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劣质羽绒产品泛滥电商平台,买羽绒留心这些“陷阱”

2024-11-27 06: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打着“羽绒服”“羽绒被”的旗号进行商品宣传,里面的填充物却是“丝绵”“飞丝”?近日,部分羽绒制品商家被曝光涉嫌虚假宣传,所售产品货不对板、以次充好,事件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

劣质羽绒产品泛滥电商平台

通常来说,用于制作羽绒服等羽绒产品的高品质羽绒来自鸭或鹅的颈部、胸部等位置。

业内人士透露,在生产羽绒制品时,一只鸭子仅能提供6克左右的纯绒,一只鹅能提供30克左右纯绒。因为出绒量相对较低,质量达标、绒朵洁净蓬松的羽绒服、羽绒被往往售价不菲。但据曝光,为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有些不良商家会将填充物替换为价格更低的劣质绒,甚至鸡毛、聚酯纤维、棉花等成分,以此牟取高昂利润。

如今的直播电商平台,正是羽绒产品以次充好问题泛滥的重灾区。在直播间内,主播拉开羽绒被拉链,对着镜头展示被壳内填充的高品质羽绒,但消费者收到的产品里却塞着货不对板的“飞丝”。还有一些商家在羽绒制品的成分标识上做起文章,或是利用消费者对相关标准的不了解“打擦边球”,或是直接提供完全虚假的水洗标、吊牌甚至检测报告。据了解,这些假标识不仅可以从采购商处成批购买,成本还非常低,一套仅需1至2元。

“充一条90%羽绒被的成本价大约是800元,但充‘高丝’只要400元,有人卖600多元,有人卖800多元,也有人卖1000多元。”在央视《财经调查》发布的曝光视频中,不良羽绒被的加工商坦言。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近日也出现了不少类似的投诉案例。例如,11月3日,有消费者称自己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件羽绒服,卖家称填充物为90%白鸭绒,拿到手后发现填充物其实是“丝绵”,并且商家也承认了造假事实。

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称自己买到了填充物为丝绵的假羽绒服。(图片截自黑猫投诉官网)

“在羽绒服行业,尤其线上电商,以次充好的情况其实很严重。90%白鸭绒相比95%白鸭绒、鹅绒看起来已经是‘垫底’了,但一些商家连这种质量都很难做到。”羽绒服品牌“吾憘悦”主理人朱先生向中国商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行业观察。

买羽绒留心这些“陷阱”

依据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国家标准,标称值为“绒子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产品才可称为“羽绒”。

据朱先生透露,目前羽绒产品造假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水洗标“玩文字游戏”,如在本应标注重量单位的“充绒量”处标注“90%”,或是执行标准标注GB/T 14272-2011羽绒服旧国标,下方却出现了“绒子含量”这种新国标的要求参数;另一种则是采用正确的水洗标,但填充物实则与标签完全不符。

朱先生表示,面对第一种情况,消费者可以多了解羽绒制品相关标准方面的知识,在看到不规范或“一眼假”的标签时,能及时对其进行辨别;面对第二种情况,消费者就要在购买前大致掌握行情,自行匹配合适的价格。

朱先生分享了一些辨别羽绒服水洗标的方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那么,如何知道一款羽绒产品的售价到底合不合适?朱先生列举了一个粗略的计算公式,例如,今年90%白鸭绒的价格为每吨50万至55万元,取中间值后即每公斤525元,该数值乘以一件羽绒服的羽绒克重即可得到其羽绒成本。同时,每件羽绒服还要再加上40元至80元的面辅料成本和50元至110元的加工费。除此之外,从生产到销售,房租、水电、工人工资等基础成本和运费、包装等运营成本,以及平台扣点、平台推流费等支出都需要考虑在内。如果是知名品牌,还需要考虑到品牌溢价。

“把这些都算进去后,从成本来说,200元之内基本不太可能买到质量特别好的羽绒服。”朱先生提醒。

羽绒造假的“恶性循环”

因为自己的品牌产品主要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所以在朱先生看来,如今电商平台劣质、假冒羽绒产品泛滥的情况,与平台的比价机制有一定关系。

“价格低,流量就大,但是低价没有利润,商家要亏本,只能通过造假‘赚钱’。羽绒服是一个造假非常方便的类目,因为填充在里面的羽绒,消费者是很少会拆开来看的。”朱先生说。

对商家而言,造假的成本非常低。首先,在生产、出厂、上架平台等一系列流程中,相关部门对产品的抽查力度还不够大,致使劣质和假冒羽绒产品不断流入市场;即使抽检不合格导致关店,部分商家也会“明年换个店铺继续卖”,并不会付出太多代价。

对消费者而言,举报商家也是一件麻烦事。很少有消费者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把买到的假冒产品拿去送检,再拿着检测报告去投诉商家,大多数人的做法还是“退了就算了”。

值得关注的是,劣质和假冒羽绒服的泛滥,正逐渐挤压优质羽绒服的销售空间。“做假货的越来越多,做真货的羽绒商家是不是会想,要不我也跟着做假货算了?反正风险不大利润还高,于是恶性循环就开始了。”朱先生说。

不过,此次大规模曝光后,相关部门已迅速开展整治行动。11月25日,被曝光所在地之一的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表示针对南通市有关羽绒被经营主体网销产品存在以“丝”代“绒”等情况,市、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属地公安部门连夜进行现场检查,针对相关经营主体的违法行为,已采取固定证据、查封扣押、立案查处等执法措施。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对全市家纺经营主体进行排查。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曝光情况发布的通报。(图片源自南通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朱先生对记者坦言,在这种环境下坚持销售质量合格的羽绒服并不容易。“主要还是依靠细水长流,通过积累口碑让顾客带动顾客来消费。”(记者 于佳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