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电影制片厂75岁了:“家底”很厚,状态很新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24-11-24 11:29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提到和新中国同岁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你会想到哪些电影?是《红色娘子军》《李双双》《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庐山恋》《阿Q正传》《城南旧事》这些经典故事片,还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等陪伴童年成长的动画片,抑或《追捕》《佐罗》《茜茜公主》等佳音难忘的译制片?经典电影串联起中国影史一幕幕不可或缺的时代记忆,而这,还远远不够。

上海影城处处洋溢着上影元素

庆祝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5周年大会在上海影城举行

11月23日,“光影追华年 蓬勃向未来”庆祝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5周年大会在上海影城举行。涂装一新的上海影城处处洋溢着上影元素。霸屏童年回忆的一张张熟悉面孔组成超豪华的老艺术家阵容集体“回家”,新一代电影人也带着自己的作品和对电影全新的理解前来“汇报”。

滚动播放的祝福视频囊括了华语电影的“大半壁江山”,奚美娟、牛犇、于本正、祝希娟、乔榛、梁波罗等出席大会的艺术家代表依然风华正茂;8位“光荣在厂75年”老上影人获授纪念奖牌、长期放映上影经典电影的“经典影厅”正式揭牌、上影演员剧团获授“中国影协行风建设示范实践地”,现场活动好不热闹。

上影演员剧团获授“中国影协行风建设示范实践地”

代代传承的上影精神

75年前,被称为“革命电影事业奠基人”的上影首任厂长于伶“隆重宣布”,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之所以“隆重”,是因为“我们的任务是很大的,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

成立以来,上影人牢记为人民而创作的初心,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兢兢业业、扎实进取,共推出870多部故事片、500多部集美术动画片、1500多部译制片、1500多部科教片和300多部电视剧,众多作品成为永恒的经典。

“75年来,上影矢志创新,锐意进取,在电影艺术的探索、技术革新、产业改革等方面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对上影的发展予以高度评价。

历史的厚重来自于一部部影片沉甸甸的分量,而一个个鲜活面孔的倾情讲述则传达了这个上海电影人共同的家的温度。

郑大圣

在“上影子弟”导演郑大圣的记忆里,“它是我记事以前的幼儿园,是我小学以后的食堂、澡堂、游戏场。它是一个工厂,我的父母,他们的工种分属于不同的车间,别的工厂炼钢、造船、织布,这个工厂拍电影,而且这个工厂只生产新东西。”

王景春

作为上影演员剧团的代表,柏林“影帝”王景春向来宾细数成为演员路上的一盏盏指路明灯。“上海有这样一个门牌号码,武康路395号,上影演员剧团。在那个小院子里,有赵丹、张瑞芳、孙道临、王丹凤的铜像,无数有电影梦的演员都会许愿‘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他们’。”王景春说,“剧团是我表演的土壤,养育了我,造就了我。我经常说‘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角色’,而这,都源自上影演员剧团优秀的前辈们传承下来的精神。”

吕其明

七一勋章获得者、作曲家吕其明曾无数次说起过他脱下军装走进上影的故事——“上海宣布解放的那一天,我们华东军区文工团整齐列队地走在市区的马路上,我身穿整件的军装,皮带上挂着一把掌心雷小手枪,背包上架着一个小提琴盒子,走在队伍中,精神抖擞而自信。令我终身难忘的是,新中国成立仅一个月,我依依不舍地脱下了我深爱的军装,转业到非常陌生、非常神奇、令我神往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从此与电影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再次讲起往事,他依然饱含深情,“75年转瞬即逝,如今我已经94岁高龄。有许多和我一样,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小年轻,如今都已是两鬓成霜。”但吕其明可不服老,“我自我感觉身体还可以,还可以继续为人民服务。现在正在继续写作,明年我要开我的作品音乐会,献给我们党、献给人民。”

庆典当日,包括吕其明在内的8位上影厂“90后”,获得了“在厂75年”的特殊荣誉,他们是电影厂的初代元老,工种包括了编剧、演员、剪辑、作曲、印刷、剧务、录音等各个部门,虽然光鲜的鲜花和掌声常常止于台前,但幕后的英雄也不曾被遗忘。

应对新挑战,电影人不忘求真

在回顾上影光辉历程的同时,电影人也坦诚直面当下电影行业所遭遇的困难和变化。而多位分享者也在发言中谈到,正是电影先辈们对电影深沉的爱和忠于人民、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今天的后辈们带来应对变化和挑战的底气。

陈思诚

陈思诚作为即将与上影合作《千里江山图》的导演,从跟随恩师谢晋入行一路谈到当下的创作,“谢导曾说,‘我们要做好的电影,真正好的电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留得下来的电影。’这句话也一直鞭策着我,对待创作保持敬畏,时刻保持与观众、与时代共进。”陈思诚感叹,当下的电影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有各种各样新兴的娱乐方式、包括复杂的舆情,对我们的市场造成影响,现在电影市场遇冷,但我坚信我们在座的这些电影人,秉承着对电影共同的热爱,我想接过吴贻弓导演的那句话“电影万岁”,继续对大家说,“电影不死”。

张冀

作为《千里江山图》的编剧,张冀同样感谢谢晋。“1987年,上影出品的《芙蓉镇》在一个湘娃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我爱上了电影,让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成为一名电影人的梦想。如今,这颗种子发芽了,我将终身以成为一名电影工作者而骄傲。”张冀说,“电影走过了100多年,上影厂走过了75年。我始终相信,电影还年轻,上影还年轻。”

郑大圣在发言环节提出尖锐的问题和美好愿景,“中国电影即将120年,在新世纪即将走完1/4过程之后,电影还可能是什么样的样貌?在人工智能已经降临,在人机接口势在必行,在交互性的幻术势必对电影这样一个最古老的虚拟现实做出致命的背刺这样的时代,这间有着75年光荣与梦想的电影厂,我们愿意它依然是电影工厂,我愿意自己依然是赓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制造的产业工人。”

“上影力量·创作与时代表达”论坛

当日下午举行的“上影力量·创作与时代表达”的论坛分享中,围绕“创作与时代表达”和“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主题,程亮、陈龙等7位青年创作者代表,上影股份、阿里影业等6位产业界代表作了分享和交流。新一代创作者共同探讨了关于当下的创作话题,技术日新月异,观众口味千变万化,而创作者面对纷繁变化的时代,不变的唯有真诚。 

正在热映并引发热议的电影《好东西》导演邵艺辉,谈到这个时代的创作者,对如何与当下的观众与生活发生连接,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与思考。邵艺辉认为:“诚实就意味着你要面对这个时代积极的部分和消沉的部分。不说假话,也不说套话,不说假大空的话,不说自己不相信的话。”此外,邵艺辉还谈道,“不要小看观众,观众其实什么都知道,而且他们对时代的感知,比创作者更快更直观。”

《中国奇谭》导演陈廖宇也在交流中表示,“足够真诚,你自己就是时代的一部分。”陈廖宇说,“如果我们要做一部能够让人觉得你是真实地反映这个时代的作品,可能更多的是要做一个运动员,不要去做一个裁判员,不要自以为是时代的观察者,去给时代描摹下结论,这往往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繁花》中的联合导演兼“景秀阿哥”程亮,在论坛上分享,“回过头来看《繁花》的创作过程,有幸让王家卫带领我们长达两三年地跟他去拍摄,我们会发现,好的电影人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地求真,导演是对时代中的人物是投射真挚的感情的,而这些感情是流露出来的,观众自然会共情。”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介绍,目前,上影已形成2024-2026年涵盖多片种、多题材的首批片单,包括刚刚全国公映的新片《好东西》,正在筹备或拍摄制作中的电影《千里江山图》《密档》《雪龙号》;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燃比娃》;京剧电影《大唐贵妃》等16部。

当日,会上还发布了上影集团“新人新作”计划2.0版——“鲲鹏计划”。该计划将秉承上影精品创作传统,以“激发创意、培育人才、打造精品、引领未来”为核心,以更开放的姿态搭建创作平台,筑巢引凤,加大力度支持青年影人展翅翱翔,实现电影梦想。

“有上影75年发展的丰厚积淀,有上海这块电影沃土的长期滋养,有上影人奋斗精神的代代传承,有全国电影人一如既往的携手奋进,上影有信心以新精品、新业绩、新探索,做出新时代的新贡献。”王隽说。

上海电影制片厂

    责任编辑:夏奕宁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