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野生鸟类救助体系如何建设? |《生绿》观察

2024-12-05 12: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野生鸟类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野生鸟类面临着栖息地破坏、食物短缺、非法捕猎等多重威胁。构建救助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并救助受伤的野生鸟类,为它们提供必要的生存保障。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表示,救护中心平均每年接收4000多只鸟,放归1700只左右。随着大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每年的咨询或求助电话数量达到了10000次以上。

据人民网-云南频道消息,近日,一只受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昔俄村被发现。随后展开的救助行动,使这只珍稀鸟类重获新生。此次救助行动的脉络为:当地村民发现受伤的黑鹳后,迅速与当地森林警察大队取得联系;当地森林警察大队接到救助电话后,会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及时赶到现场,查看情况,简单进行了包扎处理,并交由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带回去进一步救助治疗;当地林草部门工作人员将其转移至野生动物临时收容救助点进行后续照料。如今,黑鹳伤势恢复良好。通过此次救助行动,我们可以看出,建设完善的救助体系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不仅可以确保救助工作的高效运行,还可以通过明确各级救助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合力,提高救助效率,减少因救助不及时而导致的鸟类死亡。那么,如何建设完善的野生鸟类救助体系呢?

(图源:葛玉修)

《野生鸟类救助体系建设研究》一文通过深入阐述野生鸟类救助体系建设的背景、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构建了四个层级的救助体系框架,包括观察与发现(A级)、快速响应与初步救助(AA级)、专业救治与康复(AAA级)以及深度合作与持续保障(AAAA级),以确保救助工作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文章发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简称《生绿》)科学期刊。文章强调,救助体系的建立,可以及时发现并救助受伤的野生鸟类,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鸟类死亡,从而保护野生鸟类资源。文章认为,这一套完善的救助体系建设,在提高野生鸟类的救助效率,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将发挥长期积极作用。

阅读全文,请参见:

http://z.cbcgdf.org/nd.jsp?id=1692&fromMid=3&groupId=99

更多好文,请前往《生绿》科学期刊官网http://z.cbcgdf.org/或关注BioGreen公众号。

本刊长期关注/欢迎以下主题的投稿与研究:野生动植物保护、入侵物种管理、迁徙物种保护、气候变化影响与对策、“双碳”目标与实践、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塑料污染防治、可持续发展策略、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发展、土壤健康、生态系统恢复与管理、森林保护与管理、湿地保护、海洋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教育与宣传、生态旅游、绿色金融、环境政策与法律、城市生态建设、环保技术创新、能源节约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农业生态工程、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发展、同一健康。我们期待您的投稿,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

文/Sherry

审/Pierre

排版/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