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亚琪丨生活,不一定都是“好东西”

2024-12-02 12: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走南闯北的社长 行业研习

生活,这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词汇,总是让我们满怀期待,我们总是希望它能馈赠给我们无尽的“好东西”。但正如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们所揭示的那样,生活并非总是那么慷慨,它常常在给予我们美好与希望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一连串的考验与挑战,在挫折与希冀交织的过程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最近观看了邵艺辉导演的新作《好东西》,感悟颇深,故事叙事围绕单亲妈妈王铁梅、恋爱脑邻居小叶以及“不那么想展示自我”的小孩王茉莉展开。影片从全程女性视角出发,讲述了三名女性面临职业发展、个体自我认同和自卑等困境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之后的成长与蜕变。只要我们正直、勇敢、有阅读量,就可以战胜生活中大多数“坏东西”。

一、生活的多维性与复杂性

罗素与冯友兰:东西方哲学视角下的生活画卷

“哲学在其全部历史中一直是由两个不调和地混杂在一起的部分构成的:一方面是关于世界本性的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最佳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说或政治学说”(罗素,2011:441)。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通过对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细致梳理,揭示了人类对生活本质的不懈探索与深刻洞察。罗素不仅关注了那些影响深远的哲学体系,还细腻地描绘了哲学家们的心路历程。他们或因独立思考而孤独,或因观点新奇而遭受质疑,却始终坚定信念,对真理的追求犹如烈火般炽热。他们不仅在学术的殿堂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更在人类的心灵深处播撒了智慧的种子。

在他的笔下,苏格拉底以辩论为剑,试图在雅典的街头巷尾唤醒人们对真理的渴望;柏拉图则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追求着美与善的永恒;亚里士多德则脚踏实地,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力图构建一个涵盖宇宙万物的知识体系。罗素还深刻剖析了哲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指出,哲学不仅仅是书斋中的学问,更是人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精神支柱(罗素,2011:12)。无论是面对生死的困惑,还是面对社会变革的迷茫,哲学都能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帮助人们找到前行的方向。

而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则从中国哲学的独特视角出发,阐述了儒家、道家等流派对于生活本质的独特理解。他强调,生活是一场寻求平衡与和谐的旅程,需要在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社会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百家争鸣,各有其旨。在儒家看来,生活的意义在于实现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通过实践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孔子曾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理念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认为,真正的幸福并非来源于物质的丰富,而是来自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是通过道德修养和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来实现的(冯友兰,1948:20)。道家则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避免过度的干预和欲望,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庄子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观念,他认为,人们应该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在道家看来,生活的本质在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通过修身养性,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黑格尔与哈贝马斯:精神与社会的互动与共生

精神自我发展有三个阶段。主观精神是精神自我发展的起点,它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特性;客观精神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法律、政治等方面的规范与观念,是精神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对精神是精神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黑格尔,2013:201)。

主观精神并非终点,它只是精神自我发展的一个阶段。随着人们不断与外界互动,客观精神逐渐成为精神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精神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法律、政治等方面的规范与观念。它们不仅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更在无形中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客观精神同样不是精神发展的终点。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是精神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它超越了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局限,达到了对宇宙真理和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在绝对精神阶段,人们不再被物质和世俗的束缚所困,而是能够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世界,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黑格尔,2013:14)。

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则强调了社会互动在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与成长的关键所在(哈贝马斯,2018:29)。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体系中,交往行为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更是一种理解和共识的达成。通过对话和协商,人们能够超越自身的局限,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立场,进而形成共同的认识和行动。

在这一框架下,哈贝马斯进一步探讨了社会互动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个体能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交往行为也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幸福感(哈贝马斯,2018:107)。哈贝马斯还强调了社会互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离不开个体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只有通过积极的交往行为,人们才能够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社会价值的提升也是相互促进的。

二、人性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休谟与康德:理性与情感的双重驱动

理性与情感是人类行为的两大动力源泉,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人类的行为模式(休谟,2011:18)。理性,作为一种冷静、客观的判断力,指导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做出明智的选择。它要求我们排除个人情感和偏见,以逻辑和证据为基础,追求真理和公正。然而,理性并非万能。在某些情况下,过度的理性可能会使我们陷入犹豫不决或机械式的思维中,忽视了人性中温暖而丰富的一面。相比之下,情感则是一种更为直接、强烈且充满个性的驱动力。它源自我们的内心感受,如爱、恨、喜、怒等,并驱使我们采取行动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愿望。情感赋予了我们生活的色彩和激情,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前进的动力。然而,情感也往往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当情感过于强烈时,我们可能会失去理智,做出违背理性判断的行为。

在休谟看来,理性与情感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理性需要情感的滋养,以保持其活力和灵活性;而情感则需要理性的引导,以避免盲目和失控。当我们面临选择时,理性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利弊、权衡得失;而情感则可以激发我们的热情和动力,让我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正是源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我们在追求理性的同时,无法完全摆脱情感的束缚;而在情感的驱使下,我们也无法完全忽视理性的存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使得我们的行为往往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然而,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构成了人性的魅力所在。

而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则强调了理性的重要性,认为理性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准则与依据。只有当我们以理性为指导时,才能做出符合道德与伦理的决策与行为(康德,2011:229)。康德进一步指出,理性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更是我们塑造自我、追求真理的基石。他主张,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时,我们不能被表面的迷惑所左右,而应运用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判断。

理性是区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重要标志(康德,2011:21)。正是因为有了理性,我们才能够超越感性的束缚,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探究与领悟。在他看来,一个真正有理性的人,是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世界,不受个人情感与偏见的干扰。这种理性精神,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钥匙,更是我们走向成熟与智慧的必经之路。此外,康德还强调了理性在道德领域的重要作用。只有当我们以理性为指引,遵循内心的道德法则时,我们的行为才具有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康德,2011:176)。这种道德法则,不是外在的规范与约束,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理性之声,它提醒我们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因此,真正的幸福与满足,不是来自外在的功名利禄,而是来自内心的充实与平和,这是理性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康德,2011:231)。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存在与社会的深度关联

社会存在,即物质生活的方式及其由此形成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框架(马克思、恩格斯,1933:284)。在这个框架内,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等社会意识得以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往往崇尚稳定和传统,强调家族和集体的利益;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创新,追求个人的成就和满足。

社会意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社会存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马克思、恩格斯,1933:224)。一方面,社会意识反映并服务于社会存在,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例如,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存在而产生的,旨在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当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适应时,它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当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脱节时,则可能阻碍社会的进步,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因此,我们要深入理解人的思想与行为,就必须从社会存在的角度出发,剖析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因素。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把握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发展规律,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社会环境与个体思想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还为我们理解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个人成长提供了新的视角。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深刻洞察,为我们理解人的存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他不仅仅是在探讨时间与存在的关系,更是在揭示人类生存的本质和追求。人并非被动地存在于时间之中,而是积极地与时间互动,通过不断超越自身,寻求更高层次的生存状态(海德格尔,1927:1)。

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的流逝并非仅仅是物理上的变化,它更代表着人类生命的进程和成长。每个人都在时间的长河中前行,而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决定了我们将走向何方。当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与时间的关系时,我们便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成长的方向。这种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探索。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同时也需要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和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时间的互动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自我价值和成长。

此外,海德格尔还强调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存在和成长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海德格尔,1927:76)。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

三、勇气与自我接纳

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与自我成长的力量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岸见一郎,2017:86)。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出的“课题分离”理念,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各自需要解决的课题,这些课题源自我们自身的需求、欲望以及面对的挑战,而不是他人的期待或要求。将他人的课题与自己的课题混淆,往往会让我们陷入不必要的困扰和焦虑中,阻碍我们的自我成长与超越。

真正的勇气体现在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与缺陷,而不是盲从于他人的期望或标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路径和节奏,无需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真实需求。当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尝试去改变和提升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为自己的未来铺路。“课题分离”也教会我们如何更加自信地面对他人的批评与指责,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岸见一郎,2017:24)。他人的意见和看法,虽然有时能够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全盘接受。在区分了自己的课题与他人的课题后,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审视这些声音,从中筛选出真正有助于自我提升的建议,而不是被他人的负面评价所左右。

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我们往往会感到恐惧和不安。然而,正是这些不完美和缺陷,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当我们学会接受并珍惜这些不完美时,我们才能够真正释放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成长与超越。在“课题分离”的指引下,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四、新世界的畅想与构建

我们总是怀揣着对新世界的无限畅想,试图构建一个更加完美的社会。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所描绘的那样,一个理想之城虽然高悬于天际,似乎遥不可及,但其散发出的光辉却能穿透现实的重重雾霾,为我们指引方向,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柏拉图,2018:88)。

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描绘了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正义国度,其中每个公民都扮演着适合自己的角色,社会和谐而有序。然而,现实世界中,我们面临着种种挑战和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似乎难以逾越。尽管如此,我们仍需不断探索和尝试,将理想国的理念融入现实社会的构建之中。理想国中对于社会分工的设想,也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要合理分配资源和劳动,以提高效率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通过科技和创新,我们可以不断优化生产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强度,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在探索新世界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又不断站起来。我们学习历史,从过去的成功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我们研究科学,利用现代技术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倡导教育,提升公民素质,培养未来的建设者。每一个努力,都是我们向理想之城迈进的一步。我们也在不断地反思和调整。理想并非一成不变,它需要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我们通过对话和交流,汇聚不同的观点和智慧,共同探讨如何在现实的土壤中培育理想的种子。我们认识到,理想与现实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

新世界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贡献。正如柏拉图所启示的那样,理想之城虽然遥远,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和实践,我们就能逐渐接近那个光辉灿烂的理想。

五、生活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好东西”

生活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令人愉悦的“好东西”,更有那些让我们成长与反思的“坏东西”。生活是一个充满变数与可能性的过程,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令人沮丧的一面。但正是这些“坏东西”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更加珍惜与感恩生活的美好。

阅读书目:

罗素《西方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柏拉图《理想国》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休谟《人性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本期作者:张亚琪,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生

•本期编辑:陈忠杰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我们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师、博士生,以及从事具体行业的业余研究者,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背景,有丰富的田野调研或行业经验,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绘制中国行业的图景。

原标题:《张亚琪丨生活,不一定都是“好东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