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丕烈教授与《中国鲸类》研究的60年探索 | 国际环境英雄传(第90集)
【中国绿发会讯】海湿·编者按:王丕烈教授(1927年~2021年2月15日)是中国海洋哺乳动物研究领域的先驱。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投身于对鲸豚的深入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这些“神秘兮兮”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王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热情的科普作家,他的《中国海兽图鉴》、《中国鲸类》等著作,为公众普及了海洋生物知识。本文是关于王教授的《中国鲸类》的一个简介。
笔者对于王教授没有直观的认识,但是有三个机缘:一是笔者在近两年参与到联合国环境署有关儒艮分布的全球报告的东亚章节时,他是绕不过去的人物。笔者读了他此前的一些有关儒艮的著作。二是笔者参与了有关斑海豹的保护的工作,以及全球环境基金(GEF)有关斑海豹保护地网络的项目,对王先生的早年的工作略有耳闻。第三是直到2024年下半年,“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顾问王敏幹(John MK Wong)先生分享了不少早年与王先生共同进行实地考察、资助他科研和出书、就鲸类分类学/行为学与命名等学术讨论的经历时,这时方才有一个想法:这样一位杰出的学者、奠基者,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竟然有关他的资料是如此的少,难为后人知晓,这可实在是个憾事。历史不该被遗忘,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更不应该不为后人所知。所以,笔者以三寸笔杆,藉读《中国鲸类》一书之契机,想要为王丕烈先生立个小传。疏漏之处,敬请指正。也欢迎了解历史的专家们与小编联系,帮助小编拓展对于老前辈的传记撰写。(整理/王芊佳)
本文约4800字,阅读约8分钟
王丕烈教授的著作《中国鲸类》是一部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中国鲸类专著,第一版于1999年由海洋企业有限公司出版。这本书是他50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鲸类的总结,也填补了《中国动物志》海兽志部分的空白。作为中国鲸类研究的奠基性作品,它不仅对科学界具有重要价值,也为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王丕烈的著作《中国鲸类》(1999年,海洋企业有限公司出版)的封面。图源:王敏幹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作者生平简介
王丕烈,1927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莒县,就读于山东大学水产学系,是中国海兽和鲸类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1950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王丕烈投入捕鲸行业,伴随着中国早期的海洋开发,在捕鲸船上度过了他的职业初期。然而,随着鲸类资源的衰退和国际捕鲸业的萎缩,他的角色逐渐转向科研,成为中国鲸类研究的先驱。
曾经主持中上层鱼类资源研究、海洋哺乳动物资源与保护研究(重点是须鲸类、海豚类、斑海豹、儒艮)。1980年后专攻海洋哺乳动物资源与保护研究。
这五张图片展示了捕鲸及鲸类研究的关键场景:1)灰鲸的头部腹面下颌部显示出明显的纵沟结构,这是鲸类独特的生理特征;2)捕鲸1号船配备了70毫米的捕鲸炮,标志着当时的捕鲸作业技术;3)灰鲸的腹面图;4)拖带捕获的第一头小须鲸准备工作,可以看出捕鲸作业的艰巨性;5)解剖小温鲸的图。这些工作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解剖资料,帮助进一步了解鲸类的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图片来源:《人与生物圈》对王先生的采访(2011)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参与捕鲸工作,尤其是1952年首次参与的大连长须鲸解剖工作,使他对鲸类解剖和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后,王教授长期参与中国海域的鲸类调查,在黄海、渤海、东海及南海等地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在1950年代~1980年代,中国的捕鲸活动有限,随着资源的枯竭,捕鲸船“元龙号”也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随着全球保护意识的提高,鲸类保护成为中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尽管海洋环境的恶化仍给这些海洋巨兽的生存带来威胁。
在研究过程中,王教授不仅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数据,还发表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文,如《黄海须鲸类的研究》、《灰鲸在中国近海的分布》、《中国江豚的分类》等。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对中国海洋哺乳动物区系的认识,还推动了物种保护工作的开展。王教授在多次主持和参与的研究课题中,为中国的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是1990年代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调查,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鲸类调查活动之一。通过详细的观察记录,这次调查掌握了珠江口约有1000只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据,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1997年,王丕烈教授参与了海南儒艮生态调查,并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辽东湾斑海豹保护区的设立建议。此后,他的研究逐渐集中在海兽资源的保护和复育上。在他积极推动下,1992年中国大连市建立了斑海豹自然保护区,1997年该保护区进一步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举措对于保护斑海豹这一重要物种发挥了关键作用。
上图:王敏幹(左)与王丕烈(右)。供图:王敏幹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上面是2021年6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地委员会(IUCN WCPA)的一次会上的议程,可以看到王丕烈与王敏幹的两场共同学术报告。一场是有关斑海豹的;另外一场是则是关于儒艮的主题是中国儒艮现状、保护策略。估计王先生很难想到,20年后,儒艮被宣布为在中国功能性灭绝。资料图来源:王敏幹
《中国鲸类》概述
60年的科研历程,王丕烈从捕鲸技术员转型为鲸类研究的资深专家,记录并推动了中国在鲸类保护领域的进步,为后世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国鲸类》这部专著的结构精细,内容丰富。全书分为两大部分:概论和分论。
第一部分:概论在概论部分,王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鲸类的研究概况,梳理了中国近海捕鲸的简史。这一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历史上捕鲸的背景和现状提供了历史性的视角。此外,书中还对鲸类的分类和检索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使读者能够通过科学分类法识别不同种类的鲸类。接着对中国鲸类的区系进行了探讨,描述了不同海域鲸类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最后,他在该部分中强调了鲸类的经济意义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给予更多关注。第二部分:分论
在第二部分中,王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国海域内分布的37种鲸类,分为须鲸亚目和齿鲸亚目两大类。须鲸亚目包含3科4属10种,齿鲸亚目则涵盖6科21属27种。每一章都详细描述了各类鲸鱼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洄游规律、生态特性及种群动态。
王丕烈的著作《中国鲸类》(1999年)中关于鰛鯨(Sei Whale)、鯷鯨(Bryde's whale)的介绍。海湿读者们可以感觉一下他的写作风格。供图:王敏幹
例如,在对小须鲸(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的描述中,王教授不仅讨论了这种鲸鱼的生物学特性,还通过图示展示了其形态特征,并结合分布图对其洄游行为进行解释。此外,他在书中附上了许多实地采集的生态照片和骨骼图片,这些图片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参考,使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值得一提的是,王丕烈教授在讨论每一个鲸种时,都会提及它们的保护现状和未来的保护措施。这一部分体现了他对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工作的深刻关怀。譬如,针对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介绍,他不仅关注其在中国海域的分布和栖息地状况,还提到近年来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并呼吁加强保护力度。
学术与实用价值
《中国鲸类》作为中国鲸类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在实践中具备广泛的应用意义。它不仅为海洋生物学研究者提供了详尽的资料,也为相关的水产科技工作者、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及环境保护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工具。书中的分类方法和检索工具使得即便非专业人士也能够方便地识别和了解鲸类,而附带的丰富图像——该书的图片主要来自于王敏幹、王敏嘉——这些资料则使得研究更加直观。
此外,本书还为大专院校的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无论是作为海洋生物学课程的教科书,还是用于鲸类研究的参考书籍,王教授的这本专著都能为学生提供翔实的资料和科学研究方法。
2004年9月18日至20日广西钦州举办的广西三娘湾海洋生态与中华白海豚保护国际研讨会,针对的就是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与海洋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中排中间位置老者便是王丕烈。供图:王敏幹
2005年4月下旬,王敏幹邀请王丕烈父女赴香港和澳门考察中华白海豚保护。上图为邀请函。供图:王敏幹
王丕烈的研究精神与影响
王丕烈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学者。他在中国的鲸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用一生的时间致力于研究和保护中国的鲸类,为推动中国海洋生态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海兽研究的先驱者,他不仅建立了中国海域鲸类资源的基础,还为未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王丕烈教授的治学态度严谨,注重实际调查和数据的积累。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参与了许多海上调查,还深入一线,收集了大量鲸类的第一手资料。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他曾多次出海,研究鲸豚尸体、亲自解剖鲸鱼,记录下其生理构造和生物特性。这种坚持不懈的实地考察,使得他能够掌握许多独特的研究资料,也为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他已经离开我们,王丕烈教授的学术精神和贡献将永远留存在中国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历史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海洋和鲸类的研究与保护,正如他的骨灰最终撒向了他深爱的大海。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国的鲸类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将继续影响后世的海洋科学研究者和环保工作者。
一头抹香鲸。摄影:王敏幹,摄于1998年7月@Azores群岛 | 海洋与湿地
王丕烈的工作其实不光是鲸豚等海兽。他也是1998年第三次涠洲岛珊瑚初步调查的核心成员。上图:《广西北部湾涠洲岛珊瑚初步调查》(1998),王敏幹、王丕烈、麦海莉(Denise McCorry)。另: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此外,辽东湾斑海豹的保护工作,也是在王丕烈的极力推动下开展起来的。篇幅有限,此处不赘言了,有机会另外起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长期以来,由于条件所限,能进行的野外实践还是非常有限的。
在过去,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我国对海洋哺乳动物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大多数研究者只能通过渔民捕获的个别标本,收集零散的资料。王丕烈教授是我国最早投身于这一领域的先驱之一,他在条件艰苦的沿海地区,坚持不懈地开展研究,为我们揭开了鲸豚的神秘面纱,填补了国内海洋生物学研究的空白。
在2011年《人与生物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他回忆道,早期的科研几乎从零开始,特别是依赖鲸类搁浅的机会来获得研究资料。搁浅现象虽然对鲸类而言是不幸的,却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特别是在当时缺乏海洋调查手段的背景下。王的研究也因错过多次鲸类搁浅而感到遗憾,尤其是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或观察记录的不准确。
如前所说,王丕烈教授的《中国鲸类》是一本内容丰富、科学严谨的著作,展示了他对鲸类研究的深厚积累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这本书不仅填补了中国海洋哺乳动物研究的空白,也为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通过系统地介绍中国海域的37种鲸类,这本书为研究者和环保工作者提供了详尽的分类信息、生态特性及保护现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同时,这些努力也提醒我们,在享受海洋丰富资源的同时,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脆弱的海洋生物。随着海洋环境的不断变化,人类活动对鲸类及其他海洋生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书中对保护鲸类资源的呼吁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希望,王丕烈教授的努力以及他留下的学术遗产,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海洋生物保护的事业中,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遗憾的是,当时,中国研究鲸类的学者已经在走向“濒临灭绝”。这种现象,始终是王丕烈教的一大心头憾事。王敏幹教授也多次跟笔者提起这一点,希望我国有关部门尽快能重视此事,把鲸类研究的下一代培养起来,这已经是非常迫在眉睫的事务。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有了长足发展。
1998年7月,在Azores Islands海域,王浩宇遊向鰛鲸拍照。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王丕烈的另外一本很有名的书籍是《中国海兽图鉴》,详细地列出了中国沿海出现过的海兽种类、历史分布和目击记录等等。这里不详细叙述,不过我们看一下它的封页、前沿和目录吧。
王丕烈《中国海兽图鉴》的封页、书皮、目录页、以及中英文内容简介(王敏幹供图)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供图 | 王敏幹(John MK Wong) 文 | 王芊佳
编辑 | Linda, John
排版 | 绿叶
【引用本文】
王芊佳.王丕烈教授与《中国鲸类》研究的60年探索 | 国际环境英雄传(第90集).海洋与湿地.2024-11-28
欢迎评论
【参考资料】
1.王敏幹提供的许多一手资料(尚未发表)
2.陈德勤:悼念中國海獸研究先驅者王丕烈研究員
3.《人与生物圈》期刊(2010.6)http://www.mab.cas.cn/cbkw/mabzz/201411/P020141123560797529440.pdf
4.笔者就王丕烈对多位认识他的保护界前辈的访谈。
本文来自“海洋与湿地”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