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0年的回响㉚︱吃着生米,撑船送红军渡河
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我从小跟着父母在水上漂泊长大,新中国成立后才知道哪里是家。”在于都县贡江镇,记者见到了83岁的李明荣。他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深情眺望于都河》,书里有他父亲李声仁冒险帮助红军渡河的英勇故事,写明了李明荣在水上漂泊长大的缘由。
1934年10月,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从于都的8个渡口迈出长征第一步。石尾渡口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李声仁年轻时经常捕鱼的地方。
▲修缮一新的石尾渡口。摄影丨龙楚良
在别的渡口,红军可以通过架设浮桥过河,可是当时石尾渡口附近的水很深,没有架设浮桥的条件,红军战士只能另谋出路,苏区百姓是红军最坚实的后盾。
1934年10月16日,李声仁和同乡像往常一样,在于都河撒网捕鱼。有几个人将他们招呼到岸边说:“我们有大批队伍要在晚上过河去打国民党反动派,想请你们帮忙渡河。”
看着来人帽子上的红星,李声仁等人认出了他们是驻扎在当地的红军部队,这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所以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到了约定的时间,李声仁召集了自己家族及周边人家的20余条渔船,一道帮助红军战士夜渡于都河。
在当时,渡河是天大的秘密,红军的战略意图不能被暴露,只能选择晚上渡河。李明荣的父亲告诉他,渡河的红军背着米袋子,挎着枪,有的还牵着马,但大家不说话,也不点灯。
“父亲一忙就是一整晚,肚子饿了怕被敌人发现,不敢生火做饭,只能抓起一把生米就着河水吞下肚。”李明荣说,当时于都河宽600余米,且河水湍急,晚上,哪怕是熟悉当地情况的船工,也必须全神贯注,奋力撑船。
茫茫夜色中,20余条渔船穿梭来回,彻夜不休。连续几天,李声仁等人才把数千名红军战士送过了于都河。很久之后,他们才知道这是红五军团第十三师。
红军渡河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就占领了于都,开始疯狂搜捕。为了安全起见,李声仁和其他同乡只能远走他乡,沿着于都河顺流而下。他们隐姓埋名,以捕鱼为生,漂泊在江西泰和县、万安县一带。
▲李明荣正在看父亲的老照片。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我就是在那个漂泊的时段出生。”从小,李明荣就常在船上听父亲说起红军,说起渡河的故事。在革命年代,英勇的红军战士让人心生敬意,苏区百姓在红军长征中所给予的支持和理解同样令人敬佩。
新中国成立后,李声仁和其他曾经为红军划船渡河的同乡得知“全国都解放了”,和平已经到来,这才重新返回家乡,结束了“水上漂”的日子。
2006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在400件展出文物中,有一条从于都河河床的淤沙中打捞出来的木船。作为船工后代,李明荣将一个装满于都河河水的瓶子,送到了北京,送到了木船旁,带去了家的“味道”……
艳阳之下,于都河水静静流淌了90年,石尾渡口也被修缮一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客。于都河上,红军、长征、集结、渡江、胜利5座大桥先后通车,让老百姓出行更为方便,也将长征历程镌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推荐
阅读
原标题:《90年的回响㉚︱吃着生米,撑船送红军渡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