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平台推动下梗文化的风格变化——以“猫 meme”短视频为例

2024-11-28 07: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平台推动下梗文化的风格变化

——以“猫 meme”短视频为例

摘要:【目的】探讨以猫 meme 为代表的梗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平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运用文献研究等方法。【结果】平台通过训练算法,使猫 meme 实现破圈传播;通过在制作技术上“收编”,使其制作难度降低,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梗”的再创作中;通过为用户提供场景,使猫 meme 作为参与式文化内容更加多样丰富,推动不同文化与新传播方式的交融。【结论】猫 meme 等梗文化得到青年与平台的青睐,让社会能透过一个又一个由“小猫”叙述展示的视频看到当下青年的社会情绪和文化心态。但作为亚文化,猫 meme 也不可避免地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在青年心中的地位,同时其符号的大量滥用也引发了“文化泡沫”的担忧。

关键词:梗;青年文化;平台;新媒体;亚文化;文化基因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10.004

本文著录格式:王萱,叶子 . 平台推动下梗文化的风格变化——以“猫 meme”短视频为例 [J]. 中国传媒科技,2024,31(10):22-26.

作者简介:王萱(1979—),女,河南商丘,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媒介传播、品牌传播;叶子(2001—),女,河南新乡,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

导语

网络迷因是互联网文化中的一种数字媒介,其中迷因(Meme)一词最早由理査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并将其定义为文化传播中的基因。当前国内新闻与传播领域对“meme”(迷因或文化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文化与青年文化等细分领域。这些研究不仅深入探讨了互联网meme 的成因和内在的传播机制,还对其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治理策略进行了对应分析。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迷因是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信息体,重复中有变异、变异中有重复 [1]。2024 年上半年,在 Bilibili、抖音、小红书等可以进行视频分享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由猫咪 GIF 动图和绿幕短视频组成的Meme 迅速走红。网友使用富有情绪表达力的可爱猫咪 Meme,来表达自己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和行为。例如同年 2 月最早爆火出圈的使用猫 meme 创作的“日本单亲妈妈去中国”的系列 vlog,视频制作者通过使用“猫尖叫”“两只猫咪打架”等粗糙魔性的绿幕素材,同时搭配文本、音乐音效和对应的场景图片,流畅地讲述了自己从出发前对未来生活的忐忑不安,到放下成见喜欢上中国文化和环境的故事。简练的文本,配合自带情绪表现力的“猫咪”形象,猫 meme 以可爱、幽默的外在,使原故事文本自带的话题冲突与矛盾得到消解。截至 2024 年 6 月 18 日,该账号以猫 meme的形式在 B 站发布了共 16 段短视频,其中 11 段短视频播放率超过 100 万,至同年 6 月累计粉丝 35.2 万。

其他网友也陆续通过猫 meme 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甚至品牌营销和消防、文旅等官方也选中猫 meme作为涨粉、科普的依凭。但猫 meme 在平台间的广泛使用和传播,也逐渐衍变出以往“梗”文化所不具有的新的特点,在社交媒体平台的环境中,以猫 meme为代表的新“梗”文化尤为值得研究。

NO.1 猫 meme 的风格变化

毕业出来找工作,创作者激动的情绪通过蹦跳的“Happy 猫”来传达;在衡水模式的学校早起面临跑操,创作者使用“抱头尖叫小猫”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和不情愿;乌龙事件中,听到他人“去世”而痛哭的同学,被创作者以“哭泣的香蕉小猫”代替。猫 meme中各类猫咪影像天然带有的情绪信息,使创作者不论想表达怎样的情绪变动和人物行为特征,都能找到较为贴合的 meme,以文本赋予它更加详细的解读。在猫 meme 类视频数量上涨的同时,网络青年在平台上通过其表述的叙事框架也逐步形成,而与以往具有“娱乐化”“狂欢化”等特征的梗文化相异的风格特征也逐步体现。

1.1 隐藏在可爱表征后的严肃话题

关于符号的解答,罗兰·巴尔特认为,符号不仅具有直接意指(即符号的明示意义),还具有含蓄意指(即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引申意义)。在猫 meme中,直接意指往往是用外在的、表面的可爱猫咪形象特质展现的视频。而含蓄意指则指向创作者隐藏在故事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和社会话题。猫 meme 除了传递轻松愉快的话题,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理念。如视频“关于我被绑架差点被撕票的故事”,创作者尽管使用了略带凶狠神情的猫咪来戏谑地弱化事件中绑匪的神态特征和整体情景氛围,但仍然令人无法忽视话题自身带有的危险与恐惧的情绪。评论区内有人指出,在该视频里,创作者为猫咪“新鲜哥”安排的角色和情节,使自己对“新鲜哥”这一 meme 产生阴影。而类似的,还有讲述“家庭破碎”“校园暴力”“青春期抑郁症”等内容的短视频,尽管视频都是在“欢声笑语”的可爱猫咪和简陋的场景空间搭建中完成故事叙述的,但脱离猫 meme的框架,这类创作者的故事真正的核心恰恰是“悲剧”。

与以往“透过符号表征,看到深层自我”[2] 的青年文化不同,层出不穷的猫 meme 给予了每个创作者更加自由的叙述框架,编码者与受众通过猫 meme 娱乐的叙述形式相遇,然后再通过核心的文本形成共鸣。但在此框架内,仅有类似经历的人能看到“自我”,产生认同。如视频“在衡水模式学校早上多睡了十分钟的故事”,评论区与弹幕除了对创作者“反抗”行为的认同,更多的是发表对自身经历的“衡水模式”的不满与不解,和希望各高中早日停止盲目效仿衡水模式的愿景。这种随文本语境而变动的符号,使得其可爱亲民的表征成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手段,能够在不引起观众反感、抗拒的情况下,温和地传递出每一位创作者严肃或难以开口的个人经历,引发人们的共情与关注。

1.2 以自我呈现目的为主的文本“搭车”

“搭车”原意指乘坐顺道经过目的地的车。从猫meme 类型视频的整体特征来看,使每一个以猫 meme为叙述框架的视频产生一定区分的是创作者自带的故事文本,而作为叙述表征的小猫们则担当了故事文本中对人物的情绪、动作等描述次要信息的功能。在这一主次功能区分下,创作者自带的文本就像“搭车”一样,借助流行元素、符号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和观点与之结合,以此完成最终的目的,即增加自我呈现的曝光度与关注度。

此外在猫 meme 中,讲述故事的“人”的形象也被“猫咪”形象取代。戈夫曼的给予与流露概念提及,“给予”指的是人有意传递的信息,本质上是一种表演,而流露是无意间传递的信息,是判断表演可信与否的标准。[3] 猫和文本被创作者选定作为自我呈现“给予”的那部分,眼神、语调等难以控制的“流露”部分则被“给予”中的“猫”自带的信息所替代。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使观众忽视作为“人”的创作者,而关注创作者以猫咪形象叙述的“故事”文本。

1.3 碎片化的情绪表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5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短视频用户规模已攀升至 10.26 亿人,用户使用率为 95.2%。[4]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短视频、图片等碎片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被选择作为猫 meme 的猫们,都有着明显的与人类相似的神态与动作的特征,在猫 meme 视频数量不断上涨的同时,创作者们对于一些“猫”的使用语境也逐渐固定。如表达开心的情绪就用又唱又跳的“happy 猫”;而委屈、难过则使用“淋雨猫”和“哭泣的香蕉猫”。每一个场景中,都是通过几秒的带有明显固定情绪表达的猫,来概括创作者文本中想要传达的情绪。而在部分情绪前后起伏落差较大的视频中,这种通过 meme 进行情绪表达的碎片化特点更加明显。甚至在同一场景中代表着不同角色情绪和动作的猫们,也在割裂着人们对于情绪的统一理解。碎片化的信息表达也使观众面临着深度理解的挑战。短视频呈现的碎片化的情绪表达往往缺乏上下文和更翔实的背景信息,观众很难准确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和感受。例如,在以“家庭破裂”为主题的视频中,创作者选取的在一般状态下使用带有快乐意涵的“跳舞猫”,反而是为了表现自己年幼时“迷茫”“一无所知”,对一切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的无力感;在“给差评后遭到死亡威胁”的主题里,创作者使用“迷茫猫”的 meme,反而是在表现对处理结果不满的情绪。猫 meme 直观展现出的,并不一定代表作者真实的情绪状态。观众需要通过了解文本语境与捕捉评论中作者与观众的文本互动,才能了解创作者真实的情感。这种碎片化的情绪表达方式也限制了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一些值得深思的复杂社会话题或情感体验在猫 meme 中难以得到充分地呈现和讨论。

NO.2猫 meme 风格变化的成因:平台的技术支持

在当今数字时代,中国在平台文化领域有着丰富的生产场景和无可比拟的数量级别 [5]。中国互联网络平台的崛起不仅颠覆了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模式,更深刻塑造并推动了网络青年文化的形成与演变。特别是以猫 meme 为代表的梗文化风格变化的现象,其背后的成因与平台的技术支持密不可分。以下,我们将从平台分发算法、技术支持以及搭建场景三个方面,探讨猫 meme 风格变化的成因。

2.1 平台算法打破“梗”的封闭圈层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其背后的算法也愈发成熟和智能。而近年来各大算法平台为鼓励用户生产内容,陆续推出“激励计划”,以现金或流量推流等算法黑箱作为奖励,从算法上驯服、组织创作者为平台生产 [6]。平台内信息分发的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行为以及社交网络关系,使内容被精准地推送给潜在受众和目标受众,并不断通过对用户个人信息和网络痕迹的收集提高算法的精确度。此外通过算法推荐、热门话题、挑战赛等多种形式,平台将包含“猫meme”这一系列符号的各类视频推送给数以亿计的用户,从而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曝光度。而为了稳固受众对猫 meme 的喜爱或关注,技术作为“非人行动者”,会通过“你可能喜欢”“好友推荐”等页面和 UI,向用户分发类似内容的视频。而用户对于该类算法做出的进一步举动,如“点赞”“收藏”,则会被平台进行数据回收,进一步训练其分发算法的准确度。“出圈”的本质是人 / 圈子以数据形式与更多不受控制的人 / 圈子连接。[7] 对于猫 meme 而言,平台算法的分发机制使平台间的不同的圈层和关系得到链接,使得文本优秀、能回应观众期待、引起观众共鸣的“梗”视频,能够迅速扩散至更广泛的受众中;使具有包容性的梗与其他圈层的文化碰撞融合,被认可并进行二次创作。

当猫 meme 在平台间以算法推送被更多具有不同身份、文化背景的人所接触时,其表达的内容也逐渐多样化。这些不同的受众群体根据自身的理解、感受,以及需求,对猫 meme 进行再创作和传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版本和风格。例如,一些品牌和企业看重猫meme 自带的青年群体受众的消费能力,利用猫 meme进行 IP 营销,通过塑造“老板终于把账号交给我运营”的亲民形象,创作出与年轻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内容;部分院校、文旅、公安等官方机构也通过使用猫meme,以其自带的平台流量热度,和不具说教意味的形象,传递官方宣传、知识科普等信息。平台算法不仅加速了猫 meme 的流行,更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用户洞察,为其赋予了丰富的商业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2.2 平台收编梗,提供制作技术支持,降低制作门槛

“猫 meme”自带的热度难免被主流文化进行收编。赫伯迪格在《亚文化》中将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整合和收编概括为商品形式的收编和意识形态的收编。其中,商品形式的收编意味着将亚文化的符号风格转化为批量生产的物品。作为拥有强力资本的平台,为了吸引和留住用户,使用户创作的内容能变现成平台的资本,平台积极介入、收编各种流行的网络“梗”,将其内容生产、传播以及变现的链条实现闭合和“商业化”。以猫 meme 为代表的梗文化在商业资本平台间,逐渐沦为平台利益兑现的渠道。

平台不仅为猫 meme 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算法支持,还通过主动提供制作技术支持,降低了用户参与创作的门槛。以抖音剪映为例,该平台提供了猫 meme 的丰富的绿幕素材和简单易懂的剪辑工具。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将自己的文本、图片与猫 meme 巧妙结合,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猫 meme 短视频。同时,剪映还支持用户将制作完成的短视频直接发布到关联账号的抖音平台上,与其他用户分享和交流。这种简单便捷的制作和发布流程极大地消减了用户可能遇到的困难,激发了用户参与二次创作的热情,也推动了猫 meme 的广泛传播和风格演化。追逐热度与流量,猫 meme 视频内容大量地被生产,甚至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而在品牌商纷纷下场与青年用户一起以“猫”的形象来进行品牌营销和涨粉时,主流文化逐渐完成了对猫meme 的收编。

2.3 平台为参与式文化提供社交场景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和扩展。平台通过对社交场景的搭建与维护,来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社交需求。场景传播的变革改变了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式,丰富了其符号的表意功能,与传统的青年亚文化相比,当下的青年亚文化活动的空间由现实转向虚拟 [8]。B 站与小红书通过搜索“猫 meme”关键词后出现的细分“关键词”,例如:学校、教程、留学等。给予用户进一步到达自己认同的内容和社群的渠道。用户通过对猫 meme 视频进行点赞、评论、分享等简单的操作,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喜好,与社群建立联系与身份认同,还间接通过平台的流量推荐的算法参与了进一步的内容传播和文化塑造。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们在平台间通过猫 meme 进行的互动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而是一种真实和虚拟的混合物。他们通过猫 meme 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在平台提供的各类社交场景中构建自己与社群的身份和认同。平台在设计的社交场景中,如评论区,也在尝试不断开放用户间信息交流的元素。文字及图片甚至音频,在作为用户与创作者互动、用户与用户互动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梗”,增强社群间的联系。

NO.3 猫 meme 在当下的影响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网络迷因(meme)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文化传播与社交互动的重要载体。其中,猫 meme 以其萌态可掬、富有表现力的特性,从边缘化的亚文化符号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大众文化符号。然而,猫 meme 的流行并非单纯的文化娱乐现象,它也对当下社会产生了多个层面的影响。

3.1 对社会情绪的观照

在大数据时代,在平台上呈现、传播的数据不仅仅是用户个体的记录,也是个体的映射与化身。[9] 在当今社会,猫 meme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网络娱乐现象,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社会的问题多样性和复杂性。现代传播技术使社会情绪的能见度、流动性和覆盖面大为增强 [10],在猫 meme 类型的视频里,我们能看见积极向上、充满温情的普通人的日常故事,也能看见很少被主流提及、曝光的社会边缘人群,如校园暴力受害者、失业人员、抑郁症患者等的故事。猫 meme 为社会边缘人群体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表达框架,让他们能够以一种相对轻松幽默、隐喻的方式瓦解话题的严肃性与沉重情绪,表达、记录自己的经历,并以诙谐的表征规避平台的审核与屏蔽。在猫 meme的世界里,他们找到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自己身份认同的空间。例如,“抑郁患者”们生成的猫 meme 视频,他们通过猫 meme 视频展现了自己病情形成的原因和病发时面对外界误解的无奈。这些视频中的文字弹出不同的猫形象,都成为他们情感和经历的载体。而这些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也成为他们与网友交流和互动的场所,与之内容共鸣的网友发出的评论文本也在其他方面逐渐补全了处于青春期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状态的内容。

猫 meme 之所以能够观照到这些社会情绪,一方面是因为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能够以一种非直接的方式触及敏感话题;另一方面,猫meme 在平台间的传播范围广泛,能够迅速触及大量不同社群内的受众,从而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反思。在社交媒体平台之上,猫 meme 这一网络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照社会、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新视角。在此情况下,猫 meme也逐渐变为青年人共享建议、经验和启发的媒介。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力量。

3.2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在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往往代表着一种正统、规范的思想观念。然而,猫 meme 作为亚文化的一类无法避免地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冲击。

猫 meme 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轻松氛围,成为青年用户表达自我、宣泄情感的重要工具。然而,这种表达方式往往带有一定的娱乐化色彩,容易将一些原本严肃性和正式性的话题进行娱乐化解读。当猫 meme涉及社会事件或敏感话题时,其负面影响就更为显著。例如,在讲述校园霸凌等敏感话题时,一些创作者可能会选择用“搞笑”“幼态”“笨拙”的猫咪形象来呈现故事情节中的受害者。这种表达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用户对视频的点击,但也可能导致用户对问题的严重性产生判断失误。以“校园霸凌”为例,当被霸凌者的形象被简化为“一直挨打不还手的猫咪”时,meme 可能表现出代表物理伤害的部分,而真正严重的心理伤害却在不经意间被观众忽视了。这种轻描淡写的表达方式无法引起观众和社会对此类问题产生的足够重视。

除了对严肃话题的娱乐化解读外,猫 meme 还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一些猫 meme 可能包含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在猫 meme 中失去了“负面评价”的标签而被传播,可能会导致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逻辑被同化,产生负向的变化 [11]。

此外,猫 meme 的泛娱乐化趋势在社交媒体时代,作为一种易于传播和接受的文化形式,其对青年逻辑思考能力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个体在使用和认同猫 meme 的语言框架传递的负面内容时,容易陷入平台算法形成的“信息茧房”中,丧失原有的理性的价值判断。当猫 meme 中的价值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突时,青年用户可能会更倾向于接受没有说教意味、易于理解的前者,削弱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和接受。在此境况下,有学者指出,青年亚文化的泛娱乐化从根本上离散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凝合力和引导力,使青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难度不断攀升。

3.3 符号滥用而导致的文化泡沫

随着猫 meme 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和流行,其符号被大量复制、模仿和滥用,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泡沫化的现象。这种泡沫不仅表现为内容的同质化严重,还体现在即使某些内容能够轻易引发人们的感动和共鸣,但往往无法保证其真实性。

在猫 meme 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交媒体平台的便捷性和匿名性,大量用户开始参与其中。然而,由于缺乏对原创性和内容质量的把控,很多猫 meme开始陷入简单的模仿和复制。如前文提及的品牌营销,各大品牌的平台账号运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00后”“接管”“领导要求涨粉 20 万”这样的关键词进行编码,剧情与场景都大同小异。使人们从一开始的“新鲜感”逐渐产生“视觉疲劳”,而这样同质化的内容也无法传递出具体、真实、有价值的文化。诸如此类的现象导致大量的猫 meme 在形式和内容上高度相似,缺乏创新和独特性。用户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更换一些元素或文字,就将其视为自己的创作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这种同质化不仅使得猫 meme 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吸引力,还导致了用户的兴趣下降,甚至会使用户产生反叛的心理,抛弃被平台资本收编的猫 meme,转向发掘其他的符号。

此外,猫 meme 视频内容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在堆叠的娱乐信息中,人们只是在被自己的猎奇心理和窥视欲支配 [12]。一些平台用户为了迎合“猎奇心”,在追求点击量、点赞和分享的过程中,开始忽视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通过洗稿或故意制造虚假、夸大其词的视频来吸引眼球。这些虚假的信息经过猫 meme 的精心包装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同情心,但它们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却是虚假、不可靠的。在浪费了受众的情绪的同时,还对社会舆论造成了不良影响。

猫 meme 符号滥用形成的文化泡沫还体现在其对社会问题的浅薄化处理上。平台所构建的是面向大众的娱乐景观,尽管具有广泛的吸引力与参与感,但其整体而言更侧重于即时性的感官刺激与情绪宣泄,难以满足社会公众长远的、复杂且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用户在使用猫 meme 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或群体认同的符号,忽视了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这种浅薄化的处理方式也使得猫 meme成为一种逃避现实、麻痹思想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反思的力量。

NO.4 结语

网络热梗作为一种青年文化现象,在新媒体语境下通过平台的赋能,获得了更加通畅、自由的传播渠道和创作空间。在平台强大技术支持的助推下,猫meme 成功打破了传统“梗”文化的封闭圈层,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难度,为用户在平台的社交场景中参与文化传播与创造提供了无限可能。青年群体通过选择满足自我呈现和表达需求的猫 meme,通过“猫”的形象进行视频创作,叙述带有严肃性的个人经历的同时,与他人相遇、产生共鸣。这一网络文化现象已然成为当代社会青年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缩影。从戏谑可爱到严肃议题的探讨,从简单的自我表达到对社会情绪的深度观照,猫 meme 均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猫 meme 成为连接人们情感、传递社会信息的重要桥梁。然而在另一方面,猫 meme 作为亚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挑战着主流文化的权威与地位,并且被平台资本和流量裹挟着产生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总而言之,尽管当前梗文化更替迅速,很少有能经久不衰的梗存活在社交媒体平台,然而我们仍期待着作为这一时代青年人的叙事框架的猫 meme,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记录更多关于这一时期青年的思考与感受,引领网络平台文化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小宇,马静,Arkaitz Zubiaga,等 . 互联网迷因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6):199-207.

[2] 张美兰 . 符号化传播视角下的丧文化解读 [J]. 科技传播,2018(21):26-27.

[3] 戈夫曼·欧文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 5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5):13.

[5] 孙萍 .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平台文化生产研究的反思[J]. 新闻与写作,2023(9):1.

[6] 黄淼,黄佩 . 算法驯化:个性化推荐平台的自媒体内容生产网络及其运作 [J]. 新闻大学,2020(1):15-28,125.

[7] 马中红,胡良益 . 无限连接:网络平台技术逻辑下的亚文化“出圈”现象 [J]. 新闻与写作,2021(6):21-29.

[8] 蒋晓丽,梁旭艳 . 场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生力量——场景传播的符号学解读 [J]. 现代传播 -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12-16,20.

[9] 蔡骐 .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 [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9):5-23,126.

[10] 张小平,蔡惠福 . 网络情绪传播的特征、影响及应对策略 [J]. 传媒观察,2021(2):15-23.

[11] 杨章文 . 网络泛娱乐化: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遮蔽”及其“解蔽”[J]. 探索,2020(5):181-192.

[12] 靳琰,孔璐璐 .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泛娱乐化机理探究[J]. 现代传播 -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2):129-132.

原标题:《平台推动下梗文化的风格变化——以“猫 meme”短视频为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