据。

“您就是法官?快帮帮王阿姨吧,她实在是太苦了!”见到孙兆敏的社区网格员惋惜道,“上次王阿姨联系我们,我们赶到才发现,哎哟,那个家里呀,能砸的全都被她儿子砸了,王阿姨额头也肿了老高……”

原来,王阿姨的儿子陈冬(化名)多年来没有工作,欠下许多债务无法还清,他不但不赡养自己的母亲,还对王阿姨进行威胁、谩骂,只为了要钱还债。在来到法院寻求帮助之前,王阿姨已经为陈冬偿还了几十万元的债务。

“我们之前去找过陈冬好几次,但是都不管用。”妇联的工作人员也知道王阿姨家这本难念的经,于是便建议王阿姨留好证据,通过司法途径保护自己。

多方取证只为尽快抚平伤痕

王阿姨的生活仿佛陷入了循环。当陈冬又一次来找王阿姨时,她果断选择了报警,但是陈冬只是当面悔过,仅仅消停了3个月便又找上门来,开口便讨要数万元生活费。王阿姨手里没有那么多钱,陈冬竟在愤怒之下推倒了自己的母亲,还阻拦她报警。

“我不给钱,陈冬就不走,还把我拖拽到了走廊里……”王阿姨回忆着这一幕,颤抖着嘴唇,眼神里还充满着后怕,“最后我实在没办法,打电话找亲戚朋友给他凑了两万,这才把他送走。”

“您家里有没有监控?能不能录到您儿子推您的场景?”孙兆敏询问王阿姨。

“搬家的时候社区帮我装过,但是我一直不会用,视频我也不知道怎么查看。”王阿姨显得有些无措。

“没关系,我来想办法。”孙兆敏去了王阿姨家里,调出了所有监控录像,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果然,监控如实地记录了所有的场景。

实地走访了社区和妇联,并且获取了确凿的监控录像,孙兆敏这下心里有了底。为了进一步有力印证陈冬家暴母亲的事实,孙兆敏希望能够收集到公安机关掌握的证据。此类证据较为特殊,当事人不能自行收集。于是,她便又耐心地指导王阿姨向法院申请了“依职权调查取证”,即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代替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孙兆敏很快拿到了报警记录。她发现王阿姨不止一次报过警,笔录中真实记录了陈冬的所作所为。“现在所有的证据都收集齐全了,您放心!您的安全很快就能得到保障。”孙兆敏坚定地向王阿姨许下了承诺。

一份人身安全保护令让家暴无所遁形

随后,孙兆敏联系了陈冬,让他来一趟法院,希望与他谈谈。也许是害怕,也许是心虚,就在陈冬即将迈进法院大门的时候,他最终选择了悄悄地离开。

被申请人缺席并不影响法官的公正裁定。“根据调取的公安、街道的综合证据,已经完全符合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条件。法院会保护她!”孙兆敏斩钉截铁地说道。

为第一时间保护王阿姨的人身安全,孙兆敏迅速制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明令禁止陈冬殴打、威胁王阿姨,并禁止陈冬以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骚扰王阿姨,同时禁止陈冬进入王阿姨的家。否则将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东丽区法院有着完善的反家暴工作协作机制,可以帮助那些正在遭受家庭暴力的人以最快速度获得法律的帮助。这起案件从立案到调查,再到发出保护令,仅仅用了3天时间。在人身安全保护令这顶强有力的“大伞”下,王阿姨的生活终于重归平静,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虽是小小的一纸保护令,但却隐藏着法律无限的温情。这份保护令的发出也是东丽区法院反对家庭暴力、保护妇女儿童工作机制成熟运转的体现。“家事无小事。”孙兆敏认为,“每一起案件的裁判对当事人都至关重要,作为法官,我愿意用自己的专业与付出,维系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稳定与幸福。”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