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最后一位百岁女先生的传奇人生

2024-11-28 17: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知了君 知了x FUTURE

2024年11月24日下午,南开大学发布讣告: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5时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出生于1924年的叶嘉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诗词的女儿”。不过,她却从未拥有过爱情,忍受家暴60年。她丈夫去世后,有人问她是否难过?她摇摇头说:“无爱,自然无悲无喜。”

“我十分确定,这不是爱情”

叶嘉莹和她丈夫赵钟荪的婚姻,用她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出于善意,出于愧疚的弥补。她俩的相遇主要是因为赵钟荪堂姐的撮合。

1946年,22岁的叶嘉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佑贞女中担任国文老师,在那里她遇到了中学的英语老师,也就是赵钟荪的堂姐。

赵钟荪的堂姐看着才华出众的叶嘉莹,心下忍不住的喜欢。当时恰逢赵忠荪来北平看望她,于是便在机缘巧合之下,安排了两人的见面。不成想,正是这一面,让赵钟荪对叶嘉莹动了情,一见钟情之后的他,便对叶嘉莹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当时还在秦皇岛工作的赵钟荪,为了能时常见到心上人,不怕辛苦,时常从秦皇岛往返北平,但是长期的奔波和请假,让他最终失业了。而在去北平的路上,赵钟荪又不幸染上重病,听闻这个消息的叶嘉莹,心中忍不住的愧疚,她觉得都是因为她,才会害得赵钟荪失业染病,她的内心免不了同情又内疚。

失业的赵钟荪随后便在北平定居了下来,叶嘉莹便时常去他家中看望他,照顾他的起居。赵钟荪痊愈后,他又借着问题之故时常跑去找叶嘉莹,一来二去中,叶嘉莹觉得眼前这个男人似乎还不错,但她十分确定,这不是爱情。

叶嘉莹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道:她常常在想,她所看过的小说、电影都把爱情说得那么美好,可当时的她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然而年轻的叶嘉莹却并没有这样的觉悟,她只知道面对赵钟荪的猛烈追求,她实在不好意思拒绝。

1948年,赵钟荪的姐夫在南京给他介绍了一份海军军官的工作,为了让叶嘉莹同意自己的示爱,赵钟荪向叶嘉莹求婚了。那天,他等在叶嘉莹任职的学校门口,叶嘉莹一出来他就把她拉到一个偏僻的街角,随后他说:“姐夫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过几天我就要赴南京任职了,你与我一起去吧。”

听到这话的叶嘉莹,一开始非常的震惊,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钟荪却激动地说:“我说,请你嫁给我。”还没等叶嘉莹反应过来,赵钟荪又说了一句:“如果你不同意的话,那我就不去南京了。”

心思单纯的叶嘉莹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她想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对她还不错,他姐夫好不容易在南京给他找了个工作,机会也不容易。之前又因她的缘故让赵钟荪失业染病,她心里已然感到十分愧疚。如今赵钟荪这般说辞,看着面前瘦弱的男人,她实在不忍心拒绝,于是,她便顺势就同意了。

1948年3月29日,叶嘉莹和赵钟荪于上海完婚。没有气派热闹的场面,只有两家人简单的吃了顿饭,照了张结婚照。她这一草率的决定,让她这一生再也没有尝试过爱情的滋味。对于这件事,叶嘉莹后悔一生,晚年,当她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她说:“都是我的错,抱着善心做错了事。”

“无爱,自然无悲无喜”

结婚后,叶嘉莹离开北平去南京开始了新生活。不久后随丈夫迁居台湾省,2个女儿也出生在那里。当时交通和讯息都被阻隔,一走就是前路茫茫。此后,叶嘉莹在台湾省度过了18年最艰难的岁月。

在大女儿言言4个月的时候,其丈夫因政治原因被判怨狱三年。叶嘉莹也受牵连,入狱的时候怀里还抱着女儿。所幸她的经历简单清白,很快获释。

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家,女儿还在哺乳,叶嘉莹只能抱着孩子去高雄投奔丈夫的堂姐,寄人篱下。男女老幼一大家子,房子不够住,只能在走廊打地铺。怕被人厌弃,天不亮就起床把席子收好,帮着干活换取少许尊严。白天带孩子去上班,年幼的女儿被安顿在大教室最后一排,上课途中喊“妈妈我要尿尿。”晚上起台风,宿舍失火,她抱着孩子躲到床下。“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遭受这一切磨难的时候,叶嘉莹只有27岁。三年之后,赵先生无罪获释,全家重回台北。

团聚后的一家人并未苦尽甘来。叶嘉莹回忆:“当时一家的经济开销都由自己负担,光靠丈夫的薪水,连个冰激淋都不敢吃。”但与性情大变的丈夫相比,拮据的生活根本不算什么。

经过三年的冤狱,回到生活中的赵钟荪经常酗酒,脾气暴躁,甚至家暴。他把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全归咎于叶嘉莹,有时候说的激动了,他就开始动手,对叶嘉莹拳打脚踢。

小女儿言慧出生后,重男轻女的他,将生不出儿子的叶嘉莹视为扫把星,后来甚至将自己人生的不如意都归咎于叶嘉莹。连妻子问“几点钟”都懒得回答,转身就走。而产后身体虚弱的叶嘉莹,患上气喘病。她带的课多,每天下课都好像气血耗尽一般,连呼吸都像被掏空。同时,她还要因为家务没做好而承受责难,有一次与学生讨论功课晚了,丈夫代司其职烧了顿饭,气得把锅碗都摔在地上。

窒息的生活,她有过想要开煤气轻生,在最后一刻停住了手。她向最爱的诗词中寻求解脱,直到看见王安石的一首诗:“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从小传统的教育,让她看在孩子份上选择忍耐。她一边负担繁重的生活,一边将自己的时间和心力压榨到极致,投入古诗词的研究中。

1954年叶嘉莹在台湾大学任教授,兼职在淡江大学、辅仁大学讲学。第一部诗集《迦陵存稿》,就是南怀瑾先生由衷欣赏并帮她出版的。白先勇和席慕容都是她的“迷妹”、“迷弟”。

随着两个女儿渐渐长大,1969年叶嘉莹离开台湾省,去美国、加拿大多所高校任教。初到加拿大,语言完全不通,每天苦记单词到凌晨。在她的坚持下,中国古诗词在海外有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到了晚年,有次赵东荪偶然看见妻子讲课的视频,竟无法相信,讲台上那个气度非凡的女学者,就是每天给自己烧饭洗衣的“平庸”妻子。这个毕生郁郁不得志的男人,忽然仰慕起眼前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说:“我也去听你讲课好不好?”

但是就眼看着一切越来越好的时候,1976年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因车祸不幸离世。做母亲的该有多痛苦,无法想象。最后拯救她的还是诗词。

2010年,赵钟荪去世了,叶嘉莹送走了与自己恩怨纠葛了大半生的丈夫。叶嘉莹写道:“一握临歧恩怨泯,海天明月净尘埃。”有学生听闻消息,问她是否难过,她摇摇头:“无爱,自然无悲无喜。”

叶嘉莹从不回避婚姻的失败,小女儿赵言慧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叶嘉莹曾说她自己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她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她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教书,如果有来生,我还教古典诗词。”

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撰文 | Jane

原标题:《中国最后一位百岁女先生的传奇人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