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天3篇,985大学狂发顶刊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消息,3天内,学校连发2篇Nature和1篇Science。
环保型磷化铟量子点LED工作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樊逢佳教授与河南大学申怀彬教授携手合作,利用EETA技术深入研究了绿色磷化铟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关键科学问题,成功实现了绿色磷化铟基量子点LED的峰值外量子效率(EQE)达到26.68%,亮度突破270000 cd/m2,并在初始亮度1000 cd/m2下,T95(亮度衰减到起始值的95%)寿命长达1241小时,刷新了世界纪录。11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green InP-based QD-LED by controlling electron injection and leakage”为题,发表在《Nature》期刊上,标志着无毒量子点LED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197-z
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卞阳阳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严笑寒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河南大学申怀彬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樊逢佳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唐爱伟教授、河南大学陈斐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
光催化PFASs低温脱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及化学系的研究团队,发展了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学品的低温还原脱氟分解的变革性新方法。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创制了扭曲促进电子得失的有机小分子超级光还原剂KQGZ,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40-60℃)催化还原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完全脱氟新方法。11月20日,相关成果以“Photocatalytic low-temperature defluorination of PFAS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179-1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大博士生张浩,第二作者是从本科就参与这项研究的中国科大硕士生陈锦祥。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大康彦彪教授和南京工业大学曲剑萍教授。该项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催化专项(2021YFA150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271268)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资助。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催化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微雪教授课题组利用人工智能(AI)在催化基础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员通过可解释AI技术从实验数据中建立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与材料基本性质之间的控制方程,揭示了决定MSI的本质因素,提出了 “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解决了氧化物载体包覆金属催化剂的难题。研究成果以“Nature of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for Metal Catalysts on Oxide Supports”为题,于11月22日发表在《Science》上。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p6034
李微雪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王泰然、胡建钰和上海大学的欧阳润海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科技部等资助。计算模拟工作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级计算中心完成。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原标题:《3天3篇!985大学,狂发顶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