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物中的花花鸟鸟

2024-12-02 11: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精神不是物质中产生,而是先于物质而独立存在。艺术是高于普通的生活体验,而与精神产生共振。

世所称不朽者有三:诗也,字也,画也。三者尽善尽美。诗可时而吟咏,字可时而摹临,而画可达观揽胜。尤其画者,可谓得之心而应于手。

艺术于花鸟,亘古传今,不用语言假借藻缋,操觚染翰,即可志于心发,引而为诗情。笔下生花,花鸟为画,最为率意自然,如刻意劳神焦思布设,定有索然无味之感。

人间花鸟未有尽头,古人创造,今人创新,后人亦不会止步。中国之花鸟是利以心灵,参修境界,即使刿目鉥心构画,其也似貌不惊人之状。

中国之花鸟非依绳墨规矩,其寄纾巧妙契间,悟会于形外。形内可知牝牡骊黄,形外则无垠达观。

花鸟之画早自聚成类,与山水、人物并为三杰。艺术形象的鸟早早即在文物体现。殷周吉金可见鸟纹内蕴神格,春秋战汉鸟纹自带远古仙风。其或涂于漆木、或刻镌铜玉,比比皆是。

战国-汉 错金银鹤形带钩

观复博物馆藏

汉代 镂空飞鸟神兽纹银摇钱树

观复博物馆藏

花鸟落之为画,早例可见战国楚墓帛画,帛画以凤鸟为主视觉呈架翅腾空状。此类帛画战汉流行一时,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绘制金乌于右上,虽静似动,傲然神妙。

人物龙凤图 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藏

马王堆汉墓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藏

远古难溯,鸟之纹在历史沉沙中隐约,偶有孤立之物遗于后世。秦汉及后,鸟之纹多识于青铜、漆木、陶瓷之上,与神兽并现,游走于神国与现实间。

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辛店文化 彩陶鸟纹壶

青海省博物馆藏

西汉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罐及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汉代 绿釉浮雕狩猎纹陶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早言花鸟入画自魏晋独立成科,但乏例少证;隋唐启盛,花鸟入画已臻完善,世存作品虽寡,但文记翔实,团绘花鸟折枝,古所未有。

唐代 花卉鸂鶒纹金碗及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五代十国分裂时期,中原战乱,但南唐及川蜀稍微安定,工笔花鸟画登枝隆盛,所绘精致传神,不止于赋形写真,且富人文灵魄。嘉才济济,各领风骚。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绢本

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 徐熙《写生栀子》绢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入宋,花鸟之趣更符宋人幽雅,花前月下,鸟语花香。所绘翎毛走兽,花鸟蜂蝶,皆惟妙惟肖,无一不工。且胸臆直抒,破拘谨而突野趣,化精致,向生动。融情于景交,展一派勃勃生机。

北宋 易元吉《三元得路图》绢本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北宋 崔白《双喜图》绢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崔白《竹鸥图》绢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蒙元以降,现水墨花鸟,契合时人自如挥洒、素雅天真之弥望。且陶染明清景象,水墨花鸟被推至巅顶,笔墨下是个人情感之淋漓,此时的花鸟别开生面,吐露自我情绪。

元代 倪瓒《春雨新篁图》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 徐渭 《榴实图》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 陈道复 《蔷薇扇面》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 朱耷《双鹿图》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康乾盛世,宫廷内花鸟画精巧堂皇,富于装饰,市井却以另样生动传递民间对花鸟的思考。同时中西方的壁垒被穿凿透隙,中西绘法融通,让人耳目一新。

明代 蒋廷锡 《杨梅练雀图》 娟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 邹一桂 《花卉画册之石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 郎世宁 《花荫双鹤图》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至帝国落幕,民国逢难,笔墨花鸟,成了世道与自我的情绪显现,悦目怡心的同时,延传着几千年集蓄的文雅。

花鸟之画的脉络大致如此,但花鸟画用陶瓷语言的表达始于唐代长沙窑。宋后北方磁州窑发扬光大,所绘花鸟静观天下。定窑花瓷运刀如笔,如对磁州之大气,可显定白可人。宋室南迁,北方窑坍炉熄,窑工流徙,故于吉州窑地,花鸟纹洗褪粗野变得秀巧。

唐代 长沙窑红绿彩云气纹碗及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金代 定窑白釉刻花双凫戏水纹花口盘及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北宋 磁州窑白地黑彩唐草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宋代 吉州窑白釉褐彩花鸟纹小瓶一对

观复博物馆藏

元瓷花鸟之成就托于青花之上。元青花多元文化荟聚一身,且对花鸟纹流连青睐,所绘花鸟图案化布局中,托愿吉祥嘉瑞之意,在人的世界观,鸟具心怀神驰,无拘逍遥天地间。

元代 青花莲池鸳鸯纹执壶

观复博物馆藏

元末明初 绶带鸟纹倭脚长盘

观复博物馆藏

朱明一朝,景德镇瓷业昌盛,永宣时期的花鸟纹表达,多呈静态,栖落枝头,偶有动态展现。此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受画坛熏染,鸟作主视觉,画面占比较大,在明清间鲜见此类。

明永乐 青花鸟立花枝纹双耳扁壶

大英博物馆藏

明永乐 青花枇杷绶带鸟大盘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明代中期 珐华花鸟纹罐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渐进明中,鸟纹静久趋动,振羽遨翔为主流,虽工笔渐现疏杂,但旨趣未改,例数遗世藏珍,可体味明中至晚瓷上鸟纹之概貌。

明成化 青花杯梵文花鸟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嘉靖 青花花鸟纹瓜棱罐

故宫博物院藏

明崇祯 青花百鸟纹小缸

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迭交,虽一步之遥,花鸟瓷的嬗变一望而知。清初枯枝花鸟最具象征,飞落间都一副不安难遂的态度。康雍乾三朝,可透过花鸟看盛世,鸟从惊飞到停落,从安静到安逸,描涂了社会的微妙变化,成为历史的诠注。

清康熙 青花枯枝花鸟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清顺治 青花花鸟图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清顺治 青花花鸟纹瓶

上海博物馆藏

清康熙 五彩花鸟纹棒槌瓶

故宫博物馆藏

清雍正 粉彩花鸟纹抱月瓶

大英博物馆藏

清乾隆 珐琅彩家雀八哥胆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中至晚期,瓷中花鸟已渐西落归山,延荡百年,直至“慈禧的瓷器——大雅斋”,因个人审美和女性视角让瓷上花鸟滋育突变,充盈画面,但朝气难续,独鸟栖孤枝,无情也无意,只剩下一具壳子。

清光绪 湖绿地粉彩花鸟纹缸

故宫博物院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