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孪生陌生人:一场持续19年的分离实验
撰文:尖沙咀小辣椒
编辑:Holly
来源:《 ELLEMEN睿士》
不知你是否也在年少时幻想过自己有一个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兄弟姐妹,在某次街头转角的闲逛抑或是长途旅行的回眸中遇见这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在1980年的美国,刚满19岁的大学新生鲍比 (Bobby) 就曾有过一段令他一头雾水的经历:
开学第一天,当我来到位于纽约州北部的沙利文县学院时,惊奇地发现:每个人都对我非常友好,他们都热情洋溢地跟我打招呼,不只跟我说“嗨”,还会拍拍我的背、同我击掌。
我对此感到困惑,因为其他人远没有我这么受欢迎。女孩们会亲吻我,那火热的吻好像在说:“真高兴你回来了。”对此,我只能回之以礼貌的“谢谢,你好”。
我此前从未去过那里,也不认识他们,但他们都在我身后不断重复着同一个名字:“欢迎回来,艾迪(Eddy)!”
以上并不是什么电影中的桥段,而是去年圣丹斯电影节收获一致好评的纪录片——《孪生陌生人》(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中的真实开头,而这个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19年后的重逢1980年,开着一辆七十年代量产的紫红色沃尔沃初次去学校报道的鲍比,从下车到宿舍的一路上,都对接连收到的热情寒暄感到不解,可当他笑着摇头解释自己不是艾迪时,所有人又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他:“艾迪你真幽默。”
直到艾迪的好友迈克尔见到他的那一刻:“我完全吓傻了,我的脸都白了,我知道这是另一个艾迪,他们有着同样的笑容、头发、表情,跟他完全一样,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被领养的吗?’”
他说:“是的,我的生日是1961年7月12日”。
迈克尔当即将他拉去了最近的电话亭,而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刻,鲍比整个人都惊诧了:“我听见电话里另一个我的声音在说话。”
同一天生日、同一家领养机构,这两个十九年来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其实是一对自出生起就被分开领养的双胞胎。见证二人初次见面的迈克尔很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还是万分激动:“他们看起来就像复制了彼此,鲍比摇头时艾迪也摇头,艾迪移动身体时候鲍比也在移动身体......像是在照镜子。”
分离十九年的双胞胎因为就读同一所大学而相认,尽管很多人对此感到难以置信,但在八十年代的美国,这确实是一件重磅新闻。当时颇具名望的《纽约日报》记者专门租了飞机前去一探究竟,在确认事件的真实性后,写了一篇关于双胞胎男孩分隔多年又重新找到彼此的报道,很快这件事在全美家喻户晓。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一位读者在看到文章后惊觉:自己的朋友大卫 (David) 和这对双胞胎长得实在是太像了!一样的外形、同一天生日、一样又肥又大的双手,同一家领养机构......所有拼在一起的巧合让大卫相信,他跟新闻中的双胞胎是亲兄弟,他是他们的第三个!
“这是一对被分开领养的三胞胎!”整个美国都为这个故事沸腾了。
是天选之子,还是另有隐情?
重逢的短暂幸福消退之后,留给三个家庭更多的是不解和愤怒:十九年前,他们在同一家收养机构路易斯怀斯 (Louise Wise) 办理领养手续时,并未被告知领养的孩子还有其他兄弟姐妹的信息,而此前这一知名机构给出的承诺是:给予收养人在法律范围内尽可能多的领养信息,对此,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
面对收养家庭的质询,这个由纽约社会、金融和政界精英共同投资管理、在当地有着显赫名声的领养机构经高层会议讨论后给出的答复是:“很难将三个孩子安置在同一个家庭里。”父母们被告知是为了孩子们的最大利益才将其分开,不是每个家庭都会接受三胞胎,三胞胎很难安置。这一理由显然无法被接受,三个家庭试图通过律师寻求法律援助,但因为不想得罪领养机构,没有人愿意接下这一桩诉讼。
在家长们的质询暂告一段落后,领养机构的高层们显然“如释重负”,他们在一次秘密会议后开香槟集体庆祝。而在三兄弟那里,他们显然尚未意识到分离事件的严重性,“我们在一起快乐多过不爽,我们不理解,甚至不在乎,父母们很生气,但我们照样出去参加派对狂欢。“此时的纽约,男孩们成了家喻户晓的“红人”,所有报纸和电视的工作人员都追随着他们的身影,到后来,连父母们都需要通过看报纸才能知晓自己的儿子前一天晚上去了哪里。
他们几乎参加遍了所有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们纷纷对三个人身上呈现出的惊人相似性感到不可思议:都当过摔跤运动员,都爱吃中国菜,甚至连喜欢香烟的牌子都是一样的,一个人说出一句话的开头,剩下的两个人就可以迅速补出结尾,似乎,人生前十九年的“缺席”并未对三人的感情产生一丝一毫的影响。
观众们在感叹基因强大力量的同时,三兄弟也因为这段传奇故事成为当时媒体和闪光灯追逐的对象,他们因客串麦当娜参演的电影而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KOL,借着热度,他们开了一家“三胞胎牛排店”,第一年就轻松收入百万。
可一切终似泡沫一般,迎来了幻灭的那一天。和人气一起逐渐累积的,是三人之间的矛盾,由于没有从小一起生活的经历,加上三个领养家庭迥异的教育背景,赚得越多,兄弟间的分歧也就越大,鲍比最终放弃了牛排店的商业合作,选择离开,这也成为压倒三人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艾迪觉得受到了亲兄弟的背叛,最终因换上躁狂症而自杀......
三胞胎的人生,不过实验一场
未等家人们完全消化艾迪的死讯,一个惊天秘密的曝光,让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这个原本多少带点童话色彩的故事,正一点一点展现出它背后的离奇和黑暗。
《纽约客》记者劳伦斯·赖特 (Lawrence Wright) 在阅读一篇儿童精神分析的文章时偶然发现其中一项由美国著名精神病医生、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纽鲍尔 (Peter Neubaur) 发起的“同卵双胞胎分离试验”,而这一实验的样本恰好是由路易斯·怀斯领养机构提供的。
文章指出:“一旦安置完成,出于道德考量,机构既不能告知养父母,也不能告知孩子关于双胞胎存在的事情,以免损害孩子成长所必须的,且被期望自由发展的亲子关系。”于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可以研究同卵双胞胎分开养育的机会出现了,这是人类认知以来的第一次,而三兄弟,无疑是此次实验的“小白鼠”之一,他们被分别安置在三种社会阶层的家庭里:鲍比在一个富裕家庭中长大,养父母分别是医生和检察官,工作相当繁忙;艾迪被分到了一个中产家庭,爸爸是严厉且思想传统的大学教授,大卫则被安置在了一个底层的移民家庭,虽然父母只是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但家庭氛围轻松而自由,除此之外,每一个家庭里,还都有一个年纪相同的姐姐陪伴他们成长。经鲍比和大卫后来回忆,从孩童时代开始,家里就时不时有不认识的年轻男女以领养机构回访的名义给他们拍摄照片并做各种各样奇怪的测试。
除了精心策划的后天家庭环境,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参与实验的孩子的亲生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精神病史,许多孩子都曾出现过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不禁让人怀疑此次实验是否与“精神病基因遗传”有关,也让人忍不住将艾迪的死因归咎于此。
科学应该凌驾于伦理吗?
在学界,双胞胎研究 (Twins Study) 一直是行为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围绕“先天遗传 (nature) 和后天培养 (nurture),哪个更重要?”的讨论也一直不绝于耳,在研究不同家庭环境与不同基因组成对性状造成的影响上,双胞胎无疑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可这是否意味着科学家可以违背伦理和道德的底线,拿活人进行实验呢?
记者劳伦斯几经辗转,联系到了纽鲍尔教授曾经的研究助理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尽管年迈的女助理在接受采访时反复表示她并不是当年实验的直接参与者,但在她看来,将这一实验放置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背景下,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那是心理学刚刚成为主流的时代,学界试图通过心理学研究“一战成名”的人不在少数,那时,人们对于科学研究的道德探讨还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他们不太会觉得“把孩子分开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而参与其中的实验记录员则表示:自己清楚地知道当年那样做在道德层面上是错误的,但在为科学奉献一切的理念的驱动下,面对三个毫不知情的家庭和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他选择了不说破真相,“我想我(在道德上)做了妥协”。
据研究人员透露,三胞胎只是此次分离实验中最广为人知的受害者,而剩下的那些人,可能至今还不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另一个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至亲......“这些人把我们分开,像研究实验室老鼠一样研究我们。”鲍比在片尾仍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愤怒。
这不禁让人想起几个月前的基因编辑婴儿,几十年过去,时代向前发展,可科学对人伦的僭越,似乎还未停止。或许正如拜伦说的那样:“在这专利的年代,各种新发明——
无论是拯救灵魂,还是伤害肉体,
一律被说成是出于一番好意。”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镜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