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丨直播带货套路翻新,平台监管也要“上新”
“今天卖了2千多万,这一周卖了2.6个亿。”澎湃新闻记者近期对“千万级”网红主播麦琪啦直播间进行了长时间跟踪调查,发现麦琪啦在直播时用“结某石、囊囊肿肿、CA”等话术,不断暗示其销售的压片糖果、保健食品等能够治疗癌症等疾病,把保健品吹成“神药”,而相关产品均无药品相关标识。
营造富婆人设,诱导粉丝加微信群,大肆推销减肥药与保健品,把保健品吹成“神药”……麦琪啦一边亲切地称粉丝为“家人们”,一边却将他们当韭菜割。此番被起底后,引来众多网友感叹又一个网红人设崩塌,这也再次敲响了直播带货监管的警钟。
在麦琪啦主要活跃的小红书平台上,她虽然只有14.4万粉丝,但通过关联多个账号,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带货矩阵,影响力不容小觑。而保健品不同于普通商品,也不同于药品,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针对保健品的生产和销售,我国法律法规设定了严格的监管框架。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九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此外,为了避免商家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广告法》也严格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
“王院长”展示所谓外媒的新闻网页截图以及产品页面。 截自“麦琪啦”直播间
麦琪啦未取得医疗行业的相关资质,擅自将不具备治疗功能的保健品包装成药品进行推销,这种虚假宣传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底线,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从报道来看,为了躲避监管,麦琪啦及其团队可谓套路多多。比如她专门用小号带货保健品,下播后立即下架产品,不支持直播回放。在直播过程中,她还故意使用拆分词来替代医疗术语,以逃避平台的监控。
由于其推销的保健品,主要为海外产品,在信息不对称之下,消费者更容易上当受骗。一旦被主播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的话术蛊惑,不仅会造成钱财损失,还可能贻误治疗时机,给真正需要治疗的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值得一提的是,保健品带货乱象不是个案。从以前电视上的“神医宇宙”,到如今直播间里的种种“神药”,无非是换汤不换药的坑蒙拐骗罢了。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必要时可以开展专项治理,对违法违规的带货主播严厉查处,提升其违法成本,形成震慑效应。
同时,麦琪啦一天就能取得千万元级的成交额,并以头部主播身份参与平台活动,也暴露出平台对网红主播的监督约束不足。
网络平台作为连接带货主播和消费者的关键一环,理当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对主播的审核与管理。特别是对保健品等特殊商品带货要重点把关,对商品信息、主播资质,以及带货过程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进行严格监督。对于使用拆分词、暗示等逃避平台监控的新套路,平台更要上新监管手段,保持动态跟踪。
最后,广大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不看广告看疗效”,不要轻信网红主播的人设,对直播间的违法违规套路保持警惕。各方协同发力,方能将《食品安全法》《广告法》中有关保健品销售的规定落到实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