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1月语言学联合书单|最早的汉语:甲骨文之前的汉语样貌
《〈萨维纳的临高语词汇〉整理与研究》
辛世彪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上篇“研究部分”是作者在长期调查的基础上,对萨维纳原书做的全面研究,包括所涉及临高语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词汇;汉借词的本字;原书中的各种问题与错误;一百年来临高语长流方言的变化等。下篇“整理部分”将萨维纳的调查与作者的调查结果对照呈现,大大扩展了原书的内容。本书对于汉藏语比较研究、临高语研究、海南岛语言分区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佤语岳宋话研究》
卿雪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以云南省西盟县岳宋乡岳宋村的佤语为研究对象,借鉴了“参考语法”的描写方法,结合语言学基本理论,通过田野调查、详细描写、归纳分析等手段,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岳宋佤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重点内容包括语音系统的详细描写、词汇构成及内部关系的探讨、各种词类的深入分析,以及短语、句法成分、单句和复句的细致研究。
《汉语音韵史》
[美]沈钟伟著,董建交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英文原版202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对上古汉语、中古汉语、早期官话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提供了各个历史时期标准语音系的信息,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汉语语音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最早的汉语:甲骨文之前的汉语样貌》
江荻著,中西书局
本书各篇分别从古代《尔雅》《诗经》《尚书》等文献汇集数据,包括联绵词、名物词、词头词、重言词、多音节人名、地名、国名、氏族名等现象,有些是穷尽式的,用语义关联、逻辑推理、计量统计和数学模型方法对演化过程加以论证,清晰地展现出论证结果的合理性和可信度。书稿的价值之一是建立跨越甲骨文的汉语大历史观,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渊源提供了新思路。
《说文解字系传》
(汉)许慎撰, (南唐)徐锴传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是南唐徐锴对《说文解字》的注释之作。全书分两部分,通释三十卷,对许慎的原文进行解释,通过广泛引证,疏证《说文解字》中的古义名物,并采用朱翱反切注音;《部叙》等总论十卷,专题讨论《说文》学与文字学相关问题,《祛妄》一卷驳斥李阳冰的谬误,最为人称道。本次影印据《四部丛刊》初编二次印本重印,以述古堂影宋写本为主,卷三十以下配残宋刻本。
《生成音系学基础理论》
李兵、汪朋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该书深入细致地介绍讨论了自《英语语音模式》(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简称 SPE) 以来的生成音系学理论和方法,涉及音系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生成音系学主要发展阶段的重要理论假设,剖析阐述不同假设的起因、争议焦点及其理论价值。重点介绍讨论了关于音系语法核心内容的三个理论,即以规则为基础的推导论、非线性表达理论和制约条件论,梳理理论嬗变的脉络,重点关注音系表达形式、音系抽象程度、音系规则与推导、音系与语音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以及特征系统、音段结构、声调结构、音系过程、自主音段、节律结构、主干音层与音节、句法-音系接口、形态-音系接口等领域和课题。
《汉语条件句的事实性:基于自建的封闭语料库的研究》
张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采用条件概率的统计方法,更为真实地反映了汉语条件句的事实性情况。数据表明,条件句句法上的一些常用表现形式,比如连词、时间词、否定成分、反问形式、代词等,在推动反事实解读的能力方面有强弱之分,是一个连续统。同时,本书简要探讨了汉语条件句事实性的影响机制,其中时间性、情感性、使用频率、量性、人称等因素有重要作用。
《语篇互文结构的形式与功能研究》
邵长超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互文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文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本书将互文理论和语篇结构分析有机结合,并尝试在“篇内互文”“篇外互文”“篇际互文”三维语境下分析语篇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将单个语篇置于一个更加宏大的语篇网络中进行研究,这使得我们可以在更广阔的视野下研究语篇结构,从而揭示出更多潜在的结构和意义。
《焦点与量化理论及其运用》
黄瓒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书为“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普通语言学”中的一部,分别选取焦点和量化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最新成果与发展动态进行详细梳理和介绍,进一步勾勒出了该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情态构式专题研究》
姜其文著,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主要运用构式语法、语法化和互动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的情态构式进行专题研究。核心内容是讨论现代汉语情态构式的内部组构关系、情态语义与语用表达,以及情态构式在历时上的演变路径、机制和动因等。从宏观和微观、共时和历时等视角,以系列个案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对汉语情态构式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量词》
孙鹏飞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从量词的分类与特点、名量词、动量词与时量词、复合量词与借用量词、量词教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量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内容着重针对留学生易于混淆的数组量词进行了辨析,并尝试从认知、文化等视角进行解释,同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包括课堂导入、讲解方法、练习设计等教学步骤。五个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量词教学的知识框架。
《汉字》
秦岭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面向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文化类读物,分为常识篇和文字篇。常识篇对汉字知识体系进行系统介绍,帮助学习者了解汉字的诞生、汉字字形的发展脉络和汉字符号之间的联系。文字篇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130余个汉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解析这些汉字的造字方法及字形演变,帮助学习者发现汉字字形与本义、引申义的关系,加深对汉字笔画书写的理解,使学习者会写会用,提高学习效率。
《被动句》
李宗宏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汉语被动句特点鲜明,形式多样。被动句本体研究成果丰硕,但教学习得研究相对薄弱,理论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的进程缓慢。本书从理论、习得、教学三个角度出发,梳理了被动句在汉语语法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如什么是被动句、被动句的类型、被动句和相关句式的联系与区别、被动句的偏误分析、被动句的教学要点等,旨在为新手汉语教师以及高级汉语学习者提供教学、习得参考。
《语言理解中语义加工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王穗苹、朱祖德著,科学出版社
集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于一体,结合中文独特的语言学特性,将语义加工分为语义提取与整合两个基本认知成分,采用不同的研究技术和范式,从时空的视角对语义加工的进程和独特神经通路进行探索,构建语义加工的双通路神经模型。
《关联与互动:翻译与中国近现代学科发展》(人文社科卷)
傅敬民等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着眼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大类的翻译史实和史论,兼顾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心理学、地理学、翻译学等重要学科,对我国上述知识系统形成过程中翻译的史实、作用和翻译先哲近贤作了描述,凸现翻译构建中国现代学科的重要学术意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为进一步研究应用翻译史提供了范例。
《英语新闻词表、搭配表和程式语表开发研究》
韦瑶瑜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基于库容为十余万篇英美新闻报道全文、共计1亿余英文单词的英语新闻语料库,采用现代语料库方法,详细报告了开发英语新闻词表、搭配表和程式语表的缘由、所采用的方法、所得结果、对结果的讨论、对这三个表进行验证的方法与验证结果等。
《凸显度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美]Susan M. Gass,Patti Spinner,Jennifer Behney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论文集由14篇论文组成,从多个角度和跨学科的研究主题对凸显度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极大地拓展了相关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
《认知语义学视域下英汉间距效应对比研究》
马书东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开展英汉间距效应的对比研究,主要内容涉及:一、用普遍依存梳理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隐喻、转喻和整合,主张语义的动态性;二、将概念依存与语窗集配整合为统一时空集配框架,描写英汉间距效应;三、基于时空集配框架对英汉间距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主从集配和对言集配是英汉使用中较为突出的差异性趋势。
《第二语言口语发展变异研究》
安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二语的发展变异指的是第二语言发展中学习者的语言行为在不同时间点发生的习得与磨蚀并存的情况。本书在提出“动态变异观”的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视角下,运用纵向历时个案研究法,对第二语言(英语)口语系统的基本分析单位(词汇和句法)发展过程中的变异情况进行研究,以期发现二语口语发展变异规律、提出二语口语提升路径。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邵洪亮主编,朱建军、胡承佼副主编,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是第六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涉及与汉语副词相关的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有认知论、语法化、类型学等多种的视角。副词内部成员处于由实而虚的一个连续统当中,数量处于一个半开放状态,不断有新成员加入。副词在表情达意上有重要作用,长期受到关注,其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界的难点和热点。
《字源识字》
邱龙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社会及文化的载体,本身所隐含的造字信息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本书利用有代表性的古文字资料,同时采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梳理排比汉字字形演变序列,找到汉字的源头。本书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收字蓝本,一共选取约两千个汉字,基本包括了能说清源头的常用汉字。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