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布局:三线建设与中国的发展研究”工作坊(第一期) 会议纪要
吴晨勇 帖沐祯
2024年11月16日,由复旦大学“大布局:三线建设与中国的发展”思政践行课题组举办的“大布局:三线建设与中国的发展研究”工作坊(第一期)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三峡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宜宾学院和湖南工学院等八所高校的30多位专家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工作坊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段伟教授组织并主持。
段伟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相聚复旦大学、共研三线建设的热忱,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段伟教授认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我国开展的大小三线建设,是以军事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国防战备建设和工业迁移,对于保卫国家安全、改善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新中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重要篇章。在这场国家建设大布局的影响下,中西部地区在军事、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发展,一大批工矿城市在三线建设中横空出世,为2000年以来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三线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当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参考。今年是中央实施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因此特别令人关注,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复旦大学自2006年开始已经注意到三线建设研究在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多年以来,以段伟教授和陈熙副研究员作为研究中坚力量,尚未形成一个有力的学术团队。近年来有几位研究生志愿投身三线建设研究,撰写有关学位论文。今年复旦大学开展思政大课“强国之路:形势、政策与使命Ⅲ”,由段伟教授担任“大布局:三线建设与中国的发展研究”思政践行课的导师,招收了八位本科生同学,故以这门课的学习研讨为契机,正式建立复旦大学三线建设研究学术团队,做好以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三线建设研究,上好有历史地理学鲜明特色的思政课,努力建设好“第一个复旦”,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今后研究团队将不定期举办工作坊,邀请全国专家前来共同研讨。
工作坊的主题报告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有威带来的《三线建设研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以2024年度国社科和教育部有关三线建设的项目为中心的讨论》。徐教授指出,2024年以三线建设研究为主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共有5项,创造了1986年至2023年的38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资助以三线建设研究为主题的项目立项数量之最。其项目类型和学科分布为重点项目1项(马列·科社)、一般项目1项(管理学)、青年项目2项(中国历史、民族学),西部项目1项(中国文学),在研究内容、学术价值、项目类型、学科拓展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是1986年以来首次完全覆盖一个年度里“重点、一般、青年、西部”四大类型的丰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谢忠文的《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对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当代价值研究》被立为重点项目,这是继1986年四川社科院林凌研究员的《三线企业调整改造战略研究》被立项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且是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以后全国第二个以三线建设研究为主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另一方面,在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以三线建设研究为主题的项目共有2项,继续保持着2011年以来同类项目年度立项数的次高位记录。其中,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王鑫副教授的规划基金项目《工业化与人力资本积累——基于三线建设的研究》,成为云南省2011年后以三线建设研究为主题的第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徐教授总结道,纵观2024年国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的三线建设研究项目,具有六个方面的新特点:1.呈现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新趋势;2.选题多元化和领域新颖化;3.高校继续成为三线建设研究的重镇;4.青年项目占比较高;5.西南地区作为原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其研究活跃度极高,湖南、上海的研究力量保持增长态势;6.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价值取向。
徐教授还介绍了三线建设研究的一些计划,包括在陕西西安的西安邮电大学建立西北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对西北五省区的三线建设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主编出版《三线建设研究三十讲》作为三线建设研究全国范围的第一本教材等。
工作坊共设有十一场专题报告。第一场专题报告是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吕建昌的《关于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几个问题》。吕教授认为,近年随着中国学界三线建设研究热潮的兴起,中西部地区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建设也逐渐形成热点。作为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类型,有关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很多问题还来不及深究,实践已走在理论的前面,因而有必要通过对三线建设博物馆实践的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他指出,以藏品和展品内容为分类标准,中国的三线建设博物馆(包括纪念馆)属于中国当代历史类博物馆,其中可根据行业,细分为军工史、科技史或某种企业史等。从兴办主体的角度来考察,三线建设博物馆的主办方有政府托管机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私人举办等多种形态,在不同的主体中,企业举办是主流,不同的资金来源与人员管理模式,对三线建设博物馆的运维带来挑战。在新时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包括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内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一直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三线建设博物馆在保护与利用三线遗产、传播工业文化、弘扬三线精神、践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命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场专题报告是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周明长教授汇报的《三线建设企业之缘起、变迁及特点》。周教授提出,三线建设企业是从日益紧张的国内外形势中产生的,改变了新中国原立足于尽可能和平化战略下的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建设之路,这批因“特殊指导思想、特殊历史条件、特殊体制支持和特殊建设方式”所建成的三线企业,快速呈现出“区位特殊性、来源特殊性、行业特殊性、体制特殊性、功能特殊性”的崭新特点。他认为,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三线调整改造的渐次深入,该批三线企业遵循中央提出的“军民结合、以民养军、军转民、面向市场、向城市搬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的新发展战略,逐步转变为“军民分线、以民为主、寓军于民”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企业,融入了以大中型城市为载体的区域经济之中,完成了向现代化意义上的“企业”的整体嬗变,既培育出原已被人为淡化了的企业所固有的“经济性”之主导功能,也使其发挥出了强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第三场专题报告是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明汇报的《全国三线建设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及其数据库建设路径研究》。冯明副教授从其团队与宜都市档案馆合作的经验出发,讲述了其共同从档案文献遗产角度探索三线建设档案研究与利用的新路径:1.联合举行“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2.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团队指导宜都市档案馆以馆藏“三线建设档案”申报并成功入选“第二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这是全国首个三线建设档案入选省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标志着国内三线建设档案学术研究与保护利用实现新突破;3.共同编纂的《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一辑焦枝铁路宜都县报纸卷》于202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目前国内稀见的地方政府档案馆所藏的三线铁路档案文献汇编。依据既有的合作经验,宜都市档案馆和冯明职工创新工作室于2024年9月26日联合发布了《公开征集全国三线建设档案资料的公告》,分专题公开征集全国三线建设档案资料,包括官方和民间档案资料,并特别设立了“三线建设学人档案”。冯明特别强调,希望在征集到的“全国三线建设档案资料”基础上建立“全国三线建设档案资料数据库”,佳惠广大学人,并整合全国代表性三线建设档案来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更好地赓续“三线精神”。
第四场专题报告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陈熙副教授的《三线建设时期的文物保护问题初探》。他提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周边国际形势,全国开始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和战备运动,以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危机,在这一历程中,文物作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得到了党中央和周恩来总理的高度关注。中央在战略大后方设立480文物战备库,以便战时迅速转移和保存国家级重要文物,地方则在各自省(市)后方小三线地区设置战备库房,以转移地方文博部门所藏重要文物,两者共同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文物战备体系。六十年代全国文物系统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开展了大量工作,从文物的清点、分级、编目、装运到后方战备库房的选址、建设、维护等,为祖国文化遗产的战时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物备战事实上构成了三线战备体系的一部分。
第五场专题报告是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杨副教授汇报的《三线建设与新中国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他从新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困局这一论题出发,引出了三线建设这一作为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最违反经济规律的一个事件,认为三线建设是思考中国工业化路径选择的最佳切入点。他首先从特殊的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格局出发,介绍了三线建设产生的特殊性。随后他指出,三线建设具有高积累的内卷发展模式,且存在央地之间的互动与博弈这一鲜明特点。从时间历程上看,张杨认为新中国的工业化路径经历了156项工程的产业转移——三线建设时期的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后的资本技术引进——产业升级催生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四步曲折的发展道路。最后,张杨副教授建议,现有三线建设关注职工日常生活等“外史”领域颇多,应回到三线建设“内史”,即有关经济发展与国防平衡的研究方向。
第六场专题报告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胜博士汇报的《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小三线的民品发展与管理体制研究》。张胜老师指出,改革开放后,小三线建设进入调整时期,上海小三线由聚焦“备战”的国防建设转向投身四个现代化建设。1979至1984年是上海小三线生产工作重心调整的重要阶段,核心即“军转民”。这一时期上海小三线以贯彻中共中央工作部署为中心,围绕“军转民”核心任务,在政治、组织、思想等诸多方面推进相关工作,同时,积极调整小三线建设管理体制。企业普遍结合自身优势条件,开发新产品。上海市亦给予政策支撑。基于上述因素,尽管小三线企业仍存在区位劣势等诸多问题,但在转民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亦有现实启示。
第七场专题报告是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段锐副教授的《湖北三线职工的民生问题》。他提出,湖北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民生问题,特别是职工面临的要解决家属户口、就业、住房、物资、交通、文娱、婚姻、教育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引了发职工思想产生波动,不同程度影响到建设的进度和企业稳定。针对不同情况,湖北各级党政机关能够立足于本省省情和企业的内外部实际环境,通过不断调整政策措施,增强执行力度,集中解决一些主要问题,有利于缓解职工的不满情绪和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从而基本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保证三线建设的顺利开展。但受到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仍有一些问题不足以彻底解决。在湖北三线建设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教训对当前国家工业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八场专题报告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吴晨勇带来的《郧襄之间的水都:三线建设前后丹江政区的设置、变动及归属》。他首先汇报了从历史政区地理角度介入三线建设研究的重要价值。其后,他细致地梳理了在三线建设前后,丹江政区在郧阳、襄阳地区的摆动,以及丹江口市的成立经过;认为,丹江政区的最终建制以及归属郧阳,很大程度上需要归因于丹江口水利枢纽的电力运输基本供向位于郧阳地区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二者在生产环节上的联系,促使丹江政区向西(山区)靠拢,而非向东(平原)。这是由于三线建设特定的建设原则决定的。
第九场专题报告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博士生盛灏成汇报的《美军锁眼卫星监视下的三线建设》。盛灏成提出,近年来有关三线建设研究的学术性成果层出不穷。纵观已有成果,基本是以文字史料的区域个案研究为主,多源史料的大尺度范围研究居于次席。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现代测绘技术还较为落后和部分实测地图与航拍影像的保密要求,使得三线建设研究在局域空间构建和大尺度研究上受到较多限制。美军的锁眼卫星影像,正好解决了该问题。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迫于苏联航空竞赛的压力,改变原有U-2侦察机小范围易发现的问题,美军推进锁眼间谍卫星计划,并于60年成功发射系列卫星简称KH。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美国已分三批陆续将1960至1984年,涵盖全球范围多时段的KH1至KH9的遥感影像解密。该批影像的解密时段完全覆盖了我国的三线建设,可以直接反映出三线建设前、中、后不同阶段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涉及到城市扩张、企业建设、交通布局乃至水系变迁等三线建设研究中的重点领域。在作为档案史料的利用之外,由于该批影像的连续时段与高分特征,还可进一步通过综合利用ArcGIS等地理学分析软件,可以持续推动三线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森林植被覆盖率、城市扩张指数计算等综合研究议题,为三线建设学者和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打破材料限制,推进课题进一步发展。
第十场专题报告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生帖沐祯的《三线建设中的水污染防治研究》。帖沐祯从梳理新中国的污染治理史入手,指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二汽在湖北十堰地区兴建时,受限于备战要求下的选址布局条件,导致二汽工厂居于山区、布局分散,不利于污染防治环保。出于维护工农团结的立场,二汽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水污染防治规划。然而,在规划向实际建设转化的历程中,战备环境压力以及三线建设发展模式下政企双方的结构性矛盾,给二汽防治规划的落实造成极大阻碍,最终不得不在之后投入大量精力解决水污染遗留问题。回顾二汽的水污染防治实践历程,在工业发展中如何实现国家战略落实、地方环境保护、企业持续发展三者的有机统一,二汽的经验对于当下我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仍有独特的借鉴意义与历史价值。
第十一场专题报告是阜阳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苏世奇教授报告的《三线建设歌曲历史回顾与功能特征》。苏教授辨析了三线建设歌曲的定义,认为三线建设歌曲是以三线建设为母体,以三线建设的生产、生活场景、建设成就以及建设者的精神世界为题材所创作的反映三线建设历史面貌、时代特征,讴歌三线精神的音乐文化类型。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以三线建设的时段来划分,可分为“建设期的歌曲”、“调改期的歌曲”、“新时代的三线建设歌曲”三大类。他认为,三线建设歌曲在建设期起到了充分的政治动员作用,在调改期则发挥了在“三线人”这一特殊集体中的认同感,在新时代则是歌颂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家国礼赞。他总结道,无论是建设期以颂歌形式出现所营造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乐观豪情,还是调改期以“厂歌”形式出现所映射的三线人“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奋勇拼搏精神,亦或是新时代“数载征程梦成真,六十画卷绘年轮”中呈现的对往昔追忆和当下礼赞,它们恰似一首首燃情之歌、团结之歌、奋进之歌,传承着红色基因,赓续着红色血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征意指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底色,维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政治航向和目标追寻。
阜阳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胡馨天老师配合苏世奇教授的报告内容,用大提琴演奏为大家奉献了两首精彩的三线建设歌曲,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学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专题报告结束后,工作坊进行至圆桌会议环节。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牟君廉同学就三线建设时期工人社区现状向各位专家提问,周明长教授、吕建昌教授从三线建设调整的角度进行了解答。关于三线建设专题策展问题,徐有威教授、吕建昌教授等对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布展、展品的收集等具体环节,提出了详实的意见。大家深感三线建设研究意义重大,对三线建设研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圆桌会议结束后,主持人段伟教授为本次工作坊做总结。段伟教授回顾自己投身三线建设研究的初心与历程,指出三线建设不仅对加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变工业布局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为我国内地城市以及偏远山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线建设给我国社会经济等层面所带来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民众的身心影响,还有待学界深入梳理与挖掘。最后,段伟教授对与会师生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日后能有更多学者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不断拓展三线建设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吴晨勇和帖沐祯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中心博士生、硕士研究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