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读书丨国际发展、区域国别与全球治理系列丛书
近年来,作为新兴的全球交通中转枢纽,伊斯坦布尔机场、迪拜国际机场、亚的斯亚贝巴机场等变得更加繁忙拥挤,在来来往往的人潮中,随处可见背着行囊行色匆匆的中国人。他们当中,既有出国旅游人员,海外留学人员,也有远赴海外访问考察的政府工作人员、寻找商机的企业家、到外企工作的职业经理人、工人和农民,还有从事对外援助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专家学者、奔赴海外演出的文艺工作者,等等。他们的目的地,既有发达的欧美地区和日韩等国,也有东南亚、中东、中东欧、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地区。同时,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向中国。新型的海外主体、新型的工作模式和新型的流动轨迹,仿佛开辟了时代的新篇章。
进入21世纪,尤其自“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以来,中国“走出去”已成为国内外政界和学界日益关注的全球现象。近年来,随着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倡议的提出,来自不同主体(公共和私人部门)、不同层面(宏观和微观)、不同机制(政治、经济、社会、多边、双边)的新型合作实践不断累积,从而塑造了一个“全球中国”的实践景观和知识景观。这里既包括全球治理体系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也包括国际发展合作方式模式的拓展与创新,还包括来自普通民众、企业、大学、政府等跨文化交往中的日常碰撞与磨合。
在中国“走出去”合作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新型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成为发展的关键。这些新型知识体系的构建、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应聚焦于全球既有秩序的把握和新格局的想象、全球发展新动能的激发与开拓、全球公共品的治理与供给、国际发展规范的谈判与协作、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管理与经验分享、私营部门海外经营的社会文化融入和劳工关系、新型的政商关系等领域,尤其要重点关注在不同区域国别、国际组织、社会组织等场景下的挑战应对和机遇利用等方面。这些新问题都是我们既有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空白的部分。当前我们看到,一方面,宏观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导性倡议陆续推出;另一方面,基层各种类型的实践创新也不断涌现,但恰恰是“关键性中层”日渐成为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挑战。这里所说“关键性中层”是指一系列认识范式、话语、技术、组织流程、管理规范和人才队伍的集合体,是维持整个社会秩序的制度架构、组织管理体系和知识体系,稳定且坚固,只有当这个系统发生转变,大规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能逐步顺利落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外交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在传达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分别指出,“提高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深化援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更具实效的国际传播体系,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外交外事战线干部队伍建设”,“深化援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全链条管理”,等等,这些都为“关键性中层”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指导。
在李小云教授的开创下,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研究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发展研究领域,从最早的发展咨询、发展研究与发展培训,到90年代后期逐渐拓展到发展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国际发展经验“引进来”与中国本土实践的融合创新,到“走出去”主动参与全球发展与减贫合作的治理研究,通过搭建全球性、区域性、全国性和全校性不同层面的公共组织和学术联盟,通过前沿学术理论研究、政策咨询与政策对话、人才培养、国内外扎根基层的农业发展和减贫实践四大支柱,不断推动新型发展知识的孕育和新型发展合作人才的培养。团队在非洲和国际组织两个场域上的工作尤为凸显。这些工作始于30多年前,最近十余年团队沉潜非洲,对话国际组织,开展了扎根基层、协作中层、对话高层的中国发展与减贫经验国际分享工作,探索出了以国际发展合作为切入点,统筹国别区域、国际组织、国际传播、国际事务等五位一体的特色模式,有组织、多层次、系统性探索新型科研与人才培养机制。以“小技术大丰收”“小豆子大营养”“中非乡村CEO”等为代表的中非合作项目,多次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最佳案例和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中非合作论坛主要成果,极大推动了中国发展与减贫经验的全球分享,并促进中国农业大学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COSOC)特别咨商地位的高校,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些都是支持“关键性中层”体系转型的集体努力。一系列标识性概念,包括平行经验分享、模糊边界、新发展主义、选择性学习、科技理性漫游等,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
在新发展知识建构中,研究团队逐步形成三个支点。
首先,关注普通人之间的互动日常是突破当下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下研究的新思路。中国“走出去”过程中的实践积累是新时期中国重新构建与国际社会关系的缩影。而要理解这些努力,仅靠宏观视角是不够的,而是要看见这个过程中微观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性和共同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作为普通人与他国的民众通过交流和互动,以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推动合作与实践的展开,进而推动思想的开放与心态的转变,并最终推动宏观层面的政策转变。
其次,关注合作双方的交互性和互助性是捕捉新型发展合作的重要视角。在中国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通过援助来支持低收入国家的过程中,这些援助项目和援助活动,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比如在与坦桑尼亚合作十多年的“小技术大丰收”“小豆子大营养”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新的作物种植系统,见识到非洲人如何同缺水、缺化肥、缺钱做斗争,尤其是他们如何提高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取植物蛋白等做法。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从全球视角、非洲视角去重新看待自己。
再者,行动研究和实践性是研究团队推动新发展知识孕育的重要方法论。一方面,在诸多发展中国家中,社会关系、管理机制与规范并非像成熟社会那样具有鲜明的文本指导,而大多隐藏在互动的现场中,因此,研究者需躬身入局,使自己成为“局内人”方能看见更加真实的隐藏“文本”;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倡导一种更加平等的知识建构过程,因为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将通过系列行动实践建立一种更能促进平等对话、加强浸润式日常互动和双向启发的关系,而非一方单方面“调研”另一方构建悬置性知识的不对称过程。此外,在实践场域中,相互对立冲突的理论范式之间往往能进行更有效的对话与融合,从而也更能提升新知识的有效性。无论聚焦国内的农村发展研究,还是聚焦海外,实践项目都是我们创新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为更好地凝练新发展知识体系孕育的成果,研究团队推出了“国际发展、区域国别与全球治理系列丛书”,旨在通过系列著作、译著、优秀博士论文、实地调研笔记、学术随笔等多种形式,以国际发展研究为专门领域,推动全球治理知识体系和区域国别等新型学科的建设。自2021年开始,国家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立了“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同时,公共管理学、区域国别学和政治学等一级学科下也陆续发布了“全球治理”与“全球与区域治理”等相关二级方向;“国际事务”专业硕士、国际MPA、MPA国际组织与社会组织管理方向,以及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系列新型学科、专业的顶层部署都在深刻地塑造着中国社会科学知识版图和人才培养格局。在此学人共同努力、促进“关键性中层”体系转型的大潮中,我们期望贡献一臂之力。
该丛书第一辑包含6册著作,其中,《援助的命运——比较视角的国际发展合作》和《发展援助体系——美国、英国、日本国际发展合作多元主体的建构》从整体性视角、历史演化视角、比较视角分别阐述中西方国际发展范式的差异,以及国际经验对于中国建设国际发展共同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前者从知识生产、政策框架、组织管理、典型议题等方面对西方发展援助体系的来龙去脉展开分析;而后者则按照实践社群“叙事—主体—实践”三维框架回溯了美国、英国和日本三个主要经合组织援助方的国际发展共同体形成过程,并对其特色进行凝练。
《全球公共品——供给、需求与治理的挑战》则是国内学者首次系统性提出“全球公共品”理论的专著。本书通过回溯人类历史上全球公共品产生及演化的历史脉络,推动读者理解全球公共品或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实践,或作为某些公共物品,或作为机制性联系和制度建设等多种形态,其供给机制也从危机驱动型,到制度规范型,再到当下面临复合挑战和多元主体时推动共识建设型的可能性。该书还特别分享了中国作为全球公共品提供者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如果说,《全球公共品——供给、需求与治理的挑战》从宏观视角来关注全球治理和发展议题,那么,《中国专家在非洲:历史与实践》则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叙事和实践,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发展研究等不同学科视角,对包括农技专家、医疗队专家等不同类型的中国在非洲的专家的派遣历史背景、在非洲工作时的角色、生活、工作困境,及其对中国援助工作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多维度呈现中国专家在非洲的日常实践,展现中国开展南南合作与中非合作的丰富纹理。
《全球事务与发展》是中国农业大学全校通识课程的部分讲课记录,具体包括中国与世界的新型发展关系和跨文化认知、全球公共挑战与全球治理实践、国际发展政策与实践三个部分。该书反映了我们对于国际事务从观念到制度,再到具体实践路径等不断聚焦和落地的过程。该书只是课程内容的局部记录。
《国际发展教育全球概览》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刻画全球不同区域国家国际发展教育与人才培养建制的参考工具书,内容涵盖英国、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日韩,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发展教育体系。该书历经十多年调整与修改,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有关国际发展合作的政策与实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新一轮国际发展范式的合法性危机又起,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新设了国际发展合作专署机构和相关体系,并使之不断蓬勃发展。在这一关键时期,该书所提供的国际发展教育在全球不同区域国别的全景式视角具有互相借鉴的意义。
丛书的研究和出版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发展援助与中国发展援助的战略政策对比分析”(16AZD01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中国对非援助机制的研究”(16BJ0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有效分享减贫经验与模式的策略研究”(21ZD1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国和中亚农业合作的方式路径和策略”(71961147001)、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工程、中国农业大学全球农业发展与区域国别知识体系—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项目(二期)、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项目、酉阳国际乡村振兴学院建设项目等诸多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此外,该丛书还得到诸多同事和学生的支持,他们或提出修改建议,或进行文献检索,或帮助数据整理,或提供流程辅助,等等,在此一并致谢。该丛书第一辑即将付梓,仍觉不足,乃感永无完善之日。暂此,书中有疏漏贻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徐秀丽 唐丽霞 陆继霞 本文为该系列丛书总序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