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在都开始盯着老年人做生意了
原创 真叫卢俊团队 真叫卢俊
最近有一个词很火,叫:银发经济
大概意思是年轻人的钱不好挣了,为什么不转去看看那些有钱有闲,退休金比闹钟还准时的老年群体
一则群体够大
据复旦大学老年研究院预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为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27.8%,占GDP比重为9.6%
再则消费能力好像也在往更年长的人转移
根据大规模调研,截至2018年底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士
整理自《BCG&建设银行:2019中国私人银行》
其中48%的客户平均年龄超过50岁
单凭这两点就可以想象里面可以创造多少商机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
盯准商机的方式会如此魔幻
故事还得从那天我在抖音刷短剧,偶然看到这样的画面说起
来源:短剧《闪婚老伴是豪门》
我至今都不敢相信,我那56岁的父亲,每天晚上8点准时上床
却在凌晨偷偷做着60岁霸总的梦...
01
是的,抖音短剧也开始进军老年市场了
要说今年什么最当红,一定是短剧
最近我就看新闻说是一位27岁影视传媒学院毕业的学生,从直播到转入短剧拍摄从零起步
日薪从几百元直接涨到现在5000元
行业暴利当然会吸引更多人涌入,而与之对应这些“7天写完剧本”、“一周拍完100集”的剧情,难免也会陷入同质化
于是类似被偷听心声后豪门全家追着我宠、京圈太子爷每天都想转正..
这些内容或许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幼稚
但对老年人刚刚好
虽然已经猜到剧本情节大概率也是换汤不换药,只是稍微调整了下标题,又拔高了点演员的年龄段
但当受众切换成爷叔阿姨们,就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样
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瞬间开始大量收割起大爷大妈们的少女心
比如年轻霸总失宠了,比不上“闪婚老伴是豪门”
来源:短剧《闪婚老伴是豪门》
剧情讲的是作为农村离异妇女的女主,因为儿子入赘千金小姐家,但遭千金小姐嫌弃各种刁难,女主最孤立无援的时候,最终机缘巧合和「假扮修空调」的男主相识相恋
而男主身份是平平无奇「雷氏集团董事长」
就这样我妈看了都要举报诈骗的剧情,但据统计该短剧一周内充值金额就高达3000万
其中六成以上是41岁以上的中年男性,还有不少超过50岁
有没可能每一个午夜梦回我的老父亲都在思考,自己和霸道总裁的距离
来源:短剧《一夜幸孕,闪婚老伴宠上天》
只差了一副金丝眼睛
而被短剧冲昏头脑的,不止大爷,还有保洁大妈
比如励志打工妹不吃香了,比不上“保洁阿姨”成熟有魅力
来源:短剧《保洁老妈无极归来》
也是关于27岁总裁爱上45岁保洁阿姨的故事,真实身份其实是世界首富
没想到《都挺好》里那句“图你年纪大,图你不洗澡”竟然是真的,拜托,谁不想被霸总叫一声老baby呢
又是一场让人上头的爱情剧
当然你会说,这看着就俗套的剧情,大爷大妈们真会买账么
俗不俗套不好说
但这倒让我想起了另外两位曾经迷倒万千中年妇女、以及万千大爷们的网红顶流,从他们早期抖音视频的留言就可以看出
就冲着当年被调侃pk一晚能把一个省退休金pk掉的劲
不是年轻人不看剧了,而是曾经那批看剧追星的人变老了
所以你会发现这些短剧有多火
轻则到了阿姨们边做饭边看短剧,结果把锅给烧糊了,痛失一顿午饭的地步
情节严重的,已经充钱一波又一波了
一开始1块2块的充,到后面39.9元、49.9元
更痴迷点的还会通宵熬夜追剧,充值时间分别是01:03、01:21、04:47
都说风水轮流转,再这样下去以前针对青少年的“未成年防沉迷系统”,未来很可能会因为短剧被转移到老年人这里
焊死在各大老年机
甚至这种趋势还可能愈演愈烈,根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的老年网民人数已经突破10万人
完全可以想象,如今短剧只是撕开了一道口子,未来说不定还会有
奶奶教你学穿搭,60岁爷爷熬夜直播间,84岁外婆入驻小红书...
02
而线下KTV、舞吧这些闲置场所,也不会放过
线上火热线下也不能闲着
而之所以说是闲置场所,想当初还年轻的时候去KTV还是件顶新潮的事,生日、聚会、摇晃的红酒杯都有它
但是各位还能想得起自己上一次去KTV是多久么
一份来自《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的数据,7年前的2016年,离现在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光这一年的传统KTV数量就断崖式减少了近60%
于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
献给长辈的爷爷奶奶们
而且别以为都是60-80岁的老人家们会放不开,不得不说KTV和他们那叫一个契合
在家里小孩不爱听的《松花江上》、《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在KTV这不是随意发挥
还可以是全程女高音的美声唱法(看口型)
而KTV也没有浪费这波泼天的流量,如今日常这种中包工作日下午收费358元左右,但是经过团购,最后每人平摊
32元/人
这个32元还是从上午10点KTV营业开始,可以唱7个小时,唱到下午5点
更聪明的还有直接设置中老年专属的夕阳红卡
类似这样的活动,各位几乎现在去上海任何一家KTV都可以找到,并且都默许爷叔阿姨自己带饭、带饮料、带茶水
包括舞厅也是如此
最近我就去了一趟上海某菜市场附近的舞厅,嗯,菜市场附近
本打工人平时早上出门上班,最常看见的就是爷爷奶奶们都已经大包小包买菜回家的路上了,每次还得感慨现在的老年人真是朝气蓬勃啊
所以这种下午跳完舞就能去菜场的舞厅,这选址真是绝了
更绝的是你见过现在贴舞厅门口的告示
直接就是挑明我就是做老年人生意
“高龄老年人不得参加激烈运动”、“本舞厅禁止嗑瓜子”
而我去到舞厅是晚上8点,虽然还不是人气最旺的时候,但整个场子已经开始明显热起来了
尤其各位注意看右下角箭头
已经有大爷开始提前预热,非常陶醉
几百平的舞池中间,快三、慢三、伦巴、吉特巴,双人舞都是手到擒来,不知道等会哪位阿姨会被这样专业的舞伴邀请
而工作人员告诉我,其实每天早上去跳舞的人最多,早上8点就有人了,都是附近的叔叔阿姨
来源:上观新闻
毕竟相比广场舞而言,这里有空调吹吹,有桌子椅子可以坐坐和喝茶,也不用担心音乐扰民
用10块、9块就能买来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03
所以为什么都开始做老年人的生意了
如果说以前无论是诸如抖音短剧这样的影视作品,还是KTV这种的线下娱乐场所,针对的都是年轻人为主
而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消费被大家看见,顺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只是外因
更核心的
第一,老年人也意识到,生活更多是用来取悦自己
记得很久前看过一部纪录片《和陌生人说话》,讲的是在北京的菖蒲河公园,你可以理解为上海的人民广场相亲角
只不过聚集在这里的老人,不是为儿子女儿,而是为自己而来
并且老年人的相亲可比我们想象中猛多了
类似你是离婚还是丧偶?有没有退休金?有没有医保?还有没有性需求?
每个问题都是直击要害
甚至只要看对眼,那是说话都不带脸红的
性本身从来就不该按照年龄划分成为禁忌
所以你说老年人没有需求么,只是因为某种程度上因为家庭因为儿女,他们的需求只不过被掩盖了,但不表露并不代表没有
包括这样的需求甚至是可以有细分的
根据最新麦肯锡发布的《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报告,按照不同城市线级、年龄、家庭收入等多个维度,细分出108个人群
而其中总结出中国消费者主要的5种类型为:
Z世代、一线富裕银发族、三线富裕中老年、一二线新中产和农村中老年
是的,老年群体甚至占了3个
对于一线富裕银发族走向个人取悦,苹果、富士相机店里的老艺术家们可不少
对于三线富裕中老年,注重品质提升,家用大彩电、实木家具说换就换
包括农村中老年也开始关注自身健康,日常个人护理家用医药包少不了
于是这些需求也在延伸出更多消费场景
最近如果各位有在晚上去逛逛上海的街边酒吧
很可能你会看到这样的画面
从最早的KTV到星巴克、Tims这样的咖啡店
再到点上一杯啤酒的街头酒吧
更多的老年人也开始为自己消费,为情绪意愿买单
并且这样改变的影响并非单向的
第二,对于商家以及很多业态来说,也给到他们另一个选择
最典型的是就幼儿园转型问题
自2022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出现了200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之后,2023年,幼儿园数量相比上一年又减少了1.48万所
从各种新闻中我们也看到
幼儿园的关停潮仍在继续...
那么问题来了,上幼儿园的人少了那曾经修建的幼儿园怎么办,要知道不少幼儿园的基础配套都非常好
于是,当把用户转变成老年群体,市场就来了
来看一组数据
就是如果将历年来新生儿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放在一个表格
整理自:国家统计局、民政部老龄工作局
这个类似剪刀的图形其实也在表明
在新生儿本就每年100、200万减少的时候,反之本就以“亿”级别计算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到2023年的接近3亿规模
平均每年增加约940万人
而如此规模的人群背后一定是巨量的市场需求,于是幼儿园改养老院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坐落在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的上海颐养第一敬老院
前身便是姚家角幼儿园
更多的还有在浙江金华、在深圳、太原、济南等多地都开启了“幼转老”“老幼共托”的模式
04
所以今天跟大家聊了很多,但本质上想说的是不仅是从影视剧、KTV酒吧背后蕴含着养老服务的商机
而是商机背后,老年人的需求不应该被忽视
毕竟在很多刻板印象里,老人就该是在家带带孙子,或者更清心寡欲,曾经老年群体也更多都在以配角的姿态出场
但现在我们看见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模式都在变得更加缤纷多彩
反之
对于机构来说,类似关停幼儿园的闲置空间能够再次被盘活利用,老年人的需求也很好的被解决
本质上这也是一种双赢
前段时间刷到一个帖子,叫做:“我老了之后也要这样”
我老了之后也要喝奶茶打游戏
我老了之后也要和老闺蜜一起再去一次迪士尼
以及
自己优雅的老去也不错
每个人都会老去,善待和平等的对待他们,当银发经济真的蓬勃旺盛的时候
也是等同于对待未来我们自己
以上为正文,来自Moon
这是真叫卢俊公众号的第5698篇原创文章
原标题:《现在都开始盯着老年人做生意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