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ONG玩艺儿 | “50”后艺术家展出作品不完全盘点(中)
龙美术馆十周年系列特展的最后一场“50——90”目前正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主展厅和阶梯展厅展出,近600件作品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性。
前两周,龙小编介绍了《》和《》,今天我们将按照参观动线,继续分享“50后”艺术家的创作,也就是下图这面展墙悬挂的作品,顺序将从右至左、从上至下分别介绍。
搬个小板凳,开始咯~
刘仁杰(中国,1951年出生)
《春》
1988年
布面油彩
127×154 厘米
刘仁杰1987年硕士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春》曾在1988年日本“首届中国画油画展”展出。女孩骑行在茫茫的未来之路上,告别过去,迈向未来。铁道暗喻从乡土过渡到城市,自行车在八十年代末也有着鲜明的符号意义。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社会加速发展,刘仁杰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寻找新的语言来描述过去生活中不曾有过的情绪和感受,他放弃乡土题材,转向对城市题材的描绘,《春》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曹力(中国,1954年出生)
《琴声如诉》
2004年
亚麻布面油彩
180×140 厘米
曹力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一位极富诗人和音乐家气质的画家,留下了一系列充满神奇与客观、梦幻与真实、奇异瑰丽的抒情叙事组诗。
胡建成(中国,1959年出生)
韦尔申(中国,1956年出生)
《黄色的和谐 蓝色的和谐》
1987年
布面油彩
185×78.5 厘米 ×2
《黄色的和谐 蓝色的和谐》是胡建成、韦尔申的成名之作,1987年获上海“中国油画展”最高奖,首开中国油画人体作品获奖的先例。
这件作品是艺术家所构思的一组更大规模创作的一部分,起初的设想包含东方、西方、过去、未来、生、死等概念,几经推敲、提炼后以两个平面特征的人体入画,平实而丰富,展现给观众的是人类原初的、自然的意义。
丁方(中国,1956年出生)
《麦田守望》
1984至1990年
布面油彩
150×180 厘米
《麦田守望》描绘农民在劳作后休憩的场景,笔触粗放、色调浓重。
丁方197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师承苏天赐与刘海粟,是林风眠艺术体系的继承者与发展者。作为“85美术新潮”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丁方因其反潮流的艺术风格而引人注目,他曾走入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在大自然中寻找“艺术的元语言”。
郭润文(中国,1955年出生)
《艺术家的故事》
1992年
布面油彩
114×146 厘米
郭润文擅长用象征、隐喻的方式来表现人物,有时将不同时期的物象并置于画面,追求一种神秘美。艺术家曾表示:“上世纪90年代的早期和中期,我把记忆和怀旧的情绪定为当时创作的主题;之后的作品主要表达的是对当下社会和生存环境的关注,这些关注实际上表达了我内心比较新的态度。我觉得追忆对过去的情绪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真正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才是我创作中最重要的东西。”
陈丹青(中国,1953年出生)
《康巴汉子》
1983年
布面油彩
100.5×75.5 厘米
陈丹青,中国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同时也是作家、文艺评论家。《康巴汉子》是其毕业创作《西藏组画》之一,这组作品共七张,包括《母与子》《进城之一》《康巴汉子》《朝圣》《进城之二》《牧羊人》和《洗发女》,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乡土写实绘画在国内艺术圈兴起,以类似写实的方式描绘了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民、牧羊人和少数民族人群,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陈丹青《西藏组画》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藏民淳朴的美,古朴粗狂的人物几乎要跃出画布,极具情感张力,感染众多人的内心。在此之前,“红光亮”的革命题材绘画、表现政治创伤的伤痕艺术占据了主流。
张晓刚(中国,1958年出生)
《圣母子像》
1989年
布面油彩
91×72 厘米
张晓刚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1994年“血缘-大家庭”系列被选中参加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荣获铜奖,次年参加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引发更广泛的全球关注。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晓刚也有一段彷徨期,创作了《幽灵系列》《遗梦集》《生生息息之爱》等画作,融入东方老庄思想、西方宗教神话,表达对生命和死亡的关注。八十年代末创作的《圣母子像》在用色、符号语言的选择中埋下了后来“血缘-大家庭”系列创作的伏笔。
龙力游(中国,1958年出生)
《向前行走的男人》
1991年
布面油彩
180×230 厘米
这件作品曾参加1992年中国美术馆的“二十世纪中国展”。龙力游创作了多件以草原为题材的作品,擅长描绘牧民日常劳动时的场景。
“牧民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劳作,打草、挤奶、放牧、这一切虽平凡又琐屑,而这一切都是他们一生中最值得记念的时刻,这些场面在我蘸满颜色的笔,一下子具有了实在的内容,鲜活的画面在眼前顷刻之间变得意味深长。我选定了牧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努力画出牧民平凡生活中包含的文化意味来。”
王广义(中国,1957年出生)
《批量生产的圣婴》
1990年
布面油彩
150×120 厘米
王广义是八十年代“北方艺术群体”的创办者之一,政治波普艺术的代表。
《批量生产的圣婴》和九十年代初的“被工业油漆覆盖的名画”“大批判”系列画作,均是王广义从“后古典”系列转向政治波普艺术的重要作品,在中国现代艺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成为九十年代中国艺术的经典代表。
马德升(中国,1952年出生)
《重生》
2005年
布面油彩
146×113.5 厘米
马德升是1979年“星星美展”的发起人之一,他早期创作木刻版画,1982年起创作水墨画,2002年开始以石头为主体进行创作。他一生跌宕起伏,经历过重疾、车祸、痛失至亲、截肢等事件,生命、灵魂、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他沉思的话题。线条粗重的石头布满雪片纹理,彷佛剥落自中国山岳,他以幽默态度把石头迭砌成各种人物姿势动作,希望观众产生“似石非石”的幻觉。
毛旭辉(中国,1956年出生)
《日常史诗·周末》
1994年
布面油彩
180×150 厘米
毛旭辉是“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的发起者之一,画作《日常史诗·周末》椅子占据大部分空间,地上是酒瓶、烟、茶缸,墙上悬挂一张合影,指向了中国文化最核心单位:家庭。
毛旭辉以日常之物来暗示权力的无处不在,并揭示出这种“权力”已深入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潜意识当中。在毛旭辉的理解中,权力是沉重而孤独的,它让人恐惧,也让人感到怜悯,画作中权力被具象成符号,引起观众的共鸣。
周春芽(中国,1955年出生)
《红石》
1999年
布面油彩
150×120厘米
周春芽(中国,1955年出生)
《山石图-红石》
1999年
布面油彩
149×119 厘米
周春芽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对色彩有着最佳把握能力的艺术家之一,1990年代初的“石头系列”、2005年前后的“桃花系列”均是其著名的系列作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周春芽着重研究传统文人山水画、石头盆景,按他自述:“我并没有像国画家那样在材质属性和图式形态上去理解,而是按照我的表现意图去寻找那些令我觉得陌生又能带来惊喜的东西,我在肌理和质感上花费了很大的工夫,近似于强迫症似的去捕捉和玩味那些潜藏在石头自然属性中的视觉因素,把这些东西强化、放大本就是形式,而视觉的呈现本就是内容。”
本次展出的《红石》《山石图-红石》用浓稠丰厚、鲜艳瑰丽的红色油彩去描绘传统山石,强调色彩的肌理的表现性,透过独特的色彩和笔墨把东西方艺术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视觉形式。
施拉泽·赫什阿里(英籍伊朗裔,1955年出生)
《喀迈拉》
2020年
布面 黑色Aquacryl颜料 覆色粉 铅笔 铝板
190×190×5.5 厘米
施拉泽·赫什阿里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她的艺术跨绘画、装置、建筑、电影等多种媒介。2000年她曾表示:“我努力捕捉自己的呼吸,试图超越名字、国籍和文化,寻找自我存在的本质。”
面纱、薄膜、迷雾构成了她作品的主要元素,希望以此对各种不同的感知模式进行视觉化的表现,在吸收科学、宇宙学为灵感的同时,也融入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当代物理学和诗歌等广泛元素。
鲁道夫·斯汀格尔(意大利,1956年出生)
《无题》
2020年
布面油彩 瓷漆
241.3×193 厘米
鲁道夫·斯汀格尔采用激进的艺术创作方式,对材料、过程、图像和概念给予了同等关注。在长达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运用橡胶、地毯、涂漆铝板、泡沫塑料和油漆等多种材料,不断颠覆观众对绘画和雕塑的正统观念。
斯汀格尔因混合了各种原色的银色绘画在八十年代末首次引起广泛关注,九十年代初开始探索绘画与展示空间之间的关系,创作了一系列装置作品,将单色地毯覆盖在墙壁和地板上,从而使建筑本身成为一幅绘画。
七户优(日本,1959年出生)
《彩虹制造者》
2009年
布面丙烯
100×80.3 厘米
《彩虹制造者》描绘少女手持三角棱镜制造彩虹的画面。七户优2005年出版绘本《小医生》,在同名展览上小护士形象首次出现,也是他众代表作的先河,开创七户优艺术创作上的第一个巅峰。
小护士最早来自美国“曼秀雷敦”商标的形象,但小药罐被置换为兔子、相机、三角棱镜等。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美国,1955年出生)
《黑色及局部黑色的美国鸟类图鉴:(美洲黑羽椋鸟,北美主红雀&玫色胸脯的蜡嘴鸟)》
2020年
PVC板上丙烯 经艺术家特制框装裱
92.7×82.6×7.3 厘米
黑人艺术家克里·詹姆斯·马歇尔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一直与各种具象表现绘画进行持续的对话,而居于这些西方绘画传统之核心的,是黑人长期处于隐形不可见的境况。
《黑色及局部黑色的美国鸟类图鉴》指涉了美国博物学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创作于19世纪的巨作《美国鸟类图鉴》。艺术家马歇尔巧妙地将奥杜邦对自己身份进行的建构与其毕生的心血之作联系起来,作为杰斐逊时代以降的美国种族政治中模棱两可和细微知著的一种类比。作品标题非常明确地指出,对人类和对动物进行的门类划分存在着一种对等关系,此外也加重了“黑色”一词在种族和色彩含义上的双重性。
奈良美智(日本,1959年出生)
《漫长寒冬》
1999年
布面丙烯
120×110 厘米
奈良美智(日本,1959年出生)
《迷你泡芙》
2006年
強化玻璃纤维雕塑
71×155×155 厘米
版数 3/3 (+1AP)
奈良美智是全球最热门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的“大眼娃娃”系列表现了孩童反抗、叛逆、安静、沉思等复杂情感,歌颂了想象力和个人的内省自由。
奈良美智的创作涵盖绘画、素描、摄影、大型装置以及陶瓷、青铜、纤维增强塑料雕塑等,其作品受到流行音乐、童年记忆和当下事件的影响,通过对情绪世界的探索,尤其是透过孤独感和叛逆感,传递了一种既带有个人色彩又更加广泛的文化情感。
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西班牙,1954年出生)
《故事的结局》
2024年
黄铜 日本纸 数码印刷材料 丝绸 油彩 玻璃
200×100 厘米
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新西班牙绘画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对绘画中的物质性感兴趣的新一代艺术家之一。他的早期画作——油画和木板上蜡——邀请观众体验一种缓慢地沉浸在材料中的,同时又具有挑战性地使其看到表象之外的观感。
在他新的系列作品中,丝绸成为主要的材料。在表面和深层次之间,在光的吸收和反射之间,它捕捉了不可见的、短暂的、无形之感,通过线条呈现出逃离视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王岩(中国,1956年出生)
《狭窄的旧楼道》
1993年
布面油彩
190×180 厘米
王岩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早期代表作《黄昏时寻求平衡的男孩》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银奖。《狭窄的旧楼道》同属于早期作品,画作中的背景建筑采用大量直线设计,显得理性冷静,人物表情肃穆,带有象征主义色彩。
韦尔申(中国,1956年出生)
《寂地》
1991年
布面 坦培拉 油彩
116.8×80 厘米
《寂地》是韦尔申最具影响力的“蒙古系列”代表作品之一。画面有着古典式人物画构图,纪念碑似的人像置于干净的背景中,营造出庄严和崇高感。人物面无表情,紧闭双目,蕴含着类似宗教的凝重气息。画面左下角的动物骨骸一方面渲染了寂寥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以死亡暗示时间的无情,表达出精神性的象征意味。
刘溢(中国,1957年出生)
《箫女》
1996年
布面油彩
121.5×91.8 厘米
刘溢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他深谙欧洲古典主义绘画技法的精髓,并将中国元素融于画作之中。张子康评价:“刘溢对中西两种文化都充满了自己的体悟,即使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他的作品总能引起众多的文化讨论,同时引发大众的共鸣。”
昔日同窗陈丹青则称“难以辩驳的写实能力”以及“戏剧性的表情和难以解读的情景”是刘溢成功的源泉。
徐唯辛(中国,1958年出生)
《藏女》
年代不详
布面油彩
100×80 厘米
徐唯辛1981毕业于西安美院,198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创作通常聚焦于普通人,包括藏区人民、底层矿工等,艺术家表示:“我在萎靡的商业都市中住得太久了,实在为高原上蓬勃原始的生命力感动,看到人最淳朴自然的一面,心中欣喜若狂,我觉得胸中真切地涌出表现他们的激情。”
王沂东(中国,1955年出生)
《春寒》
1991年
布面油彩
150×150 厘米
王沂东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将西方古典写实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细腻刻画了人物的外观及神态,《春寒》中小女孩身穿印花棉袄,头戴围巾,目视前方,双眸灵动。
王沂东曾表示:“艺术是古老而又永新的事物,传统和新潮交织,艺术家都力图去适应。我不会放弃已形成的对自然和人文主义美学观的追求,打算用几年时间静下心来寻找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古典风之间的融合点,把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好东西,糅进作品里,譬如焦墨、黑白对比、诗境。”
申凡(中国,1952年出生)
《93-005》
1993年
纸本油彩
148×78 厘米
申凡是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抽象艺术家之一,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平面抽象艺术实践,并于九十年代末开始涉猎陶瓷作品、灯光装置以及股指曲线山水装置作品。近年来,主要以中国文字及中国传统人文素材从事其创作活动,不断酝酿并生发新的作品系列。
杨诘苍(中国,1956年出生)
《明日多云》
2004年
绢本重彩
229.5×145 厘米
杨诘苍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八十年代研习道家及禅宗佛学,并对其艺术理念带来深远影响,代表作“千层墨”系列,一层一层墨被覆盖在纸上,因多次叠加和时间的流逝产生自然的纹理效果,对杨诘苍来说,“创作的过程跟结果,本身就是一种冥想,一种自我完成”。
《明日多云》属于艺术家的“听云”系列创作,最早源于艺术家在伊朗的一个展览,思考了核危机问题,这些色彩强烈的云朵呈蘑菇状,具有一种炫目的美感,仿佛预言了不可知的未来。
李爽(中国,1957年出生)
《梦》
1980年
布面油彩
87.4×73.5 厘米
《梦》曾参与198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届《星星美展》。作为“星星画会”唯一的女性成员和文革后第一桩跨国婚姻的女主角,李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北京名噪一时的传奇女性,她的艺术成就与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吉姆·霍格斯(美国,1957年出生)
《从门(通过)》
2020年
亚麻布板 丙烯 24K金
171×122×3.5 厘米 ×2
《从门(通过)》大量使用金箔覆盖住沉重的黑色笔触,对于艺术家来说,金箔这种易碎但坚韧的材料代表着力量。
吉姆·霍格斯自1990年代以来在美国纽约广被认同,他将情感和叙事转移到日常物品中,从精致的蜘蛛网、花帘、餐巾纸画到茂盛的树木的大照片,再到金箔和镜面马赛克,霍奇斯的艺术创作都源于生活中朴实而简单的材料,时间、记忆和爱是其作品的基础。
蔡国强(中国,1957年出生)
《人类、老鹰与天空之眼:放眼睛风筝的人们》
2003年
火药爆破 水墨 纸本 裱于木板
230×310 厘米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烟火大脚印,到焰火《天梯》,再到焰火《悲剧的诞生》……蔡国强是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可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在创作中引入火药元素,以此来激发创作的自发性,并挑战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和社会环境。
在1986年至1995年间居住日本时,他深入探索了火药在绘画中的特性,并逐渐发展出他标志性的爆破系列作品。蔡国强反思了爆炸作为比喻和材料在其作品中的使用,他说:“为什么要把这些暴力的爆炸变得美丽?因为艺术家就像炼金术士一样,拥有将某种能量转化的能力,用毒攻毒,以泥土炼金。”
朱新建(中国,1953-2014)
《霸王别姬》
2011年
布面油彩
100×80 厘米
朱新建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早年创作连环画,后以传统水墨绘画,被视为“新文人画”的代表。朱新建用反叛的方式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俗”代替“雅”,以潇洒和率真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的笔墨趣味屹立于中国当代画坛。栗宪庭评价:“把俗语乃至流行歌词作为题画语句,首创于朱新建,后来为多数新文人画家所采用。”
杨国辛(中国,1951年出生)
《传说—江南(汪藻)》
2010年
布面油彩
140×140 厘米
2005年左右,杨国辛放弃“好果子”系列作品的创作,转向“传说江南”系列,2011年艺术家在上海举办《景深——杨国辛“传说江南”作品展》,这批作品亮相:钴蓝色的迷离雨季里,画面中有着实焦的镜头水滴与虚焦的神秘景深,并清晰地印着中英译的中国古典诗词。
詹姆斯·奈尔斯(英国,1953年出生)
《河水上涨》
2018年
亚麻布面油彩
203.2×165.1 厘米
《河水上涨》有着漩涡般的蓝色同心圆笔触,神秘深邃,让人想起河水上涨时汹涌翻滚的水面、暗流涌动的水下。
英国艺术家奈尔斯钟情于中国书法,他最为知名的是单笔触书法性绘画作品。自1980年代开始,奈尔斯开始创作一系列看似悬浮在空白背景下的巨型笔触,无论是远观整体还是近看局部都具有奇妙的三维景深效果,将即兴与控制完美结合,在画布中记录运动和时间的轨迹。
为了创造出特殊的笔触效果,奈尔斯研制出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画笔,并且发明出将自己悬挂在半空中的装置,在大面积的画布上方挥舞画笔,营造出流动飘逸的笔触。
冈瑟·弗格(德国,1952-2013)
《无题》
1999年
布面丙烯
150×120 厘米
冈瑟·弗格是德国战后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一名多产的画家、雕塑家、平面设计师和摄影家,弗格因其深入探索现代主义传统且极具实验性的大胆艺术实践而闻名。他开创性的跨学科创作挑战了艺术传统,并试图解析现代主义美学传统的历史、误读,以及其中的矛盾关系。
弗格在七十年代于慕尼黑开始了艺术生涯,经过早期的单色画创作后,继续从后现代视角探索现代主义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色彩的运用达到极高的掌控,创造出空间与形态,在绘画中开辟了新的洞察和视角。晚期作品中,弗格借鉴了保罗·克利的水彩画、马克·罗斯科的色彩场域、赛·托姆布雷的涂抹笔触,将这些早期的绘画策略重新诠释并赋予新的生命。
大卫·萨利(美国,1952年出生)
《生命之树,艺术家的调色板》
2021年
亚麻布面油彩丙烯
243.8×193 厘米
大卫·萨利于2019年开始绘制“生命之树”系列,其构图以色彩鲜艳的树木为中心,在树干的两侧融入彼得·阿诺为杂志绘制的插图人物,由此创作了一部耐人寻味的人性戏剧,并对绘画和艺术史展开反思。色彩鲜艳的树木似乎从画面下半部的地底世界拔地而起,令人联想到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视觉语言。这样的构图为萨利提供独特的创作空间,以试验更本能的痕迹创作,令树的“根部”得到滋养,并使画面充满灵动感。
大卫·萨利从卡通图像、广告、涂鸦和艺术史等流行文化中挪用视觉元素,将对比强烈的元素并置,令画作与众不同。
原标题:《LONG玩艺儿 | “50”后艺术家展出作品不完全盘点(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