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藏于诸城地下两千余年,今天一起听听它的“心音”!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大省挑大梁·深化改革
·公孙朝子编钟
你是不是也被这清越悠扬的钟声吸引和打动了呢?而演奏音乐的乐器你是否知道呢?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件来自诸城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战国公孙朝子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由一系列大小不等、音阶不同的铜钟组成。编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达到了鼎盛。
战国公孙朝子编钟
收藏于诸城博物馆的这套编钟,1970年出土于诸城市贾悦镇臧家庄村,由一套钮钟和一套镈钟组成。钮钟为弧口,共九件,镈钟是平口,共七件。编钟外壁装饰龙纹和云雷纹,镈钟悬钮由两条蟠龙组成,造型别致,栩栩如生。一般来说镈钟较少,通常是单枚发现,而同时出土七件编镈,当时在全国实属罕见,成为闻名全国考古界的重要发现之一。
1988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专家用这套编钟演奏了著名的《康定情歌》。千百年来,编钟虽历经沧桑却仍音质纯正,钟声缭绕,悦耳动听!
【相关链接】
在诸城市博物馆陈展中,引人注目的有镇馆之宝——编钟、编镈。据记载:1970年春,在诸城马庄臧家庄(现在龙宿村),当地村民在渠河东岸河滩上取河砂时,发现一些零星的青铜器碎片,经过考察与发掘,出土了意想不到惊喜——编钟编镈。经考证,这是一座战国时期古墓。
那么,编钟编镈的墓主人是谁呢?据考证:墓主人是齐国派到莒国的最高统帅“公孙朝子”(田姓),齐国贵族。据诸城市博物馆考古专家们考证:编钟和编镈是“公孙朝子”生前所造。在编钟下端口部外侧铸有铭文为证:“陈鞠立事岁十月己亥莒公孙朝子造器也”。
编钟:在战国“公孙朝子”古墓中。出土编钟一组九枚,最大者高38厘米,最小者高16厘米。钟的内壁有乐师和工匠师在校音时因锉磨而留下的痕迹,外壁通体装饰着精致细腻的三角雷纹、浪花纹、涡纹和龙纹。
编镈:一组七枚,最大者高51厘米,最小者高30厘米。器身的纹饰与编钟相同,顶部的悬钮由两条互相缠绕的蟋龙组成,下端口部的外壁上铸有与编钟相同的铭文:“陈鞠立事岁十月己亥莒公孙朝子造器也”。编镈在全国发现极少,多为一组三件或五件,臧家庄战国墓一次出土了一组七件编镈,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重要发现之一,曾多次在省博物馆陈列展出,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据诸城市博物馆
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藏于诸城地下两千余年,今天一起听听它的“心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