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7岁藏家张宗宪辞世,被称艺术拍卖界“1号先生”
艺术品拍卖界的“1号先生”——“罗伯特·张”走了。
澎湃新闻获悉,97岁的传奇收藏家张宗宪先生今日下午在香港辞世。张宗宪在中国艺术拍卖史上影响深远,他曾凭一己之力,利用拍卖这种公开交易形式,影响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向。他也多次向文博机构捐赠文物,今年4月,上海博物馆专门举办专题特别展览“金琅华灿: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展”,以感谢张宗宪两度慷慨捐赠文物给上博。
张宗宪在拍卖场
2024年,上博张宗宪文物捐赠仪式,中座者张宗宪
据悉,自2023年以来,张宗宪先后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40套共计55件铜胎掐丝珐琅器,极大丰富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与展陈。
“上海博物馆的老朋友,重要捐赠人、一代传奇收藏家张宗宪先生千古!”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11月30日晚在朋友圈发文说。
上海博物馆“金琅华灿: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展”
“张宗宪先生年长我36岁,他代表了一个收藏时代的结束,他身上最让我受教的是坚持努力,坚强面对生活的态度,老大哥一路走好,天堂也有古董等你收藏。”同样在拍卖收藏界叱咤风云的收藏家刘益谦11月30日晚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
张宗宪,1929年出生于上海,1949年移居香港,又称罗伯特·张,是收藏界举足轻重的名家,他收藏丰富、涉猎广泛,专攻书画、瓷器、铜胎珐琅器等,极具规模。自50年代在香港创办“永元行”以来,他便以其传奇经历成为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他是最早活跃在国际拍卖会上的中国人,半世纪以来积极投身古董收藏界,亦为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他的推动和影响下,国内外藏家也开始注重各时期铜胎珐琅器的收藏和研究。
第一排、一号牌、第一件拍品、首拍,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启动,他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的领路人。张宗宪先生参加拍卖会坐在最前面,留着一个大背头,穿着笔挺的西装,紧紧的盯着前面,手里拿着一号拍。一身商业大佬的气息,举手投足之间,大气中带着一丝霸气,看上的藏品都能拍下,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只要我喜欢,我一定会得到手。”
张宗宪先生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看得懂,买得到,捂得住,卖得掉”。
丰子恺 一轮红日东方涌 成交价:HKD 126,500 朵云轩首届拍卖会 1号拍品被张宗宪买下
1994年,中国嘉德首场拍卖会举行, 第一件拍品是吴熙曾的《渔乐图》,起拍价7000元,手持一号牌的 张宗宪率先出价 :“今天是嘉德首拍,我出一万八,一拍就发!”场内顿时活跃,张宗宪和场内买家竞相加价,最终加价至八万八,著名鉴定家徐邦达敲响中国拍卖第一槌,张宗宪博得头彩。
1994年,中国嘉德首场拍卖会
吴镜汀 渔乐图
成交价:RMB 96,800
中国嘉德1994年首拍第一件拍品被张宗宪买下
几十年来,在收藏界大名鼎鼎的“ 罗伯特 · 张”(Robert Chang)独领风骚,选择 坐在第一排,举1号牌,爱买1号拍品,人送雅号“1号先生”(No.1)。
1960 年,张宗宪与伦敦著名古董商塞缪尔·马钱特(Samuel Sydney Marchant)在永元行。
张宗宪天资聪慧,家学渊源深厚,祖父张揖如是近代竹刻巨擘,父亲是民国上海滩古董界翘楚张仲英,十几岁的张宗宪就开始在北平古玩市场进货。1948年,20岁的张宗宪离开上海,只身仅携带24美元到了香港,“没有钱,不会讲广东话,不会说英语,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老婆”。3年后,他在香港开设了自己的古董店——永元行,在那时,北京的旧王孙、上海的昔日收藏家纷纷避居香港,香港成为中国文物流通的重镇,20岁出头的张宗宪幸运地赶上这波浪头并淘到了第一桶金。
张宗宪在永元行坚道仓库,1960 年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宗宪不余遗力地在全世界参与拍卖及收藏中国瓷器和书画,凭借眼力及经营头脑,赢得了较大的影响。
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兼CEO寇勤在《张宗宪的收藏江湖》一书曾记有,张宗宪先生所经历的时代,恰逢中国历史急剧动荡变迁。作为一个独特的视角,古玩收藏界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不仅鲜活生动,而且神奇隐秘。成功闯荡海内外收藏江湖数十年,张宗宪先生自有别具一格的人生进退和极其珍贵的回忆评说,“没有张宗宪先生的专业引领和商业推动,就没有中国文物拍卖市场的今天。无论是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还是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朵云轩,张宗宪先生不仅言传身教,而且大施援手。他不仅是拍卖场上的大买家,重要时刻也慷慨相助,割舍旧藏。他所倡导和践行的‘凭本事吃饭、靠信用挣钱’的做人原则,至今在收藏圈也不乏现实指引价值。”
张宗宪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